前言
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荀子曾說:“天行有道,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其核心意思是說:大自然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存在而存在,亦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消亡而消亡。麵對此境況,隻有那些能夠順應規律的人和事才會生存得長久、昌盛不息。
而在企業管理的範疇裏,同樣存在著一些固有的運行規律,並以“管理學定律”的方式給管理者導航——隻有那些能夠抓住管理學定律的內涵,並將其有效應用到管理實踐中的管理者,才能帶領員工破風斬浪,引領企業之船開往更富饒的利潤花園。
當今卓有成效的世界500強企業,之所以能夠興盛百年、基業常青,莫不與其管理者善於發現並利用管理學定律有關。國際知名企業英特爾公司的長盛不衰,正是得益於其管理者威廉·達維多所倡導的達維多定律,在這一定律中,達維多提出了“在網絡經濟中,英特爾要永遠做第一個開發出新一代產品的企業”的創新理念。正是憑借這一理念,英特爾公司才能持續不斷地推陳出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為日本兩大百貨公司之一的大榮百貨,能夠在短短的十幾年內,由一家全部資金僅有8400美元的小小雜貨店,發展成為日本數一數二的頂尖百貨公司,正是得益於其企業管理者提出的大榮法則,該法則所倡導的“企業生存的最大課題就是培養人才”的理念,使大榮百貨聚集了日本眾多優秀、上進的行業人才,為大榮的發展貢獻了難以估量的巨大力量。無數的事例證明,企業管理者隻有善於利用管理定律,才能夠在紛繁複雜的管理實踐中獲得最大的管理收益,使員工得益,使企業得益,使自己得益。一家企業沒有管理定律的導航便難以擁有持續穩定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時下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中。
對每一個企業管理者來說,管理學定律的運用得當與否,直接關係到企業能否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管理就是發揮人的積極性,關注人,尊重人性。管理學認為,人性無善惡之分,善惡都是人性,所以最好的管理是順乎人性,管理惡的部分,發揚善的部分。傳統社會主張存天理滅人欲,把利己的人性看做萬惡之源,要求人們克己複禮,然而,這種做法違背了自然事實,現代管理的前提就是承認人性,承認人有七情六欲。按照馬斯洛的說法,人有自尊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正是由於尊重了這一人性,那些大企業才能常青,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基於管理學定律對企業管理者的重要性,本書從百餘種經典的管理學定律中擷取了最具影響力的35條,如:德尼摩定律、格雷欣法則、雷尼爾效應、橫山法則、馬蠅定律、鯰魚效應、溝通的位差效應、波特定律、羊群效應、米格—25效應等,並結合一些時效性、現實性比較強的案例,把它們奉獻給廣大的管理實踐者和管理學者,以期對讀者們實際的企業管理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