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破窗效應:嚴防破洞所帶來的毀滅性傷害
不堵住破洞,整個氣場都可能遭到破壞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鬥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他把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停在比較雜亂的街區和中產階級社區,並把停在雜亂街區的那輛車車牌摘掉、頂棚打開。結果,一天之內那輛車就被人偷走了,而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那輛車過了一周仍完好無損。後來,他用錘子給後者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沒過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破窗效應指如果有人打破了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破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會給人一種無序的感覺。而在這種無序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
完好無缺的東西,沒有人去破壞;而被破壞了的東西,就會遭受更大的破壞。沒有“窟窿”的時候,沒有人去鑽“窟窿”;而一旦出現一個“小窟窿”,就會有一群人去把它變成“大窟窿”。實際上,對個人來說,出現“小窟窿”就意味著氣場的外圍保護圈遭到破壞,原本安全的環境遭到了破壞,氣場就像水一樣逃逸了。失去了固有的、強大的氣場,人們就趁機順著這股逐步敗退的氣場肆無忌憚地進行空間入侵。而隨著入侵的人越來越多,這股邪惡的氣場力量就越來越大。
小的時候,若兮的父母一直教導她“宰相肚裏能撐船”,要能容忍他人。結果,她變成了人人都可以欺負的“軟柿子”。當時天真幼稚的她以為那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有一天,媽媽把一隻新買的母雞放進雞群裏,並囑咐她去喂雞。剛開始的時候,她發現有隻雞去啄那隻新來的母親,但它沒有動,而是縮到一個角落裏。於是,一隻、兩隻、三隻、四隻、五隻、六隻……幾乎所有的雞都開始圍上來啄那隻沒有任何反抗行為的母雞。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新來的母雞毛已經被啄去了一大半。回想起以往的委屈,她突然覺醒,幾腳踢開了那群可惡的家夥。但不幸的是,到了第二天,新來的那隻母雞還是死了。這件事給了她極大的震撼。
人與人之間其實也存在類似的博弈關係,你弱他就強。有的時候,別人欺負你,不一定是因為你不好,也不一定是你做錯了什麼,隻是因為你的氣場太弱。當有一個人欺負你的時候你不反抗,那麼就會產生“破窗效應”,大家都會覺得你很好欺負,進而形成一股巨大的“欺負”氣場流,將你的氣場完全淹沒。要改變這種總是被人欺負的被動局麵,我們首先就要培養自己強大的氣場,不給他人傳遞你很弱勢的消極信號。
希恩·瑪德在巴黎有一個女學生,這位女學生是一名非常有才華的油畫家,因為她溫文爾雅的性格,她的周圍聚集了許多誌趣相投的朋友。但是她害羞、膽怯和敏感的個性也給她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她告訴老師,她生活得非常不舒暢,因為在巴黎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她總感覺受到明顯的粗魯對待,被往來行人推來搡去。她去商店的時候,那些對別人非常有禮貌的售貨員也對她愛答不理的,這些遭遇讓她對巴黎這座城市傷透了心。
老師對她的遭遇非常不解,因為巴黎是一座以講究禮節著稱的城市,尤其是在對待女性方麵。為了解開這個謎團,老師悄悄跟在這個女學生身後進行觀察。
觀察的結果讓老師非常驚訝,甚至是義憤填膺。他沒想到在這座以對女性尊重自居的城市,居然真的有那麼多男性在粗魯地對待這位女學生。
老師陷入了沉思:這位女學生的外表並沒有什麼招惹人的地方,她衣著普通,不像是社會底層人士,最重要的,她還是一個很幹淨的美女。原因到底出在哪裏呢?肯定是她弱勢的氣場招來了這些麻煩。
老師於是告訴她,她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內心“過度的謙虛”,她給自己掛上了一個自卑的光環。這個光環屬於負氣場,正是這個負氣場招惹了周圍的人,讓大家任意欺負她而不擔心有什麼嚴重後果。
為此,老師開始教她如何改變自己的氣場,學著自信,同時教她調整自己的身體姿勢,練習眼神來克服自卑和軟弱。
三周之後,她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氣場,並且掌握了應有的身體姿勢和眼神。大街上,那些粗魯男人再不擠她了,商店的售貨員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輕慢她了。
人的心理就是這麼奇妙,“軟柿子”誰都想去捏一下,硬的基本沒人敢碰。也許這就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根源吧。為了不被人隨意欺負,我們要學會培養自己強大的氣場,從源頭上堵住氣場的漏洞,不讓一個人欺負到自己頭上,更不讓一群人在“破窗效應”的影響下來欺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