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忍耐的毅力
經營活動是充滿各種風險的,有時會使經營者陷入絕境,甚至破產、垮台。在西方生意場中,要是你沒有破產的經曆,隻能算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一旦你破產超過三次,就會有人站出來拍胸脯支持你再幹。因此,那些跌倒了爬起來撣撣身上塵土再上場一拚的人,才會在充滿競爭的生意中獲得成功。人們看中的正是創業者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屢敗屢戰,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壓倒,在絕境中冷靜地捕捉新的生機,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適應市場的需要,然後確定新的發展策略。
擅長經營的猶太人有這樣的理論:“人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每天都會更新。因而你昨天的細胞,已為今朝新的細胞所替代。酒足飯飽後所思考的內容,與饑腸轆轆時考慮的問題也不一樣。我僅僅在等待你的細胞的更替。”這種忍耐的精神,是建立在對於未來的樂觀主義精神上的。一次挫折後,期待你的再來,財富會滾滾而來。
3.斤斤計較的態度
對待錢財必須要斤斤計較。對金錢的得失,即使細心得讓人厭煩,對你也是無害的。無論金錢的一分一厘,還是合同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應該仔細檢查清楚。生意上不能有“馬虎主義”。意見有分歧,那就非弄個水落石出不可,看究竟誰是誰非。如果不抱著斤斤計較的態度,財富就有可能從你手指縫中悄悄地溜走。
4.隨機應變的靈活
我有一個朋友,他非常善於生意上的隨機應變。他一旦決定在某項事業上投資人力、物力,就會馬上製定投資一個月後的、兩個月後的和三個月後的三套計劃。
一個月後,即使發現實際情況與事前預測有相當的出入,他也絲毫不感到吃驚或動搖,仍一個勁地追加資本。
兩個月後,情況仍不理想,便進一步追加資本。
問題是第三個月的實際情況。這時如果情況仍與計劃不符,而又沒有確切的事實證明將來會發生好轉,那麼他會毅然決然地放棄這樁事業,這也就等於放棄這以前所有的投資和努力。盡管如此,他也會泰然自若。這次的生意雖然搞得不如意,但不留後患,他不會再為一堆爛攤子而傷腦筋,反倒樂得自在。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想:“好不容易才搞到這步田地,再苦一陣子就……”或者“現在放棄的話,三個月的努力不就泡湯了嗎?”如果你抱著留戀和猶豫的心情繼續幹下去,結果就會越陷越深,再也無力東山再起。所以,臨機應變也是必備的心理素質。
抬頭的智慧
人們總是為他所設定的理想目標而奔波和拚搏。如果及早樹立理財的理想,那麼理財的技巧就會及早得到。
創造財富,你也幫助了周圍的人
30多歲的年輕人該如何看待金錢?要知道,金錢可以使你參加各種有趣的娛樂活動,住在想住的地方,從而給你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和機會,開辟結交新朋友的廣闊天地。
孤獨困擾著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有充裕的錢,他們就可以參加各種活動,與同齡人廣泛接觸。年輕人似乎沒有那麼孤獨,但金錢為他們提供參加各種活動的機會,也會使他們結識中意的朋友。你的家人也可以與你共同分享吸引人的社交活動。
有些人很可能在童年時代就被灌輸過這樣的思想:“金錢買不來真正的友誼。”但在一定意義上,金錢確實能增加有些人的自信。再沒有比腰包膨脹更能使人放心的了。或者銀行裏有存款,或者保險櫃裏放著熱門的股票。無論那些對富人持批評態度的人如何辯解,金錢的確能增強人的自信心。實際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告訴我們,隨著一個人財富的增長,他的自信心也隨之增強,此所謂“財大氣粗”是也。有人曾評價說:“錢好比人的第六感官,缺了它,你就不能更充分地利用其他的五個感官。”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形象地道出了金錢對消除貧乏感覺的某種作用。
口袋裏有錢,銀行裏有存款,會使你更加輕鬆自在,你不必為別人怎樣看你而過多憂慮。如果有人不喜歡你,沒有關係,你可以很快地找到新的朋友。
你不必為幾百塊錢的開銷而操心,你可以瀟灑地逛精品市場,自由地出入大酒店。
一些知名的富翁,如著名僑商陳嘉庚、香港船王包玉剛等人,都曾投入巨資修建學校等公益事業,從幫助缺乏資金的事業和窮人中得到滿足。把你辛辛苦苦賺到的錢拱手送人似乎是愚蠢之舉,但當為一項公益事業做貢獻時,你得到的是莫大的快樂。
為有益的事業捐款,你永遠不會為此懊悔。給予,可以彌補你內心對某些事的負罪感。有人或許會批評這種用金錢換取人生平和的做法。但這種慷慨給予行為的實際結果是有益於社會的。
有些人常常批評金錢的追求者,說他們是自私。然而,不能否認,金錢是世界前進的原動力之一。不要忘記,正是美國巨富洛克菲勒先生捐出了一塊地,使之後來成為聯合國的所在地。沒有巨大的財富,是難以想象要做這樣一件流芳百世的大事的。那些為自己創造財富的人,隻要手段是正當的,無論其財富多少,都是無可指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