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之子與鄰居的兒子條件一樣,卻形成兩種結果,這是為什麼呢?

施氏後來聽說了之後,說道:“大凡能把握時機的就能昌盛,而斷送時機的就會滅亡。你的兒子們跟我的兒子們學問一樣,但建立的功業卻大不相同。原因是他們錯過了時機,並非他們在方法上有何錯誤。況且天下的道理並非永遠是對的,天下的事情也非永遠是錯的。以前所用,今天或許就會被拋棄;今天被拋棄的,也許以後還會派上用場,這種用與不用,並無絕對的客觀標準。一個人必須能夠見機行事,懂得權衡變化,因為處世並無固定法則,這些都取決於智慧。假如智慧不足,即使擁有孔丘那麼淵博的學問,擁有薑尚那麼精湛的戰術,也難免會遭遇挫折。”而孟家父子正是不懂變化之道而遭此慘事的。

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因時過境遷,自己卻不能適應變化,重走老路,而導致自己生活不幸的情況發生。

曾經有這麼一位婦女,20世紀50年代在大學讀書時和一位男同學熱戀了,但是後來這位男同學被劃為右派,遣送到邊疆勞動改造,他們的戀愛關係不得不中斷了。20多年後他們又見麵了,這位婦女也早已有了丈夫和孩子,家庭生活是愉快和睦的。但是當她看到這位昔日戀人至今還是孑然一身時,她被同情、追悔的心情支配著,和丈夫離了婚,和這位已經平反了的昔日戀人結了婚。

但是,這種結合並沒有給她帶來什麼幸福,她反而更加痛苦了——一方麵,她背上了對不起原來的丈夫和孩子的“十字架”,這個“十字架”比她過去對昔日戀人的思念和負疚之情還要

重上許多倍;另一方麵,她在重新結婚以後,發現這位昔日戀人的性格、脾氣等許多方麵和

青年時代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他們已經合不來了,但是這時,她已經是進退兩難了。

職場也是如此,都要從變化的角度來考慮,如果依然按照過去的眼光、想法、辦法來處理,就可能四處碰壁。所以,一定要麵對現實,從變化的角度想問題,辦事情。

一句箴言:一個人必須見機行事,懂得權衡變化,天下沒有永恒的法則。

免費的午餐可能是誘餌

白來的好處,通常都是誘餌,目的是讓你付出更大的代價。

從17、18世紀以來,德意誌就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據局麵。大大小小的邦國各自為政,到19世紀前半期,普魯士已發展成為各邦中力量最強的一個王國,俾斯麥上台後,決心擔當起統一德意誌的任務。

俾斯麥看到,當時,國際形勢對於普魯士十分有利:俄國在克裏米亞戰爭中力量遭到削弱尚未

恢複元氣,而普魯士的對頭奧地利由於在這次戰爭中沒有支持俄國,卻和英法締結同盟,致使戰後奧、俄兩國關係不和,在巴爾幹的矛盾加劇,因此奧地利這時不可能指望得到俄國的幫助。法國當時較為強大,而英國深怕拿破侖獨霸歐洲,於是就支持普魯士,牽製法國。法國拿破侖則希望普奧之間互相交戰,準備在兩敗俱傷後坐收漁利。俾斯麥認清了這種形勢,決定利用歐洲強國之間矛盾的加劇,施展外交手腕,逐步各個擊破。

奧地利也是德意誌各邦中力量很強的一個,明裏暗裏與普魯士爭奪統一的領導權,要實現統一,第一步就是要清除奧地利這個障礙。1863年末,丹麥部隊開進了德意誌邦聯成員國荷爾斯泰因公國和北部的石勒蘇益格公國。俾斯麥以此為借口,拉攏奧地利作為同盟,一方麵利用其強大的力量對丹麥作戰;另一方麵又可以排除普魯士的後顧之憂。奧地利則想利用這個機會共同宰割荷爾斯泰因公國,防止普魯士獨吞,這對奧地利來說是一種誘惑,因而奧地利欣然同

意出兵,戰爭勝利後,普魯士占領了石勒蘇益格,把荷爾斯泰因慷慨地送給奧地利,奧地利人欣然受之,卻沒有想到這正是俾斯麥拋出的釣餌。

俾斯麥在這個“免費餡餅”的釣餌下,竟巧妙地布下了三隻魚鉤,奧地利卻未發覺,聯合奧地利是為了進一步孤立奧地利,一旦普魯士轉而對奧地利作戰,丹麥就不會出兵援助奧地利,普魯士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此外,在丹麥戰場上,俾斯麥摸清了奧地利軍隊的底細,從而為對奧作戰戰勝對方打下基礎。最後,把荷爾斯泰因分給奧地利,是為了製造對奧戰爭的借口,因為荷爾斯泰因從來就不屬於奧地利,也不與奧地利接界,名義上劃給奧地利,其實奧地利很難有效地對該地加以統治。

俾斯麥特別善於借別國的領土做魚餌,吊起他國的胃口,許諾甜頭給對他有用的國家。和丹麥的戰爭剛剛結束,俾斯麥立即策劃對奧地利作戰,除了軍事上做好周密的準備外,他在外交上也做了相應的準備,關鍵一點是要爭取法國在戰爭中保持中立。為此,俾斯麥又使用“香餌”勾起了法國的欲望。他反複向法國暗示,在這次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將同意在歐洲劃一定的領土給法國作為“賠償”。法國本想看普奧兩國鷸蚌相爭的好戲,好戲還未演,戰利品就送上門來,當然樂於保持中立。穩住了法國後,俾斯麥又和奧地利的仇家意大利結成了攻守同盟,準備一南一北夾擊奧地利。

上述戰爭準備工作就緒以後,俾斯麥便把荷爾斯泰因的問題提出來當作戰爭的借口。1866年6月初,普魯士提出,奧地利管轄的荷爾斯泰因議會單方麵討論這一地區未來的地位問題,破壞了普奧之間原有的協議。6月8日,俾斯麥迅速下令派兵進入荷爾斯泰因。奧地利當然不能容忍,便於6月17日對普魯士宣戰。俾斯麥等的就是這一天,於是立即同意大利一起宣布對奧作戰。

狡猾的人會投放誘餌,讓人們上鉤。

隻要讓人們的胃口感覺到餓,他們的欲望便會被勾起來,爭先恐後地到處找吃的。這種“吊胃口”的技巧,關鍵在於不讓對方感到滿足,使其欲罷不能,這樣就有利可圖了。

一句箴言:那些唾手可得的餡餅可能是貨真價實的陷阱。

揣著明白裝糊塗

話不用說透,心裏明白不必都說出來,揣著明白裝糊塗會讓你勝券在握。

某公司主任職位空缺,於是辦公室為繼承人選的問題議論紛紛。

喬納森自信是一位很不錯的職員,平時工作積極,表現良好。而此時,卻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坐立不安,原因是他本人沒有接到任何通知,也沒接受任何正式的談話。

這天,辦公室主任問喬納森:“什麼時候請客呀?老兄,就要榮升了。”

“別拿我開心了,你給我發聘書呀?”

辦公室主任竟得意地說:“這次,你的聘書還真有可能是我給你發。”

然後他將公司在人事改組上的考慮,老板的打算和前任對喬納森的推薦猛侃一番。過了幾天,

財務部的主任又問喬納森:“聽說,從下個月起,公司的獎金又要調整了?”

這事喬納森怎麼沒聽說?可無風不起浪。喬納森沒有說不知道,而是回答:“怎麼,反應很大嗎?

還沒有最後決定的事已經傳得這樣厲害。”這時候,裝傻其實就是裝明白,這是一種很強的心

理戰術。

像喬納森一樣,麵對事情揣著明白裝糊塗,其實是辦公室生存原則中的一種高明策略,具體表現在裝傻上。有很多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很多人是不喜歡比自己聰明的人的,越聰明就越招人恨,招人妒。但是,一個真正的傻瓜也是令人討厭的。所以,要把握好裝傻的時機和關鍵。對於敏感話題要小心應付,才能在辦公室生存和積極發展。

在溝通遇到障礙時,隻有賣傻,才是讓自己輕易地跳過障礙的最佳選擇。

有時候從你這兒探聽情報的人反而可能掌握一切情況,隻不過是為了了解更多的事實或核實一下罷了。這時,你隻有裝得“更傻”。

如果想反過來,從探聽者那兒獲得情報,你更要裝傻。隻要多用反問句和疑問句“是嗎”,“真的”,同時,充滿鼓勵地望著對方,或者誘導提問者講下去,這時他可能就忍不住將所知道的消息抖落得一幹二淨。

裝傻不是真的傻,是特殊情況下的自我偽裝,是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況,麻痹對方的辦公室生存術,裝傻可以避免受到攻擊和傷害,為關鍵時候出頭準備條件。

在辦公室裏,很多話是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於是,很多情況下,聽到對方的話你隻能心裏清楚,表麵裝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一層薄紙,輕輕一捅就破,所以,務必學會裝傻的藝術。

至於裝傻的方法則靈活多變,方式也多種多樣。

首先是心照不宣。這是一種高級裝傻法,你隻要管住了自己的嘴,抑製住自己想表現的欲望即可。

有時會被人當麵提及,則可顧左右而言他。實在逼急了,隻好說不知道。即使有像小偷被人當場按住拿著髒物的手的感覺,也沒什麼,隻要你雙眼無辜地望著對方,準保他不懷疑是自己判斷失誤。

其次是被動裝傻,也叫被迫裝傻。那是因為自己對事情真相不清楚,又想知道;或此事利害關係重大,到處有危害自己的陷阱。

當然,裝傻也要講究什麼場合,要看麵對什麼人,是什麼情況。如果你隨時給人的感覺都傻乎

乎的,笨蛋一個,那你就失去了價值,別人對你也失去了興趣,你就完蛋了。

一句箴言:裝糊塗也要分清場合與時間,不然會被別人當作十足的傻瓜。

善於隱藏自己的觀點

把自己的觀點隱藏好,不給對手打擊你、破壞你的機會。

拿破侖在弗雷德曼大獲全勝之後,隨即陷入了西班牙叛軍的威脅之中。為了緩解壓力,他的全權代表達羅允許戰敗國普魯士削減最初議定的賠款數目。但是,處在內外交困之中的拿破侖沒有批準達羅所簽訂的條約。他憑借自己超人的膽識和手腕實施了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虛張聲勢,他取得了勝利——普魯士的賠款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約瑟夫?喬特年僅27歲時就成為紐約一家著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而數年之前,他不過是一家普通事務所——也就是布寺勒?梅德律師事務所——一名普通的辦事員而已。他的成功並非偶然,這位未來的司法界領袖不但極富才幹,還十分善於運籌帷幄。

當時,喬特覺得在這家事務所裏毫無發展前途,就斷然離去另謀出路。他離開事務所之後不久,老板埃瓦茨才懷念起他的才幹,表示希望他能再回到所裏來工作。

有關此事的始末喬特曾親自敘述過。他說:“埃瓦茨起初問我有沒有什麼認識的青年可以介紹到他的事務所裏去幫忙。我當然回答說沒有。”喬特假裝不明白埃瓦茨的意思。埃瓦茨想他回去的願望越強烈,喬特的反應就越無動於衷。“他繼續進逼,最後才說:‘你似乎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想讓你回到所裏去,在這裏做一名律師。’”

喬特終於等到了他真正期待的切實建議!他采用了誘使他人先露鋒芒的戰術,從埃瓦茨那裏得到了自己所希望的一切。

給自己戴上冷淡的假麵具來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往往是支配他人思想的萬全之策。能幹的人在和別人交手的時候,往往會用到這種策略。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愛迪生發現了這種策略非常管用。此後,愛迪生便經常用它來向別人兜售自己的發明。剛過20歲時,愛迪生在金業證券及電報公司做電氣工程師,他對當時用的通信器材做了許多改進,並獲得了專利。

有一天,公司裏的兩個董事請愛迪生到經理室去,說想和他談談購買他的發明權的事情。愛迪生想:“能賣到5 000美元當然很好,但這個要價未免太高。我正急需這筆錢來做進一步的實驗,與其賣不掉,不如隨便什麼價錢都接受了吧。”正當他想開口時,經理來福茲問道:“愛迪生先生,你的機器要賣多少錢?”“你看值多少錢?請你開個價吧。”“4萬美元,你覺得怎麼樣?”4萬美元!愛迪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激動得都要暈倒了!

後來,愛迪生能夠獨立經營發明事業,就是依靠著這最初的4萬美元巨款,而他也牢牢地記住了使他得到這筆大財的那個訣竅。於是,“請你開個價吧”這句話便成了愛迪生對於一切建議的千篇一律的回答。他用同樣的方法又把兩種不同的發明賣給了西聯電報局,各得到了10萬美元。

像喬特一樣,愛迪生讓別人先開口說話,看起來遲鈍些,結果自己反而占到了便宜。我們常常看見那些成功人士用這種方法在交易時取得優勢,有時看起來可能將發言權讓給了他人,實際上自己卻占據了主動。

芝加哥著名地產經紀人桑德勒就是利用這種聰明手腕做成一筆大生意的。客戶待到合同簽署的時候,往往會提出最後的反對或延緩的理由,這是常有的事。這一次,雖然桑德勒到客戶的辦公室時已經預備好了合同,但他並不把它取出來,反而和客戶談論著棒球、高爾夫以及其他一些感興趣的事情來。

終於,那人再也忍不住了,便說:“唔,那合同怎麼樣了?”桑德勒便將合同取出來,雙方馬上就簽了字。這樣,他通過主動,逼別人先提起話頭,把責任轉交給了對方,成功地避免了客戶節外生枝。

有時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我們必須先掩飾自己的意圖,善於隱藏自己的觀點。我們越是裝作毫不關心,人們就越會把我們的計劃看作一種機會。相反,如果我們迫不及待地陳述,對方就容易看出我方的意圖而有所戒備了。

一句箴言:有時為了達到預期的目的,我們必須掩蓋自己的意圖。

偽裝出一種動機

我們所要掩飾的不是行動本身,而是動機,那麼就必須假裝出一種動機來。



南北戰爭後,美國國內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多事之秋。因為南方的重建問題,總統約翰遜與議會產生了分歧,作為軍權在握的國家軍事首腦,格蘭特將軍的處境最為艱難。作為反對約翰遜的一方,他不想因為二者之間產生明顯的決裂而有損政府的威信。於是,他就運用了一個策略,就是假裝病倒,並因此得以脫身,甚至還十分有效。

道奇將軍曾經說起,他曾經和林肯就某一個問題探討很長時間,可是林肯的真實用意直到幾年以後他才知道。道奇是西部聯邦軍隊裏的一位將軍,他前往東部波恩特城軍營,在格蘭特將軍那裏待了兩個星期後,順便赴白宮拜見林肯總統。和林肯談了一會兒,道奇就準備起身告辭。可是林肯把其餘的來賓一一打發,單單把他留了下來,並把他領到了另外一間屋子裏。

道奇後來對人回憶起這段經曆時說,林肯這時見他臉上略微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便從書桌上隨手拿起了一本書。他蹺著二郎腿,把那本書打開,開始朗誦書裏的一段話。那是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我聽著聽著就忍不住笑了起來,馬上便覺得很自在了。然後,林肯留道奇共進午餐,向他打聽了關於格蘭特將軍及其軍隊的一些事實和看法。道奇說:“過了很多年之後,我才明白他這段問話的用意所在……但在當時,我可一點也不知道,林肯桌上已經堆滿了要求撤換格蘭特的信函。”

這樣,林肯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所有信息,卻絲毫沒有把自己的真實用意或感情表露出來。

向別人探聽消息時,我們往往需要隱藏自己的真實用意,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曾任芝加哥第一國家銀行總裁的韋特莫爾說:“直接的問話往往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但是如果向別人表示你對他們事業的關心,卻能讓對方主動給你所需要的東西。”

一切高明的人士都熟知這種策略,他們總能把自己迫切需要某一消息的事實巧妙地掩蓋起來。一名與政壇顯要經常接觸的商人曾經說,這些人想打聽別人的消息而又不使人發覺的方法最讓他感動。他們隻需要偶然提起那人的名字,或者用三言兩語來引發別人的談興,然後就隻管靜靜地傾聽就夠了。

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如果對自己關注的東西顯示出過度的注意,往往會顯露我們探求消息的用意,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有一次,一群職業界的領袖,商業及金融界的名人在紐約聯邦同盟俱樂部討論年輕人的職業問題。會上就有人提出“為什麼能成就大事業的青年這樣少”的話題,大家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辯論一直持續了大半天。這些著名人物在辯論結束時終於取得了共識——原因在於“青年很難保守秘密”。有人舉了這樣一件事為例:一個年輕人受人之托去經營某項新興事業,就因為受到別人的慫恿,在火車上就把這件事給泄露了,結果不但把事情辦砸了,他的前途也因此黯淡。

商人蘭德說道:“與自己所經營的事業有直接關係的人,在與他們的交往中保持絕對的率直沒有任何問題。可是,如果對局外人談論私事的結果往往不堪設想,那絕對是一種‘罪過’。一個喜歡把‘公司的秘密’告訴別人的人,我不相信他在事業上會取得多大的成功。”

查斯特菲爾德勳爵說:“告訴別人與他們無關的秘密,無異於表明了自己有不能保守秘密的弱點。這會使人們認為這一秘密已經為其他許多人所知,因此,他們根本不必擔心泄漏你的秘密的行為被發覺。”他又說:“如果對他們有利,即使是你的朋友,也十有八九會利用你的每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語。”

一句箴言:探聽消息的不二法則就是使對方怡然自若。

不與同事有金錢上的往來

辦公室裏本來競爭就多,與同事有金錢上的往來,會增加過多的競爭。

凱文第一天到新單位上班,辦公室的丹尼見來了新同事,很興奮,熱情地問長問短。丹尼是個棋迷,當得知凱文對下棋也有興趣時,正愁沒有對手的他如遇知音,直嚷著相見恨晚。很快,兩人便由棋友發展到摯友,稱兄道弟,無話不談。

一次,凱文的一位朋友向凱文借筆錢急用,但當時凱文手頭拮據。丹尼知道後,就主動將一筆未到期的存款取出來借給了凱文的朋友。

不料,幾天後丹尼突生疑慮,提出要還錢。凱文的朋友無法立即還錢,凱文夾在中間極為尷尬。丹尼先是主動熱情,後又出爾反爾,凱文後悔自己對丹尼了解不深就把他引為知己,兩人就此反目。所以,工作中的人際交往,切忌交淺言深,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在與同事相處的過程中,要適當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過度的親密,從而導致物極必反。許多反目成仇的案例會讓我們明白,在辦公室的人際關係中我們要做到胸襟寬廣、為人坦蕩,切勿與自私自利者斤斤計較。同時,也應充分了解每位同事的性格和氣質,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又是萬萬不能的,我們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了賺取金錢。所以,由金錢產生的矛盾是普遍存在和屢見不鮮的,我們要加倍小心。

與辦公室裏的人員來往,雖然應該真誠相待。可是,有時候防範也是不可少的。因為知人知麵難知心,在對某個人還沒有很了解的前提下,要謹言慎行,避免交淺言深。一般情況下,不要隨便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盤托出,直言相告。對自己的想法、意見要有所保留,否則不明智也無必要。自己的煩惱自己知,有時候說出來不但不能得到安慰或幫助,相反會遭到恥笑與攻擊。還有的人,你和他仿佛一見如故,打得火熱,但三分鍾的熱情一過,就會反過來攻擊

誹謗你,敗壞造謠中傷你,所以你要格外當心。

工作中常有這樣的事,比如你剛進公司不久,就碰到同事前來向你借錢,數額還不小,麵對這種矛盾,說不定你會深感困惑,不知如何是好。借給別人吧,自己工資也不是很高,顯得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借吧,又怕得罪了他,影響了日後彼此的關係。怎麼辦呢?這時,你會左右為難。其實,你最好很明確地拒絕他,並且誠懇地把自己的實際情況講給他聽,隻要他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就會理解你。如果你將錢借給他了,而他遲遲不還,那你應該直接開口向他要,因為,他也許已經忘記了。

同樣的原因,你也不要隨便向他人借錢。如果你不得已借了,則應該及時還給人家;不然,則有可能在同事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另外,你還得注意的是,你的同事中可能有的人愛毫無顧忌地把別人的東西拿來就用,隻說一聲,“借我用一下”或“我借了……”似乎別人理所應當借給他的。還有的一借就不還,並且不經催討就永遠不還。另外有一種人更可惡,把借來的東西又轉借給他人,這些都是極不好的習慣。你會覺得他們這種“不拘小節”給你帶來了很多不便和不快。將心比心,反觀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要總是隨便借用甚至轉借他人物品。

金錢是物質交換的工具,也是個人勞動價值回報的表現方式。金錢對我們每個人都至關重要,所以存在於金錢方麵的矛盾在所難免。有的人往往為了金錢而置同事關係、感情於不顧,和你反目成仇。所以麵對金錢方麵的糾紛一定要小心,千萬別因小失大,把小事變成大問題,同事之間的借債問題,能避免的盡量避免,要委婉回絕,加以妥善處理。

一句箴言: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

太老實就會成為人人都捏的“軟柿子”

做人要有個性,不能成為人人都可以捏的“軟柿子”。

泰德是某出版社的職員,由於自己是從外地應騁來的,在工作中他處處小心、事事謹慎。對每位同事都畢恭畢敬,偶爾與同事發生點小摩擦,他從不據理力爭,總是默默地走開。大家都認為他太老實、太窩囊,於是,都不把他當回事,以至於在許多事情上總是他吃虧。想起兩年來同事們對他的態度,尤其在獎金分配上自己老是吃虧這些事,泰德心裏很覺委屈。於是殘酷的現實使他不得不對自己的為人處世進行反思了。

有一天,辦公室的一位同事擅離職守丟失了東西。這位同事嫁禍於泰德,說是他代自己值的班。

主任在會上通報這件事時,泰德馬上站了起來,說道:“主任,今天的事你可以調查,查一查值班表。今天根本就不是我的班,怎麼能說我不負責任。主任,有人是別有用心想讓我替他頂罪。並且,我要告訴你們,大家在一起共事也是有緣,我實在是不想和同事們爭來爭去了。以後,誰要再像以前那樣待我,對不起,我這裏就不客氣了。”

經過這件事,泰德發現同事們對他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他也抬頭挺胸起來,不想再扮演被人欺負的老實人的角色了。

人和人之間的機會是平等的,即使競爭也是如此。所以,要想在辦公室裏和別人一樣平等,就不能太過老實,像個軟柿子一樣,否則,你就會成為別人欺辱的對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辦公室競爭也日趨激烈。如果你以一個“弱者”的姿態出現在辦公室,不但不會引起別人的同情,相反,還會使得每個人都往你頭上踩上一腳。辦公室是智者、強者的用武之地,卻不是老實人可以生存的空間。所以,請收起你的懦弱,藏起你的老實,勇敢地麵對競爭吧!隻有競爭,才有進步和發展,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成果,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競爭是必然的,這都是正常的。因此我們要用積極的姿態去麵對。

忍讓是老實人最大的特點。忍讓往往讓對方得寸進尺,直到令你忍無可忍。人的劣根性往往是得意忘形,哪裏有便宜就到哪裏去,誰好欺負就欺負誰。職場如此,人類社會亦如此,善良的人往往是被統治者。忍讓不是辦法,真正的辦公室生存法則是勇敢麵對,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做起,把握原則,堅持真理,杜絕邪惡,別讓對方的無理越演越烈,直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在辦公室裏,時常會出現“欺軟怕硬”的現象。如果過於老實,你的前程將會出現很大的危機。在上司眼裏,一個連自我都保護不好的人,肯定是無法勝任重要部門的工作或擔任主管職位的。所以說,怎樣才能不致因老實而成為受人欺負的對象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有人之所以受到欺負、刁難,往往是因為自己軟弱或辦事能力較差所致。要改變被人欺負的現狀,必須要強硬起來,與欺負你的人相抗爭,除此之外提高自己的辦事能力。這樣,那些原來欺負你的人就會收斂起來。

“吃柿子專揀軟的捏”,這也是人的劣根性之一。

有些人認為“吃虧就是占便宜”,吃點小虧沒什麼,用阿Q精神來安慰自己。但是,在奉行弱肉強食的辦公室,這種想法可行不通。你應注意自身修養,要做到勝任工作,守信用,不以個人情緒來左右工作,腳踏實地地工作。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一味忍讓,苦守在自己的城堡裏,總有一天會被敵人攻下。惟一的辦法是主動出擊,打敗敵人,才能做到真正的防守。等你在辦公室樹立起你的尊嚴,展現出你的魄力,你就不會是一個人善人欺的受氣包、出氣筒,而會成為上司眼中極具潛力的人,你的前途自然也就不可限量。

一句箴言: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吃柿子都挑軟的捏。

把榮譽的蛋糕多切幾塊送人

成功不是僅靠單打獨鬥得來的,讓別人分享你的榮譽,會讓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

獨享榮譽是一個典型的容易激起他人心中不滿並心生恨意的最主要原因。試想當大家都為一個目標在努力奮鬥,不料讓你搶先得到了這個惹人眼紅的功勞,相比之下其他人就明顯比你矮了很多,你的存在也不時地給他人造成了威脅,盡管你並未做任何傷害他人的事,但又有誰還願意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在一塊兒呢?自然而然,獨自享受榮譽,還心安理得地把高帽子往自己頭上戴的人終究是會成為孤家寡人的,更何談招人喜歡,受人歡迎呢?

一位銷售主管這個月的業績突出,他部門的業務員銷售總額超出了同級部門的兩倍

還多。按照公司相關規定,主管可按業績提成,得到一筆可觀的獎金。老板很是為有這樣一位得力助手而高興,也暗自慶幸自己以前沒有看錯人,於是決定在公司開個例會,並把他推為大家的榜樣,以此激勵其他員工努力工作,還在最後特意安排了這位主管作當眾演講。

這位主管在他的演講中把自己的業績歸功於自己調配人員的技巧、處理大訂單的果斷和如何辛苦加班等。雖然說的這些也確實屬實,他的確也是這麼做的,但他惟一犯的錯誤就是自始至終都沒提及一句感謝同事、屬下之類的話。

會後,下屬和同事們開玩笑要他請客慶祝,他一臉不屑毫不客氣地說:“我得獎金,你們用得著這麼開心嗎?下次我會拿更多,到時再說吧……”

可是等到下個月,這位主管不僅沒能再拿到獎金,甚至還因為沒能完成銷售任務而被扣掉了工資。更讓人奇怪的是,他的下屬越來越懶散,就連老板似乎也對他冷淡了許多。

這樣一個工作勤懇的人最終卻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究竟是為什麼呢?

不要獨享榮耀,獨享榮耀終會使你吃大虧的。

公元前478年,斯巴達派遣年輕的貴族卡阿尼斯率領遠征軍討伐波斯。希臘城邦剛剛擊退來自波斯的侵略,卡阿尼斯和其他三名斯巴達信任的貴族,乘勝追擊去懲罰那些侵略者。

卡阿尼斯與同伴浴血奮戰,很快就奪回了被波斯占領的地方,勝利而歸的卡阿尼斯等人受到了

人們的熱烈歡迎,尤其是勇氣可嘉的卡阿尼斯更是贏得了雅典人民和斯巴達的敬重。

然而,在慶功宴會上,卡阿尼斯卻獨攬了風光,接受著最高的榮譽和獎賞,把其他貴族冷落到了一旁。於是極其妒忌並對其極為不滿的貴族們經過密謀,商量出了一個險惡對策。

不久就有傳言在城中彌漫開來,卡阿尼斯與波斯相互勾結企圖摧毀斯巴達。當局立即下令拘捕卡阿尼斯,他不得不倉皇而逃,這位昔日的英雄最終被憤怒的人們燒死在荒野外的一個茅屋中。

由此可見,當你在工作中做出一些成就時,千萬記得別獨享榮耀,否則這份榮耀會為你帶來人際關係上的危機。“居功”的確可以凝聚別人羨慕的目光,可以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成就感,但如果你隻想把功勞一個人占盡,企圖讓光環僅圍繞自己一個人轉,那就不是自私而是極度愚蠢了。“見不慣別人比自己好,更見不得別人搶自己的好”,可以說是人性的一大弱點。

自貪功就是搶別人的好、比別人好,這不僅不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好處,甚至還會引火燒身,激起公憤,最終害人害己。

謹記這個忠告,你就會受益無窮。不論在什麼樣的場合都適用,而且屢試不爽。工作上有了業績,升職了,加薪了,不妨和同事們慶祝一番,對老板說聲“謝謝”,對下屬的配合與支持表示真誠的感謝,甚至是那些嘲笑過你的人,也要為他們給了你前進的動力而有所感謝,回到家中也不要心安理得地享受舒適的床鋪,可口的飯菜,擁抱一下辛苦持家的妻子和養育自己的父母,讓大家都感到你內心真誠的感激而一並與你分享快樂。

假如你真的照做了,相信你會有驚奇的發現。你身邊的人將扶持著你走向更高的位置,他們期待著,仰望著你的高度,希望你能給自己帶來榮譽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榮譽,而不是嫉妒或冷眼旁觀。你主動把“高帽子”饋贈給了別人,別人也會反過來恭恭敬敬地維護你和支持你。

一句箴言:獲得成功時,多找幾個人來分享你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