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心,漏水的船
病由“疑”生
很多時候,隻是我們心裏以為有問題會發生,或者有疾病會發生,如果真的因此打破
正常生活,那麼疾病真的就會找上門來。
哲人說得好,不要完全相信你聽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他人的議論而鄙視自己,否則就會陷入自卑的“心理牢籠”。我們常常發現有些人身上的自卑,除了喜歡拿別人的優點、長處與自己的缺點和短處比較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喜歡聽信那些不該聽信的話,認不清自己身上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潛力,久而久之,喪失自信,心緒萎靡,便不知不覺地為自己營造了自卑的“心理牢籠”。
人的“心理牢籠”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所有的“心理牢籠”其實
都是人自己給自己營造的。就拿自尋煩惱來說吧,有人老是責備自己的過失,有人總是嘮叨自己坎坷的往事和不平的待遇,有人念念不忘生活和疾病帶來的苦惱……時間一長,就不知不覺地把自己囚禁在“心獄”裏。自尋煩惱有很多種,其中還有一種是喜歡用自己不懂的事情塞滿自己的腦袋,使自己陷入緊張、痛苦之中。原蘇聯著名作家別洛夫斯基講過一個故事:
一位公司職員,一天覺得不舒服,感覺自己好像生病了,就去圖書館借了本醫學手冊,看該怎樣治自己的病。他一口氣讀完了該讀的內容,然後又繼續讀下去。當他讀完介紹霍亂的內容時,方才感到自己患霍亂已經幾個月了。他被嚇住了,癡癡呆呆地坐了好幾分鍾。
後來,他很想知道自己還患有什麼病,就依次讀完了整本醫學手冊。這下可明白了,除了膝蓋積水症外,自己一身什麼病都有!
他非常緊張,在屋子裏來回踱步。他認為:“醫學院的學生們,用不著去醫院實習了,我這個人就是一個各種病例都齊備的醫院,他們隻要對我進行診斷治療,然後就可以得到畢業證書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自己到底還能活多久!於是,就搞了一次自我診斷:先動手找脈搏,起先連脈搏也沒有了!後來才突然發現,一分鍾跳一百四十次!接著,又去找自己的心髒,但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感到萬分恐懼,最後他認為,心髒總會在它應在的地方,隻不過自己沒找到罷了……
他往圖書館走時,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而當他走出圖書館時,卻被自己營造的“心理牢籠”所囚禁,完全變成了一個全身都有病的老頭。
他決心去找自己的醫生,一進他家門,他就說:
“親愛的朋友!我不給你講我有哪些病,隻說一下沒有什麼病,我的命不會長了!我隻是沒有害膝蓋積水症。”
醫生聽他又說完看書的事,然後給他作了診斷,坐在桌邊,在紙上寫了些什麼就遞給了他。他顧不上看處方,就塞進口袋,立刻去取藥。趕到藥店,他匆匆把處方遞給藥劑師,藥劑師看了一眼,就退給他說:
“這是藥店,不是食品店,也不是飯店。”
他很驚奇地望了藥劑師一眼,拿回處方一看,原來上麵寫的是:
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時一次。
十英裏路程,每天早上一次。
他看看之後,哈哈大笑。他照這樣做了,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
這位職員幸虧治療及時,否則一定會被自己營造的“心理牢籠”所囚禁,最後非得上他認為的病不可。
人的一生充滿許多坎坷,許多愧疚,許多迷惘,許多無奈,稍不留神,就會被自己營造的“心獄”監禁。營造“心理牢籠”,既不花錢,也不費力,一瞬間就能製造出來,這對人的健康危害極大。人的心髒病患,大多都與“心獄”有關,嚴重者則會造成精神失常,甚至自殺。
有人說,“心理牢籠”是很難攻破的。這話隻說對了一半,我們還應該明白,人的“心理牢籠”既然是自己營造的,人自己就有衝出“心理牢籠”的本能。這種本能就是精神意誌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什麼樣的“心理牢籠”都可以攻破。
一句箴言: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發現是人能改變心態,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
從“不易成功”的人中分離出來
成功不僅僅靠的是個人能力,成功也靠與“不易成功”的人保持距離。
在許多公司都有以暴露自己缺點為榮的人。他們過分輕信自己的直覺,自我感覺良好,對於自身存在的不足,經常掛在嘴邊,生怕別人不知道,以此來表白自己是多麼的嚴於律己,多麼的敢於自我剖析。美國猶他州的一家體育用品公司的經理,他是一位出色的推銷商,待人熱情周到,對部下也是體貼入微,能力強,善於開辟多種業務。
但他有兩個最大的缺點:多話及愛管閑事。最奇怪的是,他雖然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卻仍然津津樂道,並自以為有趣。
這種“你看我有多糟”的態度總有一天會影響他的前途,最後總會有人不想“看”這些缺點,而更糟的是,很可能因此而把他整個人都否定了。
與暴露自己缺點的人相反,有的人則以自吹自擂為樂事,仿佛見到人不講自己的長處,別人就不了解自己一樣。天長日久,總讓人覺得討厭,更讓人認為此人沒有什麼本事可言,就隻有那麼一點自我吹噓的本領。
SMZ公司的下屬分公司曾有一位被稱為“女能人”的公關經理,她的口才和表述才能是非常傑出和難得的,凡是接觸過她的人,都一致公認她是一位成功的女強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事業很難與她的語言表達能力一樣與日俱增,反而其口才成為了競爭對手攻擊的把柄。探究其原因,非常清楚,她總是愛在任何場合下,過分突出自己,而忽略了他人的存在。在原計劃是30分鍾的會見上,她總會用上25分鍾來談論自己,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僅僅是一種禮節性的拜訪。
當然在這個以夫權占統治地位的世界,女人要向世人證明其存在的價值和非凡的才能是需要很多勇氣、時間和耐性的。其實作為一位公司的女經理,你目前的地位、財富,已充分地顯示了你作為傑出的女性人物所擁有的一切,何必畫蛇添足呢?
對於任何一種方案都有兩種不同的意見,無論是反對還是同意,作為主持會議的人來說,總是希望有人能講出自己的意見,哪怕是反對的意見。可以說,每個公司的會議上,都會有這樣的人,他們的悲觀言論能夠使激進分子的狂熱頭腦降一降溫。
這是他們的作用所在,但是任何公司都不希望有這種人在公司,這類人總是被派去幹些事務性的體力雜事,從不會委以重任,或被派到那種無聲無息的工作崗位上,隻見其人不聞其聲的地方。
如果你有這種情緒的話,一定要設法加以改變,即使有時需要保持沉默,也不要貿然講出你悲觀的言論,否則隻會破壞大家的情緒,使你在公司的形象更加糟糕,也影響你自己的前途。
獨來獨往的人也不易成功,雖然這類人總的說來是不錯的,他們工作積極肯幹,質量和效率都很高。不足的是他們總是樂意獨來獨往,一個人行動,不願與他人合作。因此,他們往往學有所長,尤其是在工程設計、稅務財會、電腦軟件等一些技術行業上比較擅長,
由此而更加埋頭於專業之中,不願與世來往。
抱有這種心態的人,很難在工作中與別人有效合作,即使遇到困難的時候,難以得到外援。其實,隻要你的安排能發揚並照顧他們的所長,他們是十分隨和和努力的。正是由於他們學有所長,身懷絕技,他們的工作往往都不錯,但僅此而已。靠一技之長並不能使他們的事業達
到頂峰,往往隻能達到中層的位置,就原地踏步難以前進,隻得將自己包得更緊地在事業之路上緩慢獨行,直到退休。
一句箴言:眾人拾柴火焰高,個人的力量總是弱小的。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能夠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麵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蕭伯納是英國傑出的戲劇作家、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的良好習慣提醒世人——好習慣養成得越多,駕馭自己的能力越強。蕭伯納享年94歲,他不僅才思敏銳,
有“當代人中最清楚的頭腦”,並且還有可與著名運動員相比美的強健體質。
蕭伯納少年時代,其父就對他說:“孩子,要以我為前車之鑒,我幹的事你都不要效仿!”原來,他父親喜歡亂吃東西,一頓吃很多的肉,喝很多的酒,且整天抽煙,又不愛活動。蕭伯納聽從父親的教導,從小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喝酒。蕭伯納成名之後,財富如潮水般地湧來,但他仍然毫不奢侈。飲食多樣化,從不挑食、偏食,並且以清淡為主,膳食通常是黑麵包、通心粉、可可菜、小扁豆、雞蛋等。在服裝方麵,蕭伯納講究的是整潔、舒適、方便,從不追求華麗,不趕時髦,而且總喜歡穿棉織物品。
他一生都堅持鍛煉。每天他很早起床,天天堅持洗冷水浴、遊泳、長跑、散步,他還喜歡騎自行車、打拳。70多歲時,他還曾與當時世界著名的運動家、美國人丹尼同住在波歐尼島上的一家旅館,每天兩人過著一樣的生活:起床後洗冷水澡,接著遊泳,然後躺在海邊沙灘上進行日光浴。午後,他們還一起長途散步。
在晚年時,他整個冬天差不多都在法國的裏維拉或意大利度過,在那裏進行日光浴。在他故鄉花園裏,有一間可以旋轉的茅屋,使他每天可以得到充足的陽光。蕭伯納在談到良好生活習慣時說:“衛生並不能治療疾病,但能防止疾病,如果一個人過著合理的生活,安排適當的食物,就不至於生病。如果能夠數十年孜孜不倦地堅持身心鍛煉,保持樂觀主義的態度,就一定能延年益壽,並且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是先天遺傳因素與後天生活方式共同來決定的。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宣布說:每個人健康長壽的60%是取決於自己,15%是取決於遺傳因素,10%是取決於社會因素,8%是取決於醫療條件,7%是取決於氣候的影響。也就是說,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每個人健康長壽的60%,取決於自己,這就說明人可以自己駕馭自己。所謂“取決於自己”,主要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某種長期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會使遺傳因素產生變異。受生活方式和習慣的影響,健康者能變成病夫,病夫也能變成健康者。難怪英國哲學家艾蒙斯說:“習慣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壞的主人。”因為健康來自於好的生活習慣,疾病來自於不好的生活習慣。
有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20年前身體結實,精力充沛,身上無任何遺傳疾病。他自恃體“壯”,而忽視了對壞習慣的抗拒。對吸煙、喝酒不加約束,放縱自己;生物鍾常常“錯點”,白天睡覺,晚上工作;性格孤僻,與周圍的人關係冷漠。20年後,與胃癌、肺癌、心髒病交上朋友,還不到50歲就與世長辭了。由此可見後天生活方式及習慣對人的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人們能自覺地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同危害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疾病以及衰老進行鬥爭,不斷地調整心理和肌體平衡,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符合衛生保健的要求,提高綜合性自我保健能力,就能達到身心健康和益壽延年的目的。
著名作家古龍先生說:“一個人的習慣,往往是別人都知道,而自己卻是惟一不知道的人。”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大家:“大約在2015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現代生活方式而引發的疾病將成為世界頭號殺手!”
一句箴言:好習慣養成得越多,駕馭自己的能力越強。
疲勞之前多休息
疲勞的人容易心情憂慮,至少更容易使你產生憂慮。
任何一位略懂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疲勞會降低身體免疫力,而任何一位心理學家也會告訴你,疲勞同樣會降低你對憂慮和恐懼等感覺的抵抗力。所以,防止疲勞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可以防止憂慮。
雅格布森醫生是芝加哥大學實驗心理學實驗室主任,他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究放鬆緊張情緒的方法在醫藥上的用途,同時他還寫了兩本這樣的書。他認為任何一種精神和情緒上的緊張狀態,在完全放鬆之後就會消失了。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放鬆緊張情緒,憂慮也就隨之解除了。
丹尼爾說:“休息並不是絕對什麼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補。”在短短的休息時間裏,就能有很強的修補功能,即使隻打五分鍾的瞌睡,也能做到防“疲”於未然。
棒球名將邁克爾說,每次出賽之前如果他不睡一會的話,到第五局就會覺得筋疲力盡了。可是如果賽前睡一會的話,哪怕隻睡五分鍾,他也能夠賽完全場,並不感到疲勞。
有人曾問過羅斯福夫人,她在白宮的12年裏,是如何應付那麼多繁忙的事務。她說,每次接見一大群記者或者是要發表一次演說之前,她通常都坐在一張椅子上或是沙發上,閉目養神20分鍾,從而保持精力充沛。
吉恩?奧特裏是一位馬術比賽的著名選手。在他將要參加世界騎術大賽時,他總是在他的休息室裏放上一張行軍床,“每天下午我都要在那裏躺一會,”吉恩?奧特裏說,“當我在好萊塢拍電影的時候,我常常依靠在一張很大的軟椅子裏,每天睡一兩次午覺,這樣可以使我精力旺盛。”
愛迪生也認為他無窮的精力和耐力,都來自於他能隨時想睡就睡的習慣。
像故事中提到的人那樣,多休息會讓人精力充沛。亨利?福特80歲大壽時依然精神矍鑠,他看起來總是那樣有精神,那樣健康。有人問他保持精力旺盛的秘訣是什麼,他說:“能坐下的時候我絕不站著,能躺下的時候我絕不坐著。”這真是聰明人的大智慧。
好萊塢的一位著名電影導演傑克也曾嚐試過類似的方法。他後來說,效果出奇的好。他說幾年前他常常感到勞累和疲乏,為此,他幾乎什麼招都試過,長吃維他命和別的補藥,但對他沒有一點幫助。當專家建議他天天去“度假”,怎麼做呢?就是當他獨自在辦公室裏,或和手下開會前,躺下來放鬆自己,放鬆心情。
過了兩年,他說:“奇跡出現了,這是我醫生說的。以前每次和我手下的人談工作的時候,我總是坐在椅子裏,非常緊張和勞累。現在每次開會前,我喜歡小憩片刻。躺在辦公室的長沙發上。我現在覺得比我從前好過多了,每天能多工作兩個小時,很少感到疲勞。”
你是如何對付緊張的工作壓力的呢?如果你是一名打字員,你就不能像愛迪生那樣,每天在辦公室裏睡午覺;而如果你是一個會計師,你也不可能躺在長沙發上跟你的老板討論賬目報表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的生活節奏比較慢的話,可以利用每天中午回去吃午飯的時間睡十分鍾的午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歇爾將軍雖然必須忙碌地指揮美軍部隊作戰,期間還是會擠時間休息,以保持精力。
如果你已經過了50歲,你還覺得忙得沒一點休息時間的話,那麼趕快趁早買人壽保險吧,預防過早地倒下。要是你沒有辦法在中午睡個午覺,至少要在吃晚飯之前躺下休息一個小時,這比喝一杯飯前酒要便宜實用得多了,也不用花一分錢,省錢又省力。
素有“科學管理之父”之稱的泰羅通過一係列試驗發現,疲勞因素對勞動生產率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得到合理休息的工人的勞動效率明顯得到提高,在同樣的時間內,能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一天下來,勞動成果是沒有休息的其他工人的四、五倍。由此可知,疲勞前的休息多麼有益!
因此,保持生機勃勃、精力充沛,永不感到勞累的秘密,就是常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勞之前先休息。
一句箴言:休息像是清涼的浪花,會把你頭腦中的一切汙濁蕩滌幹淨。
選適宜的場合去應酬
場合對人們做出決定和執行決定非常重要,不同的應酬場合對人們的作用也不同。
著名的《米老鼠》卡通片畫家華德?迪斯尼雖然是個畫家,卻有一套應酬術。他的卡通畫非常出名,也拍了不少出名的影片。大家都知道,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本事,而是因為他擁有一批很有能力的製作卡通畫和戲劇影片的助手。應該說,卡通片是一項十分複雜和細致的工作,除了選擇故事情節和構思策劃外,在製作中的每一道程序都十分嚴謹,要依靠群策群力才能完成;如果其中一個人稍不盡力,一道程序出了問題,整個卡通畫就成了一堆廢品。
華德?迪斯尼知道助手的重要性。他是怎麼協調這些助手並與之應酬的呢?據說,他從不把他的助手召到辦公室裏商談製作卡通的問題,而是經常把他的助手們叫到餐館裏去,和他們一起用餐,在閑談中,暢談他的計劃和構想,然後請大家提意見。如果你一味肯定他的計劃和構想,他會不高興;一味否定,他也會不高興。所以,了解他個性的助手們此時一定會提出修正的建議。華德?迪斯尼的計劃和構想便在這種情況下定案並加以推行。
當然,也不是在辦公室裏絕對不能進行商務應酬。合適的場合與恰當的裝飾會有不同的作用。有一個公司老板的辦公室布置得十分溫馨,既寧靜又亮麗,是商務洽談極理想的地方。他們的許多業務,都是在這裏洽談成交的。這說明,選擇應酬的場合是十分重要的,但並非一成不變,隻要選擇一個“雙方都適宜的地方”,不論是辦公室,還是酒樓、茶藝館,都可以達到應酬的目的。但如果你不關注這些,就一定會像麥克阿瑟那樣,“在不適宜的地方打不適宜的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
應酬時找個中立的地方去談,以擺脫對方所處場合的影響。選擇雙方都合適的地方,應酬更有利於自己辦事情。
這裏說的“場合”,就是指“地方”。應酬學上有一個新名詞叫做“共同的地盤”,也就是說,當你和某人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談,必須選擇一個“雙方都適合”的地方,以排除雙方所處環境的幹擾,使雙方會談順利進行,並獲得成功。
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朝鮮戰爭中將統帥麥克阿瑟解職,據說是因為麥克阿瑟“在不適宜的地方打不適宜的戰爭”。
現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的國際事務商談,往往也要找個中立的地方去談,以擺脫對方所處場合的影響。
當然,在商務活動的應酬上更是這樣。
有一家電器公司的大老板,非常精明,他與客戶談生意,很少把地點定在自己的辦公室,也從不到客戶的辦公室去洽談,而是選擇酒樓或茶藝館,在一邊飲酒或一邊品茶中與對方漫談,既輕鬆又隨和,再加上出於至誠,而不是詭詐,往往大都能談成功。有人問他為何不把客戶邀到辦公室裏商談,他笑了笑,說:“辦公室是一個正統的地方,來往的人十分嘈雜,如果閉起門來,又顯得氣氛沉悶,情調不和諧。如果你是客戶,能放鬆自己,開懷暢談嗎?”無怪乎那些客戶與他們談判都那樣順利。
一句箴言:仔細閱讀那些細小的行為規範,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不經意的小事會影響你的前途
隨手的小事,不重要的細節這些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你的前程。
在一次國際性的商貿談判中間休息時,英國的一位裘皮商人主動給美國的談判人員遞煙閑聊:“今年的黃狼皮比去年好吧?”美國人員隨意地應了聲:“還不錯。”那人趕緊跟了一句:“如果要想買20多萬張不成問題吧?”美國談判人員仍不經意地說:“沒問題。
”
英國商人在不動聲色中掌握了美國有大量的黃狼皮在尋找買家的商情。在隨後的談判中,英國商人用比原方案高出5%的價格,主動向美國商人遞出5萬張黃狼皮的買單。可是隨後美國
商人就發
現在英國市場上有大量黃狼皮拋售,價格低於英國商人給美國商人的報價。當美國商人向其他國家尋求黃狼皮的買家全部被頂回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英國商人是有意用高價穩住自己,以便大量拋售他們幾十萬張黃狼皮的庫存,以微小的代價換了個先手出貨。
每一個公司的辦公室裏都會有許多的文件,除了對外的公告之外,任何文件都屬於公司的機密,不可隨意外傳或泄露。公司裏的員工對正在實施的秘密計劃要提高警惕,不使機密外泄,避免走漏消息,給公司造成損失。像美國談判人員那樣,一個細小的疏忽就鑄成了大錯。對過時的文件或平常處理的普通文件,也不要掉以輕心。有時,很難判斷出什麼樣的文件屬於機密,是否要對外公開或保密,但是,作為職員,要明確自己的身份。要知道,通常看似普通平常的文件,也容易泄露重要的機密,毫不起眼的普通文件,有可能正是競爭對手想得到的珍貴資料。因此,隻要是公司裏流通性的文件,都應該嚴格管理、妥善保存或適當處理。例如,公司裏的員工名單,雖然在企業內算不上是機密,如果一旦被競爭對手得到,卻能從員工的配置情況,推斷出公司的經營謀略或發展方向,有時還可能成為對方挖掘人才的依據,從而給公司帶來損失和不利。
許多人往往因為工作中不經意的小事,影響自己的前途。比如不修邊幅,不講衛生,隨便議論,旁若無人地大聲說話,遲到早退,無意中泄漏公司機密,等等。這些問題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如果給上司或同事留下不良印象,對自己的前途將產生極大影響。每個工作環境都有其一定的行為規範,我們必須隨時注意和提醒自己別犯錯誤,認真工作。
另外,職場中人對一些基本規則的把握,也能讓你離那些不安分的同事遠一點。
輕視職能隻要能把本職工作做好,就能升任主管,這是某些人的觀點。其實不然,優秀的運動員不一定是好教練,一些表現優異的工程師、銷售人員在升任主管後卻表現不佳。這是因為主管還需要工作以外的條件,如決策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等。所以,在某個職位做得好,並不表明你在其他職位也能做得好。
成功不是靠運氣。
很多人堅信成功是由於有好的機會,因此他們被動地等待命運的安排,而不去主動地計劃、經營自己的生活。這種人隻能是守株待兔,在事業上不會有更大的發展。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職業前程計劃是組織和個人雙方都參與的事,最終的實現者是個人,因此,你不能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態度來對付自己的未來。
工作時間長,表現能力差。
有些人認為,在辦公室待的時間越長,越能顯示自己的勤奮,其實,工作效率和工作業績是最重要的,整天忙忙碌碌但不出成果,並不是真正有效的工作。
改正缺點就可晉升。
這種想法使人注意了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強項。一個人要完成自己的職業計劃,要依靠自己的優勢,將自己的強項發揮出來後,再去試著糾正缺點,這是揚長避短。
事無巨細都要管。
有些人總說自己忙,由於事無巨細,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應該將要做的事做好計劃,分清輕重緩急;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工作和生活嚴格區分。
有些人不願意自己的配偶過問工作,覺得沒必要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職業前程。其實,家庭的支持對於工作的成功很重要。
時刻想著跳槽。
總是覺得別的工作崗位更理想,因此產生“跳槽”的想法,而沒有想到在新的工作崗位要建立新的人際關係,麵對新的矛盾和挑戰。持這種觀念的人是很危險的。其實,在現有的崗位上
腳踏實地地幹,往往能真正得到發展。
一句箴言: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最終會影響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穿著一定要得體
大方得體的穿著是你在職場的名片,恰當的修飾是成功的開始。
不注意穿著,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自己給自己設置了成功的障礙,自己給自己打了折扣。
小宋是位熱情活潑的女孩,工作也很努力,但她在公司裏的發展卻總不及別的女同事,她覺得非常委屈,便向同學小徐透露了心事,小徐沉吟了一下說:“那這樣吧,明天我到你們辦公室裏去找你。”
這天上午,小徐來到小宋辦公室,這是個寬敞明亮的大寫字間,裏麵大約有百來號人,都伏在桌上忙碌著,一切顯得井然有序。窗戶邊一個靚麗身影吸引了小徐的注意力,隻見她側坐在工作椅裏,以手托腮若有所思。她上身穿著時髦的真絲襯衫,下身穿著大花大朵的海灘裙,若走在街上,這倒是非常時髦而俏麗的,但在這緊張的工作間裏……小徐暗暗搖了搖頭。這時,那位女職員轉過臉來,原來是小宋。臉上靚麗的彩妝,使得整個人好像夏日的玫瑰一樣豔麗奪目。
小宋高興地拉她在會客室坐下,急不可待地說:“你終於來了。想出什麼點子了嗎?”小徐笑笑說:“你呀,壞就壞在這身裝束上,剛才我遠遠看你,你知道我有什麼感覺嗎?”“什麼感覺?”“就像一個大學生正在胡思亂想假日的旅遊計劃,隻怕你上司看到也會有這種感覺。”小宋大驚:“我正在為公司一項業務傷神呢,難道他們竟一點也看不出來,這是為什麼?”“這全部是由於你的穿著造成的,你看別人,”小徐指了指寫字間裏其他職員,“男士都穿著很整潔、顏色單一的襯衫西褲,而女士呢,都穿著顏色優雅的套裙,他們給人的感覺是精明、幹練。而你呢,臉上帶著彩色,身上又這樣花枝招展,不像個辦事的職員,倒像個無所事事的花瓶,上司怎麼會信任你,委你重任呢?而你也因此失去了升遷的機會。”
小宋看一看緊張忙碌的寫字間,又看看自己身上五彩斑斕的服裝,真的有了不協調的感覺,她恍然大悟了。
得體的穿著是重要的,但並不是叫你標新立異、鶴立雞群,如果那樣的話,隻能是像小宋一樣,顯得另類、離群,隻要穿得整潔、自然、大方也就可以了。
得體的穿著能給人以良好的印象,讓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這樣就為自己辦事成功開了個好頭。試想一個不講究穿著,缺乏品味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好的辦事效果呢?因此,如果你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就一定要從穿著做起。良好的穿著,是辦事成功的良好的開端。
穿著得體能給人以良好的印象,引起別人的好感。古人就知道這個道理。
北宋年間,徽宗皇帝趙佶不理國政,崇尚奢華,一時國內浮華之風大盛。徽宋還不滿足於宮內的享受,經常到民間微服行樂,一日,聽親信說起名妓李師師色藝雙絕,便專程趕來探看。見麵時,隻見李師師淡施脂粉,穿著非常素淨的衣服,剛剛浴罷,更似出水芙蓉,皇帝在燈下細細打望她,隻覺她“幽姿逸韻,閃爍驚眸”。加上師師的秀外慧中,琴藝無雙,皇帝因而十分喜愛她,以致後宮妒聲紛起,但宋徽宗就是喜歡她這種不隨流俗的清逸之態。
李師師雖是名妓,卻也知道清水出芙蓉的道理,她的清新雅致,連宋朝皇帝都打動了。試想,如果她弄一些亂七八糟的塗料,厚厚薄薄地繪一臉,那她還有清雅的氣韻嗎?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哪個不比她富有“珠光寶氣”呢?這就是李師師的聰慧。
一句箴言:得體的穿著並非鶴立雞群,而是大方適宜。
行為禮貌不可小視
禮貌是做人的一個大前提,沒有適宜的行為禮貌會讓你四麵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