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留待明天處理的態度就是拖延,這是一種很壞的工作習慣。每當要付出勞動時或要做出抉擇時,總會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來安慰自己,麵對應該處理的事情,總想讓自己輕鬆些、舒服些。奇怪的是,這些經常喊累的拖延者,卻可以在健身房、酒吧或購物中心流連數個小時而毫無倦意。但是,看看他們上班的模樣!你是否常聽他們說:“天啊,真希望明天不用上班!”帶著這樣的念頭從健身房、酒吧、購物中心回來,隻會感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習慣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製造借口與托辭的專家。每當要他們付出勞動或做出抉擇時,他們總會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來,總想讓自己輕鬆些、舒服些。這類人無法做出承諾,隻想找借口。他們總是為能夠不去做某些事而製造借口,或想出千百個理由為事情未能按計劃實施而辯解。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好員工的,他們也不可能有完美、成功的人生。
在西點軍校,要接受的第一個觀念就是,沒有任何借口,不要拖拉,立即行動!如果第一次你因疏忽或別的原因沒有及時擦亮你的皮鞋,你以種種借口逃脫了懲罰,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至少在擦皮鞋這件事上,你可能就會養成尋找借口的習慣,而這些借口又會讓你對擦皮鞋這件事無故拖延。
想想吧,如果不是擦皮鞋,而是在戰場上,在修築工事,在對敵衝鋒……這樣的習慣將會造成多麼可怕的後果啊!
這不是把問題絕對化,其實,商場就是戰場,工作就如同戰鬥。要想在商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一支高效能的團隊。而任何一個經營者都知道,對那些做事拖延的人,是不可能報以太高的期望的,對於我們來說,被別人忽視也是自己所不希望看到的。
其實拖拉沒有多少好處,因為不論他們用多少方法來逃避責任,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而拖延是一種相當累人的折磨,隨著完成期限的迫近,工作的壓力與日俱增,該做的事情依舊還得去做,這會讓人覺得更加疲倦不堪。
拖延的背後是人的惰性在作怪,而借口是對惰性的縱容。人們都有這樣的經曆,清晨鬧鍾將你從睡夢中驚醒,想著該起床上班了,同時卻感受著被窩的溫暖,一邊不斷地對自己說該起床了,一邊又不斷地給自己尋找借口,“再等一會兒”,於是又躺了5分鍾,甚至10分鍾……這樣的結果通常是混亂。
“沒有任何借口”是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為了讓學員學會適應壓力,培養他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毅力。它讓每一個學員懂得,工作中是沒有任何借口的,失敗是沒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沒有任何借口。
“沒有任何借口”看起來似乎很絕對、很不公平,但是人生並不是永遠公平的。身在職場,你的拖拉成性會將以前的成果毀掉。我們應養成毫不畏懼的決心、堅強的毅力、完美的執行力以及在限定時間內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的信心和信念。
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借口在耳畔竊竊私語,告訴我們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們好像是“理智的聲音”、“合情合理的解釋”,冠冕而堂皇。如果上班遲到了,會有“路上堵車”、“手表停了”、“今天家裏事太多”等借口;業務拓展不開、工作無業績,會有“製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經盡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務沒完成有借口。借口無處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項任務,有成千上萬條借口在那兒響應你、聲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諉、遷怒、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脫。其實借口就是一張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就是一個掩飾弱點、推卸自己責任的“萬能器”。有多少人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而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和責任啊!
一句箴言:失敗沒有借口,人生也永遠沒有尋找借口的機會。
“情緒風暴”中人心容易失控
緊張的情緒,超負荷的工作壓力會讓你產生難以預料的情緒風暴,帶給你更多的煩惱。
35歲的黃榮新是一家貿易公司的部門主管。年紀輕輕的他能獲得這麼好的位置,除了才華,更多的是靠勤奮,為了這份工作,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出差更是家常便飯。突然有一天,一向精力充沛的他發覺越來越多的困擾向他襲來:心悸、失眠、易怒、多疑、抑鬱,以前10分鍾就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卻要花費一個小時,他甚至對工作產生了極其厭倦的情緒,整個人也變得日漸憔悴。
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由工作壓力帶來的心理矛盾和衝突是普遍存在的。競爭的壓力、工作中的挫折、生活環境的顯著變化、人際關係的日趨緊張等,使人不可避免地處於緊張、焦慮、煩躁的情緒之中。有人曾不無感慨地說:“當今社會的人們正經曆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情緒風暴時期。”
所謂情緒風暴,就是指機體長時間地處於情緒波動不安的應激狀態中。美國學者在對500名胃腸道病人的研究中發現,在這些病人當中,由於情緒問題而導致疾病的占74%。根據我國食道癌普查資料,大部分患者病前曾有明顯的憂鬱情緒和不良心境。我國心理學家在對高血壓患者的病因分析中也發現患者病前常有焦慮、緊張等情緒特點。可見情緒與人體的健康是休戚相關的。“情緒風暴”對人體有著巨大影響,因而備受重視。
1943年,沃爾夫醫生偶然遇到了一個名叫湯姆的病人。湯姆因誤食一種腐蝕性的溶液而灼傷了食道,不能再吃食物。於是外科醫生在他的胃部開了一個口,以便把食物直接灌入胃中,同時,也提供了從洞口中直接觀察胃黏膜活動的機會。人們意外地發現,當病人處於緊張的情緒狀態中時,胃黏膜會分泌出大量的胃液,而胃液分泌過多將會導致胃潰瘍。由此可見情緒對身體有直接的影響。
有研究者將那些為準備考試而學習到深夜的學生同那些不參加考試的學生進行比較,發現“考試組”比“非考試組”由於焦慮而有更多的胃酸分泌。這揭示不良情緒可能導致軀體的疾病。
當個體的情緒處於動蕩不安的“風暴”中時,大腦的活動會受影響。例如,過度焦慮會引起大腦興奮與抑製活動的失調,這不僅會使人的認知範圍狹窄、注意力下降,嚴重者還會罹患神經疾病。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神經衰弱便與焦慮等不良情緒有關。此外,有研究顯示,大
腦活動的失調還會使自主神經係統的功能發生紊亂,長此以往將使軀體出現某些生理疾病症狀。
加拿大心理學家塞爾耶在有關“情緒風暴”對個體的身心變化影響的研究中,提出了情緒應激理論。塞爾耶認為,當人遇到緊張或危險的場麵時,他的身體和精神會有過重負擔,而此時人往往又需要迅速做出重大決策來應付這種危機,機體因此會處於應激狀態。在應激狀態下,人腦某些神經元被激活,它釋放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因子,並使血管緊張。
隨著現代文明進程的加速,社會競爭日益加劇。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跟著“飛”起來,以至於現代人把一個“忙”字作為三句不離的口頭禪。朝九晚五的白領們,四季恒溫,一個格子間,一個顯示器,一大堆文件,總有做不完的事情。由於工作緊張,人際關係淡漠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的身心壓力越來越大。
對於輕微的壓力,人們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消除,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漸淡化。如果處理得當,還能將壓力轉化為人生的動力,促進個體能夠奮發進取。但若是壓力不能及時得以排除,長期積聚,無形的壓力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麵引起諸多不良的反應。心情壓抑、焦慮、興趣喪失、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等,形成所謂的“亞健康”狀態。
據近期對全國16個省、直轄市轄區內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調查發現,北京的亞健康率是7531%,上海的亞健康率是7349%,廣東的亞健康率是7341%。也就是說,都市人群中大半的人都在與亞健康僵持著,處於疲憊不堪、情緒低落、心情煩躁等身心失調狀態。這些都給疾病以可乘之機。
“亞健康”是一種介於疾病和健康之間的灰色身心狀態,它是一種腐蝕人們身心健康的慢性殺手,輕微則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創造力下降,嚴重則將導致可怕的身心崩潰。對造成職場員工“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我們應理性對待。
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大城市中,競爭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要不被淘汰,就必須努力爭先。所以人人都爭先工作,大都疲勞不已。
生活不規律:在一個經濟聯係頻繁的社會,對於職場員工而言,出差、加班都是經常的事,吃飯不準點、早餐可有可無。這些對身體都會帶來不小的影響,膳食的種類也會因此單調。
人際關係錯綜複雜:雖然每個人似乎都認識很多人,但真正可以交流談心的人卻少之又少。心裏的情感得不到滿足。
睡眠不足:由於工作原因或者過於沉溺夜間的交際應酬,很多人沒有足夠的睡眠保證,日積月累,會慢慢侵蝕身體機能,各種病隨之而來。
升職壓力、換崗壓力,這些也常常困擾著職場人士。
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很多職場人士對自己的自我期待是比較高的,當現實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時,就會產生沮喪情緒,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排解,積壓越久對身體就越有害。
收入和支出之間的不平衡:雖然一般職場人士不愁吃不愁穿,但供樓供車還是要頗費計算,而且是一種長期性的經濟壓力。
生活環境汙染:城市中噪音汙染給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帶來的影響,高樓林立與空調房的封閉空間對組織細胞生理功能的影響,讓處於各種壓力之下的人們情緒處於一種危險的狀態,天長日久,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一句箴言:如果對自己的身體不多加關心,最後它會讓你承受巨大的痛苦。
夢境越離奇顯示你的壓力越大
稀奇古怪的夢境,表示你的心理正處於極大的壓力之下,這時你就需要仔細應對了。
研究表明,壓力過重是使人頻繁做夢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最近做夢有點多,或者總是重複地陷於一個夢境中,你的心理健康可能已經出了問題。
在職場上已經打拚幾年的小玲,明明已經遠離課堂,不用再為考試發愁,卻常常夢見回到學校,重新坐到考場上考試,而且在夢裏的自己屢次答出白卷。不少人都有過夢回考場的經曆,考試隱喻的是在職場上麵臨進一步的跨越。競爭重壓下的人,最關心的是個人的提升和發展,而屢次夢到考試,就是這種壓力在夢境裏的轉化。這說明,你有可能正在或即將麵臨一次自己職業生涯的變動,對此不敢確信,或者信心不足的人,就容易夢到考試不及格的情況。做這類夢的人大多責任心強,對事業有所追求,對自我要求高,期待往更高層次衝刺,但實際情況卻不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樣完美,所以會產生那樣奇異的夢境。
此外,晉升壓力在夢境裏往往都跟學校有關。在課堂上遲到,或者老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曆,因此在麵臨職業生涯的“考試”壓力時,他們的夢境也不自覺地回到了學生時代。
夢到旅途中遇見一座大山或者一條大河,可能暗示的是事業上遭遇的阻力。職業生涯順利的人遭遇這種夢境,結果往往是爬上山頂,登高舉目,前方是開闊美景。但如果事業不順暢,工作不穩定,困難重重,自己夢中的情形就會總是在爬山,直到身心疲憊還是到不了山頂,這正是工作中的壓力所致。
心理醫生透露,幾乎20%~30%的“夢疾”患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到,有過夢見爬樓梯、高山的經曆。夢境中的跋山涉水並不鮮見,奇異的夢境是壓力的傳遞,因此,遭遇此類噩夢困擾時,就應當提醒自己,找出壓力的來源,及時緩解壓力。
壓力越大,夢境的誇張程度就越大。凶殺、搶劫,或者一些神鬼異象出現在夢中時,患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這意味著你的壓力已經臨界邊緣了,一定要放鬆心情。
大多數老板承受的壓力比一般的員工更大,因此他們的夢境就十分離奇古怪,不過其中仍是有跡可尋。有一位女企業家,在夢裏經常看到已經去世的鄰居老太,麵目猙獰,當她想呼救時,卻發現自己被困在封閉的玻璃屋裏,絲毫發不出聲音。原來當時她正接了一筆很大的業務,但是和員工溝通時出了點問題,設計人員並沒有按客戶的要求設計產品,因此生意最後告吹,任她百般解釋也沒有用,她心中的鬱悶就轉化為夢中的失語。
而緊張的人際關係也會加劇夢境的離奇程度。生活工作中人際關係緊張的人,容易夢到刀光劍影的血腥場麵,或者與壞人拚得你死我活的場麵。白天夜裏的雙重緊張更是令人難以忍受,不加舒緩,不僅會影響健康,更有礙正常工作的進行。下麵是有關夢境和工作壓力的一些實例。
錢正途(男,銷售代表):這個月公司給下了50萬的銷售指標,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整個部門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死幹,直到最後每個人都筋疲力盡。結果那段時間,大家每天晚上
都做相同的夢,夢裏不斷蹦出一連串數字,有20,有30,就是上不了50這道關。“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句話很有道理,為了達到50萬的指標,連做夢的時間都搭上了,搞得那時候對數字很敏感,一看到,就是一頭冷汗。
張然(女,媒體工作者):前段時間晚上總是夢到自己在高速公路上飆車,我開著敞篷轎車,盡管根本不會開車,但不知怎麼搞的,鬼使神差地就把車子發動起來,然後就心跳加速地感受飆車的快感。
車子走在路上,很空曠,當我放下心來打算享受一把飆車的樂趣時,沒想到車速突然快了起來,我每次想踩刹車,卻發現刹車變成了油門,一腳踏下去,車子反倒越開越快,超出了我的控製範圍,而且不停地左右搖晃。最後,我發現前方竟然是懸崖,我跟著車子直衝出去,掉進了海裏……
不知道什麼原因,最近的夢總是跟飆車有關,但結果卻不是落海,就是撞車,反正沒有善終,我在想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事要發生,還是有什麼凶險的事要來了。
常軍(男,廣告設計):我們這行工作強度大,基本沒有節假日,從早到晚都在做稿子。這樣已經夠辛苦了,更要命的是,難得有時間休息一下,想睡個好覺,誰知道每晚做夢,一會兒被老板催稿子,一會兒又得繼續坐在辦公室裏,想這個那個該怎麼做。白天上班已經夠苦了,想不到睡了覺還是繼續上班,第二天起床後累得不行,就像真幹了一晚上的活兒一樣,整個就是勞碌的命,沒救了。
也有那些高興的人的夢與眾不同。
阿德(男,軟件工程師):其實我本人不怎麼愛運動,不過最近卻總是做打籃球的夢。夢裏籃筐離我很高,很遠,比現實裏的高多了,感覺根本沒可能投得進去,但不知怎的,每次我都能精彩地三球投入籃筐,而且還經常能用花哨的動作投進空心,感覺很興奮,心情很舒暢,就像成了NBA明星一樣。
後來我把夢境告訴朋友,他們都告訴我,大概因為我最近工作都很順利,發展得也不錯,因此做夢也會特別愉快吧。可見,夢境與心理情緒、健康有密切的關係,請注意那些離奇的夢境,調節你的健康。
一句箴言:工作的壓力要有,但凡事都有個度,壓力太大了,連自己的夢都搭上就不值了。
專注於自己的專長
專長是安身立命之本,守住,成為專家,然後才能讓你高枕無憂。
有一隻兔子,身材很修長,天生就很會“跳躍”,所以它一直有著“跳遠第一名”的美譽,為此,它感到無比自豪和光榮。一天,森林裏的國王宣布,要舉辦運動大會,提倡全民運動。
於是,兔子就報名參加“跳遠”項目。果然兔子又擊敗了雞、鴨、鵝、小狗、小豬……奪得了跳遠比賽的冠軍。
正當兔子得意之際,有一隻老狗告訴兔子:“兔子啊,其實你的天分資質很好,體力也很棒,你隻得到跳遠一項金牌,實在很可惜。我覺得,隻要你好好努力練習,你還可以得到更多比賽的金牌啊!”
“真的啊?你覺得我真的可以嗎?”兔子似乎受寵若驚。
“沒錯啊,隻要你好好跟我學,我可以教你跑百米,遊泳、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鬆……你一定沒問題啊!”老狗說。
在老狗極力慫恿之下,兔子開始每天練習“跑百米”、早晚也跳下水“遊泳”,遊累了,又上岸,開始“練舉重”;隔天,跑完百米,趕快再“練跳高”,甚至撐著竿子不斷往前衝,也想在“撐杆跳”比賽中奪魁。接著,又推鉛球,也跑馬拉鬆……
第二屆運動大會又來了,兔子報了很多項目,可是它跑百米、遊泳、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鬆……沒有一項入圍,連以前最拿手的“跳遠”,成績也退步了,在初賽裏就被淘汰了。
其實,兔子能夠獲得“跳遠第一名”的美譽,就是因為它專注於跳遠這一領域,並在此領域擁有著別人無法匹敵的優勢。既然如此,兔子又何必一定還要去跑百米、遊泳、跳高、舉重、推鉛球、跑馬拉鬆……貪心地什麼都想拿第一呢?
有些人擁有很強的企圖心和欲望,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所以想在各個方麵都出人頭地,成為人人羨慕的能手。於是,他們就像兔子一樣,在別人的慫恿之下,信心十足,覺得自己沒問題
。既可以當推銷員,又可以做公關;既可以跑業務,又可以是搞項目;既可以談判,又能搞創作;更能投資開公司、當老板……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因此,請你記住——專注,才能讓自己高枕無憂。
有一個年輕人,到少林寺向師父拜師學藝,準備練好武功之後,替父親報仇,因為他父親無
端地被盜匪殺死了。年輕人問道:“請問師父,我要練多久,才能出師?”
“大概五年吧!”師父說。
“啊,這麼久啊?”年輕人急切地問,“假如我比其他弟子加倍地努力,是不是可以提早學成武功呢?”
“這樣子的話,你大概需十年!”師父說。
“什麼?十年?那如果我再加倍、加倍地努力學習呢?會不會好一些?”
“二十年吧!”師父淡淡地回答。
這時,年輕人愈聽愈糊塗,說:“師父啊,怎麼我愈是加倍地練習,我學成武功的時間就愈加長呢?”
“因為,當你的一隻眼睛一直盯看著結果時,你就隻剩下一隻眼睛可以專注於練習了!”師父說。
的確,人,必須兩隻眼睛都“專注”地、“心無旁騖”地放在學習上,而非結果上!而且,人,必須了解自己“有什麼”,“沒有什麼”,“懂什麼”,“不懂什麼”。
畢竟一個人,不可能精通所有事物,因為“樣樣通、樣樣鬆”啊!
所以,隻要我們雙眼專注於自己“懂什麼”的專長時,就會像原本的兔子一樣,擁有獲得“跳遠金牌”的自豪和喜悅。
你專心嗎?你執著嗎?且讓我們記得——必須多專心“學習專心”!
“好高騖遠”、“注意力分散”是成功的大忌!專注於自己的領域,才是成功的保證。
我們這一生,不一定要拿“博士”學位,但一定要成為“專家”;因為,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隻有成為頂尖的人才,才能真正地出類拔萃、出人頭地!
有時候,一個人自詡擁有多種技能,但由於隻是蜻蜓點水,鑽研不透,反而不如擁有一項專長的人受青睞。如果你專注於某一件事情,盡力地把它做到無可挑剔,那你可能比技能雖多但無專長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中,我們都會有著一些或大或小的目標,我們為了達到目標而不斷地努力著。在這條通往目標的路上可能是山花爛漫,也可能是荊棘叢生。但當我們前行在山花爛漫的路上,我們可能會被美麗的花兒所吸引,疏忽了趕路的時間或是淡忘了自己的目標。而荊棘叢生的前路,可能會讓我們失去信心,退縮不前。有很多能夠披荊斬棘的勇士,被爛漫的山花迷惑了雙眼,最終不能實現目標或者延遲了實現目標的時間。可見,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我們非常專注於自己的目標,用自己的勇氣和毅力,克服我們通往目標途中所遇到的種種挫折和誘惑!
一句箴言:專注於自己的專長,盡量把它做到無可挑剔。
別為小事煩惱
想克服由一些小事情所引起的困擾,我們常常能得到一個新的、令自己開心一點的看法。
我們許多人都能很勇敢地麵對生活裏那些大的危機、突發的事情,但有時卻被那些小事情搞得垂頭喪氣。
下麵這則戲劇性的故事可能會讓你產生許多思考。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摩爾。他講述了自己的一次難忘的經曆:
二戰期間,有一天,我和戰友所在的潛水艇被日本艦隊瞄上了。對方的火力很猛,硬拚肯定不行。為了保存實力,我們隻好把潛水艇降到了深處。為了保持絕對靜默,我們關了所有的電扇、整個冷卻係統和所有的發電機。
幾分鍾後,突然天崩地裂,幾枚深水炸彈在我們四周爆炸開來,我嚇得幾乎無法呼吸:“這回死定了。”電扇和冷卻係統都關閉之後,潛水艇內的溫度一下子升得很高,可是我怕得全身發抖。我的牙齒不停地打顫,不得不又多穿了件衣服。攻擊持續了15個小時之久,這15個小時的攻擊,感覺上就像持續了1 500年。過去的生活一一浮現在我眼前,我腦海裏閃現出了以前做過的許多錯事:我曾經為一些毫無理由的小事而擔心。我曾是一個銀行職員,曾經為工作時間太長、薪水太少、沒有升遷機會而發愁。我曾經因為我沒有辦法買房子,沒錢買部新車子,沒錢給我太太買漂亮的衣服而憂慮。我非常討厭老愛找我麻煩的老板。我還記得,每晚回到家的時候,我總是感到又累又難過,也常常跟我的太太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我甚至為自己額頭上因車禍留下的傷疤而陷入極度的憂慮。幾年前,那些讓人發愁的事在我看起來都是大事,但是和這生死攸關的15個小時比起來,這些事情又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就在那時候,我答應自己,如果我還有機會再看一眼太陽和星星的話,我永遠永遠不會再憂慮了,永遠不會!永遠也不會!在潛水艇裏麵那15個可怕的小時裏,我領悟到的,比我在大學念了四年書所學到的東西要多得何止千百倍。
哈伯德上將在環境惡劣的極地發現一個現象:他的手下能夠毫不埋怨地麵對危險而艱苦地工作,而有些人卻為一些瑣事而整天計較。哈伯德上將說:“我知道有好幾個同室的人彼此之間不講話,因為懷疑對方把東西亂放,占了他們自己的地方。我還知道,隊上有一個講究所謂空腹進食、細嚼慢咽的家夥,每口食物一定要嚼過28次才吞下去;而另外有一個人,一定要在大廳裏找到一個看不見這家夥的位子坐著,才能吃得下飯。”
“在南極的營地裏,”哈伯德上將說,“像這類的細小事情,都可能把最富有訓練經驗的人逼瘋。”
大家都知道在法律上的一條格言:“法律不會去管那些小事情。”一個人總不該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憂心忡忡,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上的平靜和快樂的話。
很多時候,要想克服由一些小事情所引起的困擾,隻需將你的注意力的重點轉移開來,給自己設定一個新的、能使你開心一點的看問題的角度與方法就可以了。這樣你會重新收獲生活的快樂。
一句箴言: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常宜放眼量。
清理雜亂的辦公桌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甚至可以主宰人生。
延續一些不好的舊習慣,會讓人成為生活的奴隸。往往正是我們不知不覺中養成的壞習慣,成為我們獲得幸福與事業成功的大敵。
為了獲得幸福和事業成功,我們應該堅決摒棄那些壞習慣,致力於好習慣的培養和完善。
一位著名公司的總裁說過:“那些桌上總是堆滿文件的人會發現,把桌上的雜物清理幹淨,隻保留與目前工作有關的物品會更有利於開展工作,也不易出錯,它還更會成為邁向高效率工作的關鍵。”
詩人波普說:“天堂的第一法則是秩序。”
在商界和生活中秩序也同樣應是第一法則。但實情卻並非如此,隻要我們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在很多人的辦公桌上老是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文件和資料,可對其中的有些文件一連幾周可能都不會瞧上一眼。一位報刊主編曾經很炫耀似的告訴同事,他的秘書有一天為他清理辦公桌的時候,竟意外地找到了兩年前失蹤的那台打字機。
如果辦公桌上亂七八糟地堆滿了各種信件、報告和備忘錄,這得會嚴重影響你的情緒和工作質量。更有甚者,一個時常擔憂萬事待辦卻沒時間辦理的人,不僅會覺得緊張和疲倦,還容易患上高血壓、心髒病和胃潰瘍之類的疾病。但是,如果能堅持做到像清理桌麵,隻關注目前要處理的工作的這樣簡單的方法,就能避免這一切的發生。
著名的精神病醫師威廉?薩德萊提到過一個病人,他就是用這個簡單方法避免了精神崩潰的。
這位患者是一家公司的主管,第一次去見薩德萊的時候,整個人充滿了緊張、焦慮的情緒,顯得煩躁不安。
這位病人向醫師訴說病情的時候,醫院打來了電話。薩德萊醫師絲毫沒有拖延,馬上做出了處理。掛上電話不久,電話鈴又響了,又是一件急事,頗費了醫師一番口舌來解釋。接著,有位同事進來詢問有關一位重病患者的事情。等處理完後,他向這位病人表示歉意時,這位病人卻精神愉快,臉上洋溢著一種十分理解似的輕鬆表情。
“不用道歉,醫師,”這位病人說道,“在這十分鍾裏,我終於清楚自己哪裏出毛病了。我得回去改變一下工作習慣……但是,在我臨走之前,能不能讓我參觀一下你的辦公桌?”薩德萊醫生拉開自己桌子的抽屜,這位病人看到裏麵除了一些辦公用具外,沒有任何東西。
“告訴我,你要處理的東西都放在什麼地方?”病人問。“全部處理了。”薩德萊回答。“
那麼,有待回複的信件呢?”“都回複過了。”薩德萊告訴他,“不積壓信件是我的習慣。
我一收到信,便交代秘書及時處理。”
六個星期之後,這位公司主管邀請薩德萊醫師到他的辦公室參觀。令薩德萊吃驚的是,他的情況大大有改觀。“六個星期之前,我有兩間辦公室,三張辦公桌,”這位主管說道,“有待處理的東西到處都堆滿了。跟你談過之後,我一回來就清理了整整一貨車的報告和舊文件。現在,我隻留下一張辦公桌,文件一來便及時處理,不會再有堆積如山的待辦事件讓我感到緊張煩憂了。最奇怪的是,我的緊張、焦慮和鬱悶已不治自愈了,我不再覺得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啦!”
一句箴言:習慣如果不是最好的主人,就是最壞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