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1982年的9月,這段時間以來未來強者公司一直再努力準備著《終結者》的前期,選角工作經過卡梅隆和諾蘭的努力已經全部敲定,而約翰正在和媒體聯係影片的開機儀式。
由於由一家不知名的電影公司製作,由一個初出茅廬的導演導,還有一個業界內毫無名氣的製片人製作,所以媒體的興趣不是很大,80年代的世界還沒有互聯網,所以根本無法從網絡上宣傳《終結者》,大家的信息渠道隻有電視,報紙,廣播等等這些傳統的媒體平台,約翰和負責公司公關的人員跑了很多電視,報紙,美國知名的報紙《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郵報》,知名的電視台,NB
ABC,CB
CN
FO等等他們都對與這條新聞表示沒什麼興趣,因為美國每天開拍的電影多得很,誰會在乎這麼一個毫不起眼的電影開怕儀式呢?就連一些小的娛樂報紙都沒有太大的興趣!
“找不到媒體參與,開機儀式會很尷尬的!”約翰無奈的對諾蘭說。
“這個我明白,可是我們這個團隊除了阿諾還有點名氣以外,其他的都是新人,媒體根本不會關心這樣一支無名小輩的團體隊有什麼可采訪的。”諾蘭說的不錯,其實就阿諾在1982年的時候名氣也不是很大,阿諾是奧地利人,他的第一部影片叫《大力神在紐約》,由恩師喬·韋德為其爭取的。影片的反映非常一般。影片中,由於施瓦辛格濃重的外國口音,所以電影中他的聲音是後來配進去的。這部片子主要用來展示他的肌肉(看名字就知道了)。由於是首次出演電影,施瓦辛格在本片中表演十分木訥。另外,在本片中,喬·韋德為施瓦辛格起了一個藝名:阿諾·斯壯(ArnoldStrong)。後來又陸續拍攝了五六部影片,反響很差。人們大都記住了他是一個肌肉發達的健美先生,至於表演,基本上是無語。但是好歹他也拍了幾個電影,其他人呢,都是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了,都可以說是路人甲和路人乙了。
諾蘭陷入了沉思。
“李,開機儀式真的很重要嗎?我看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媒體來,我們不如不搞了,因為最終還是要看影片的質量的。?”約翰說。
“夥計,影片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宣傳,再好的影片都不可能取得好的票房,因為觀眾不知道,就算你天賦異稟,別人根本不認可,那也是沒有用的,尤其是搞電影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在影片拍完以後,去找發行公司,讓他們負責宣傳。”
“這個當然可以,不過我更希望我們的電影從拍攝開始就受到媒體的關注,持續的關注很重要,到影片拍完以後在加力宣傳,在影片放映前達到最高,這樣的宣傳才算成功。我們必須要不斷的推銷自己。”
“你的這個觀點很獨到,可我們現在該怎麼做呢?”
諾蘭想到在自己生活的21世紀,電影放映前,製片公司都會搞出一些事端來吸引媒體的關注,也就是所謂的炒作。
“我們炒作一把怎麼樣?”
“炒作?”約翰有些迷茫的看著諾蘭。
“就是借助一些話題,引起別人的關注,讓別人知道我們這個團隊,正在幹什麼,說白了就是推銷自己,話題最好比較勁爆。”
“哦,這個我倒是頭一次聽說,但是會不會違法呢?”
“我們當然不能做違法的炒作,低俗無聊的也不行,那樣也許一時有用但對於公司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