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陽城(1 / 3)

hi大家好,我是明曳,你們都知道我是一個主持人,一個作家。但我從今天起就要永遠地離開太陽城,去黑暗中尋找另一個城市了。我知道你們很快會在媒體上看到這個消息,我也知道你們一定會驚訝異常,所以我在離開之前,我準備了這本書,為大家做一個交代。我的故事在很多人聽來可能過分荒誕,但如果你能受到鼓舞,跟我一樣踏上一條不同的路,那我一定會為你高興;但如果你不信,就全把它當個故事看吧。但請記住,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你們都知道我們的曆史吧,200年前,太陽係被外星人入侵,英雄的祖先與敵人同歸於盡;在太陽變成紅巨星吞噬掉地球之前,我們最後幸存的4萬人逃上了敵人的母艦,來到了他們的這顆實驗星球。這顆處在希星區的行星有著極度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大氣含氧量高,又有著健壯的生態係統;隻是這顆星球沒有陽光,對的,我們都知道,這裏沒有太陽,這裏沒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不僅如此,這裏也沒有恒星,沒有地磁,我們來到了一個完全沒有參照物可以導航的黑暗星球。然而幸運的是,母艦把我們帶到了這個巨大實驗室的一處控製中心——一個有外星人光源的地方。二百年來,我們圍繞這個中心生存繁衍、不斷建造,有了現在我們居住的城市——太陽城。什麼?這裏為什麼叫太陽城?那倒不是因為這裏真的有太陽,是150年前,幾個偉大的工程師建造出了我們頭頂上的巨大的穹頂,它在白天向我們展示太陽東升西落,夜晚模擬皓月星辰,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曾經世代繁衍的地球家園。二百年來我們人類從未大規模地深入過離太陽城太遠的地方。好了,我想這些你在曆史課本上一定都讀到過,我就不囉嗦了。我們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五年前我做了太陽電視台的主持人,主持大家都熟悉的節目《黑夜求生》。每期節目我們都會邀請一位社會名流與我一起來到一個太陽城附近、但完全沒有光源的地點生存一周,體驗我們的祖輩來到這個星球時最真實的生活。但兩年前的我離開了節目,開始主持一檔對尋光者訪談的自媒體播客。外界一致以為我是因為節目拍攝內容造假被曝光而離開了電台。對我的離職評價聲褒貶不一,有人說我是死不了的小強,離開了節目我也能做得風生水起;也有人說因為這檔節目我名聲臭了,就隻能做主流媒體很少觸及的尋光訪談來博人眼球。其實大家都隻猜對了一半,兩年前的爆料是我離開《黑夜求生》的一個契機,但在此之前我已經準備離開,後來大家聽到的一部分對尋光者的訪談,其實都是在我離開《求生》之前記錄的。

讓我做出這個改變的是兩年多以前的一期節目,我相信那期節目大家印象深刻,因為那次節目中隻有我跟史提夫兩位手忙腳亂地操控機器,所有攝製組人員都不在身邊。網絡上還流傳著各種段子,說節目組為了節約成本連攝像都省了。但其實那一次讓攝製組離開是史提夫的主義。“我是個神,不是精病。我是史提夫”,我記得史提夫來到節目組的第一天向導演報告,這個傲慢的大叔開起玩笑來都讓人覺得他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我們在白石拍完第一天的鏡頭準備收工,開始搭建帳篷,但史提夫若有所思地走向導演,目光堅定,神態冷靜,他經過我身邊的時候我感到了一陣壓迫。“我提議,我明曳真的在白石野外生存一周,所有器械留給我們,攝製組就此離開。”所有人都愣住了,我心想,”瘋了吧大叔,幹嘛拉上我?沒有攝製組我們遇到危險怎麼辦?黑暗的野外有什麼危險我們一無所知,您還是放了我吧“。預料到節目組會很驚異,史大叔刻意停了一停,盯視了一圈節目組成員的眼睛,馬上接著說“如果不同意,我們的拍攝就此作罷“。史提夫在商界以大膽著稱,他曾經想要用光源從太陽城向一個方向一直鋪下去,讓人類可以深入更遠的黑暗中探索;但因為製造光源耗資巨大,他的計劃就此作罷;他還提出重建外星母艦、深探控製中心地下能源等,但或是因為導航技術不成熟,或是因為危及太陽城唯一的能源,這些計劃都擱淺了。而近幾年他發起了”重走尋光路“的活動,想要繼續穹頂建立之前先輩們在黑暗中探尋其他控製中心的壯舉。但二百年來從沒有人發現過周邊有其他的光源,我們又有太陽城這麼舒適的家園,主流聲音普遍認為這不過是史提夫又一個不切實際的空想罷了。但他畢竟是史提夫,憑自己偏執的人格魅力,他還是吸引到了一大批不甘心活在一個小世界裏的叛逆青年,這些人也就是我們後來知道的”尋光者“。史大叔提出這樣的建議本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沒想到他會拿退出拍攝作要挾,我後來才知道,他這麼做是有目的的。當時攝製組導演當然不同意史先生的提議,但史提夫的話堅決不容置疑,又權勢正盛,導演磨不過,隻能對我說“小明,既然史先生提出來了,那你就好好完成這次拍攝。節目的收視率就靠你的努力了!”。一陣不滿立刻衝上我的頭,雖然我不在乎丟掉這份工作,但在電視台我風頭正盛,我不想因為害怕在黑暗中生活一周而被打上膽小的標簽,於是就平靜地回了一句“好”。在接下來的兩天,鏡頭前的我情緒高漲,對探險充滿熱忱,鏡頭後的我對史提夫不冷不熱,隻希望這一周趕快結束。這樣的情緒一直持續到第三天傍晚,那天傍晚,史提夫跟我講了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