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每一個路人都是我們的親人(3)(3 / 3)

“無鎖鏈”鎖住諾貝爾和平獎

她從沒想過自己的人生會這樣精彩,1979年出生於也門南部城市塔伊茲的她,剛出世不久就染上了重病,但是父親對她的病不管不顧,因為在這個古老的國度裏,女人的基本人權和地位極其低下。

最後還是在一位伊斯蘭傳教士的幫助下,她在醫院裏住了一個月,才得以轉危為安。

六歲,父親讓她和鄰居去外地拾荒,但她據理力爭要求去讀書,爭執了一個月,父親隻好讓步,但提出生活交通費由她自己解決,但這難不倒膽大心細的她。

那個時候,學校的女生並不多,還經常受到別人的歧視,她非常同情她們,不僅用自己賺來的錢幫助她們,還號召她們一起為之抗爭。那時候,年紀輕輕的她就在想,為什麼同是安拉的子女,男人和女人的權利就相差那麼大,而本該提倡男女平等的政府又為什麼對此視而不見呢?

也正因為這樣,她的心裏種下了一個願望,那就是為廣大的女性同胞尋求民主和自由。

她還經常做父親的工作,她說:“夫妻之間應該互敬互愛,共享幸福,尊重妻子,孝敬父母。”她告訴母親:“男人和女人本是同根生,他們都具有同樣的人性,享有同樣的人權,不存在男人或女人誰更加高貴。”在她長期的勸導下,父親也漸漸改變了原本藐視女性的態度,甚至還一度做起了家務。

從讀大學開始,她就是學校的名人,大一的時候,她就競選學生會主席,向那些醜陋的不平等的製度挑戰,最終她成功獲選,並迅速成為了校園政治中的風雲人物。當她意識到穆斯林婦女最緊迫的問題,不在性別之中,而是政治和經濟發展,於是她成立了“自由”協會,她的口號是,“求學和選舉是每個男女穆斯林的天職”。在她的領導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團結在她的周圍,一起為也門的民主自由而奮鬥。

而此時,她的父親在現任總統阿裏·阿卜杜拉·薩利赫政府內出任部長,但父親並沒有約束她的行為,反而鼓勵她放開手腳大幹一場。2005年她創建了無鎖鏈女記者這個人權組織,以促進也門的人權進步,尤其是爭取自由表達和民主權利。2007年開始,每個星期二她都會到位於國家首都的薩那大學門前進行抗議。曾經有人找到她,慫恿她用暴力的手段攻擊當局,但被她拒絕了,她主張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暴政。

因為威脅到當局的統治,她曾經七次被捕入獄,被媒體稱為曆史上最具反抗精神的示威女性之一。2011年也門政局動蕩,總統薩利赫與反對派的紛爭以致衝突越演越烈。她便進入反對派陣營,參加示威,她說:“現在的政府正在迷失方向,我們有責任站出來,為也門的明天而奮鬥。”

2011年10月7日,阿拉伯女性的曆史展開了新的一頁,有了第一位女諾貝爾和平獎,也是曆屆和平獎最年輕的得主,這一頁是由她——塔瓦庫·卡曼來書寫的。得知這一消息的也門老百姓們紛紛感慨地說:卡曼有一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心,她是一位由愛心造就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我們相信一個心中有愛、有自由、有民主的人才會得到安拉的真正眷顧。

熊貓快餐的經營智慧

程正昌是揚州人,十八歲時遠渡太平洋,到美國來念大學,二十四歲時,他靠著借的六萬美元,準備開家中餐館。經過認真考察,程正昌發現有兩個地址可以考慮,一個是在市中心,但那裏餐廳林立,一個是在靠郊區的街道,整條街道都沒一家餐館。

在美國,中餐館有三萬家左右,約占美國餐飲業網點數的4%,但大都僅限於華人地區,很少有能融入美國當地人的生活中的,程正昌立誌做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經過慎重考慮,他的第一家餐館開在了市中心最繁華的地帶,兩邊都是西方餐館。

程正昌給自己的店取名“聚豐園”。店堂的裝修是傳統的中式風格,店內輕輕回蕩的卻是美國的流行音樂。中西合璧成了這條街上一道奇特的風景。

但讓人出乎意料的是,程正昌並沒有和其他西餐館展開價格競爭,相反,他利用本科所學的管理知識幫助其他店主做好營銷與管理工作。很多人為此不解,程正昌卻有自己的打算,他經常對朋友所說的一句話是:“如果他們的生意火了,來的客人自然就多了,吃膩了西餐之後,來我這裏吃中餐不就是最好的選擇麼,這就是合作產生的連帶效用,換句話說就是予人有利,自己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