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詩人的花園 (4)(3 / 3)

風信子,這一天地間花的小精靈,或許,它平庸,它並不那麼惹人眼,但,它向往平凡而不平庸的生活。這,是它本該遵循的生活步調。它不會同牡丹爭豔,不會同菊花爭逸,不會同世間萬物相爭。平凡,而又不那麼刻意,為自己活著,那麼自然,那麼真切,那麼瀟灑。

初秋

幾經坎坷,幾經波折,無數次的尋覓之後,終於迎來了這場秋季小雨。初秋的天,變幻無常,就像小孩子般,適才晴空萬裏,一會兒卻又陰雲聚集,是啊,小孩子是無憂無愁的,怎奈天氣竟也會如此多愁善感,凸顯與眾不同?青絲變為華發,滾滾東水前,靜靜地站著,久久,酹去逝去的韶華吧!

從無邊無際的大海滾滾而來,時而宏大,時而渺小,將身軀巧妙地遮擋起來,乘人不備時,不期而至,給即將收獲的大地一絲雨露的滋潤。來時,安靜,走時,輕快。不留下一個腳印,卻留下一道彎彎的虹。

久久地凝視這滿積雨水的院落,中心凹陷,使它形成了一個小潭。“觴滿,久積淚的濁。”人生浮遊宛若夢幻泡影,又怎會體知這靜寂的深沉呢?廣袤的大地,鑲嵌一顆水晶石,遠望近觀,水中,或許還會出現一個似熟悉似陌生的你。

生活,時光,生命,江水。

光陰交織著每一個角落,使得生活變成了一塊記憶的琥珀。數十載光陰轉身之後,當驀然回首的那一刻,才會驚奇地發現,真實,原來可以保存下來。琥珀裏所塵封的實物,恰是你的記憶。

幾近初秋,雨水,衝刷了夢來過的痕跡,帶走了蟬聲的聒噪。翻新了每個,秋葉飄落時的心情。

一波碧潭迎初秋。

追憶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範仲淹《蘇幕遮》

習慣在每個炊煙繚繞的早晨,乘著那和煦的微風,依靠在陽台上,仔細欣賞那似真似幻的朝陽,時而白色,時而紅色,令人好生敬畏。旁邊,是襯托它的朵朵白雲,在天空中,飄得那麼悠然,那麼安閑。

忙碌了整整一個上午,來打掃淩亂的房間。看著那一排排整齊的桌凳與碗筷。輕輕揮下額頭的汗滴,手上還留下它的痕跡。它調皮地跳到了掛曆上,猶如鮮血墜地,散成了一朵花。

累了,坐下來,倒上一杯龍井茶,慢慢品味,展開的茶葉在杯中打著旋兒,一圈一圈地轉著。窗外的影子晃動,是梧桐樹偶爾的搖擺。一切,都那麼寧靜,那麼安然。

心境,隨著雙眸看到的景物,而不斷變化。手中的筆,隨著思緒的遷移,而時起時落。

漸漸地,眼中的景物開始變得模糊,清晰的世界不再清晰,間隔了水幕;而我,卻放開此時的心扉,任憑它自由飛飄,飄回那已逝去的時光中。一切,其實還是那麼清晰。在腦海中,仿佛所有都回到了從前,那些往事,記憶猶新,一幕幕,都那麼真切地刻在了成長的心跡裏,所有的快樂,都那麼令人向往。然而,就當我要伸手去觸摸時,卻什麼都沒有了。我又回到了現實世界中,兩隻頑皮的小貓打鬧著,天空仍明朗著,不過,它們卻沒有人複雜的心緒。慢慢地,視野又清晰了起來,一切,都不過是一場真實的夢,已經不再可能回來,留下來的,隻有回憶,隻有回憶。

時光,不等候停滯不前的人。它就是那麼殘酷,那麼無情。它最多隻會給你些許無聲的回憶,像一張張字畫的碎片,任憑時間再細膩,卻再也拚湊不完整,永遠藏在心底,刺得人心痛。

鳳棲梧桐,秋蟬鳴娟

聽父親說,鳳凰是棲息在梧桐樹上的,或許,這也是父親在並不寬裕的小院栽種梧桐的緣故吧。

立秋節氣已然溜走,就像手中捧著的細沙,越想挽留,它卻走得越發匆忙。又一季秋涼,前段時間雨落也稍有些時日,現在,應是天晴了吧。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嬋娟望月寄情愫情思,望秋水,輕聲呼喚,燕雀不舍,離去時望巢而歌,繞巢多匝,空落落,隻剩蟬蟲死死地憋著聲響長鳴。夜在眼眸裏飄零,揮灑著千年離人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