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沒有材料的自傳(24)(1 / 3)

我一直在想,這是多麼荒謬的事情,即便現實的實質隻是一連串的感覺,還是存在像商業、工業、社會和家庭關係這樣單純的複雜事物,而諷刺的是,從心靈對真理觀的內在態度來看,這又是多麼令人費解。

我們所在的世界經曆了一個半世紀的棄權和暴力——上等人的棄權和下等人的暴力,而這便是他們的勝利。

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在行動中還是在思想上,沒有一種上層的品質能自我維護。

貴族精神的影響力坍塌,造成一種對藝術的無情和冷漠氛圍,以至於精妙情感失去了它的避難所。對一個靈魂來說,接觸生活變得更痛苦,一切努力變的更艱難,因為付諸努力的外部環境總是越來越惡劣。

古典理想的坍塌使所有人都成為潛在的藝術家,進而成為糟糕的藝術家。當藝術依存於穩定的構造和對規則的小心遵守時,就鮮有人去嚐試成為藝術家,也極少有人能出類拔萃,雖然這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還是很不錯的。而當藝術不是被當做創作來理解,而僅僅是成為對感覺的表達,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藝術家,因為每個人都有感覺。

棄絕

我在外部世界拒絕與人合作,除了其他方麵,這還導致了一種奇怪的心理現象。

完全棄絕行動,對物質不感興趣,這使我能夠帶著一種絕對的客觀性去看外部世界。由於我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或者說我認為一切都不會變化,我不會去改變它。

因此,我能夠……

浪漫主義和現代民主政治

十八世紀中期開始,一場可怕的疾病逐漸席卷了整個人類文明。十七世紀,連年受挫的基督教宏偉藍圖和五個世紀以來不斷被延遲的異教徒願望(天主教淪為基督教,文藝複興淪為異教,宗教改革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曾經的所有夢想的殘骸,毫無價值的成就,生活過於淒慘以致無法與人分享的悲傷,以及他人的生活過於淒慘以致我們不想去分享——所有這一切毒害著我們的心靈。人類的思想充斥著對一切行動的懼怕,這隻在令人鄙夷的社會才受到鄙夷。更高等的心靈活動失去活力,唯有它的根基,即更多的機理功能仍處在活躍活動中。前者處於停滯,後者則開始統治世界。

於是出現了低等思想要素構成的文學和藝術——浪漫主義。隨之產生的,是由低等行為要素構成的社會生活——現代民主政治。

生來就被統治的靈魂沒有追索權,唯有自律。生來(被)創造的靈魂,在這個創造力日漸式微的社會,除了夢裏的社會世界和靈魂的貧乏內省,沒有別的辦法塑造自己的意誌。

我們對失敗的偉人和活出自我本色的小人物都冠以“浪漫主義”之名。然而,這兩者的唯一相似之處就在於他們顯露出來的多愁善感。前者表現出一種充分利用智力的無能,而後者則表現出一種智力的貧乏。夏多布裏昂、雨果、維尼和米什萊都是同一時代的人物。但是,夏多布裏昂是一個被削弱了的偉大靈魂,雨果是一個被時代追捧的渺小靈魂,維尼是一個不得不逃離現實的天才,被迫做有稟賦的男人的女人。他們的鼻祖讓·雅克·盧梭,則同時具有兩種傾向。他在同等程度上具有創造者的智力和奴隸的感性。他的社會感性感染了他的理論,而他的智力隻不過清晰闡釋了這些理論。他的智力僅僅用於歎惋與感性共存的這種悲劇。

盧梭是一個現代人,但比任何現代人都更徹底。他從導致他失敗的弱點中萃取了——他和我們一樣悲哀!——獲得成功的力量。他的一半走向成功,然而,當他走進城市,在他的勝利旌旗底部可以讀到“挫敗”這個詞。而他的另一半停滯不前,無法去征戰。他的正當內在命運中,存在著皇冠和王權,一個統治者的威嚴和一個征服者的榮光。

藝術來自創造

縱然我想要創造……

唯一真正的藝術來自於創造。但是,現代社會環境使得人類精神不可能產生創造性。

這便是為什麼科學發展的原因。如今,機器是唯一的創造物,數學證明是唯一具有邏輯鏈的參數。

創造性需要支撐物,需要現實的支撐。

藝術是一門科學……

它遭受著韻律的侵襲。

我無法閱讀,因為我吹毛求疵的感覺隻會看到事物的瑕疵、缺點和能夠被改進的可能性。我無法做夢,因為我的夢過於生動形象,當我拿它們與現實做比較,很快便發現它們不真實,從而沒有價值。我無法去天真地注視人和事,因為我無法抑製自己進一步深入了解的渴望,如果沒有這種渴望,我的興趣也就不複存在,它要麼死於自己之手,要麼自生自滅。形而上學的推測無法令我感到滿意,因為我很清楚(憑著自己的經驗),一切體係都是可防護的,都存在理性的可能。若要欣賞建構體係下的理性藝術,我將不得不忘掉形而上學思辨追求真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