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祖業最正宗的根據地所在,便是這與老墳距離最近的老荒地村了。村中的耿力賢一家,屬於老舉人的第五代傳人中的大門頭,由於其名下人丁興旺,兒孫眾多,又是村裏年歲最大的長輩,自然就成了耿家族門中的掌門人。隻是隨著家門凝聚力的消亡,人口的四散飄零,土地被外姓人一點點所分化,以及國家****,土匪橫生,幹旱連年的影響下,耿力賢這掌門人的角色也中道衰落,慢慢成為耿姓家人眼裏的一個符號了。
耿力賢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身體的衰弱,慢慢也談忘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把心思和精力全都用在了屬於自家名下的家務之上。這時屬於耿力賢名下的,不過是在老荒地南麵的三架山地,除了自留的一部分外,全都分到了幾個兒子名下。這些山地有的是自家人手種著,有的租給了一些佃戶耕種,還有的因為幹旱,完全撂荒在那裏。正因為如此,耿家雖然沒落了,家中還有著多年的老家底,較一般的人家,還是多有著一份寬裕。
山地是靠天雨長莊稼,有地無雨自然就無收成,幾年幹旱下來,好些佃農家斷了米糧,耿家也虛脫了不少財力。這時的耿力賢老倆口年事已高,家中八個兒女都已經婚嫁。大兒叫耿福天,娶妻老荒地前溝白家的女子,生有兩女,卻都沒活過八歲就夭折了,夫婦二人就一直跟老爹老媽住在祖傳的大院裏;老二耿福地性子剛硬,脾氣暴躁,娶妻二道堡候家,生育了四兒兩女,夭折了兩個,長子耿光德已經娶了媳婦,次子耿光亮剛剛十五歲,兩個女兒一大一小都沒出閣。三兒耿福水是個秀才出身,娶妻三道堡喬家,膝下有一兒三女。因他學業無成,更沒能求得功名,成家後到老荒地上一級政府所在地的哈鎮上,當了一家私塾的教書先生。四兒耿福山,小時候沒念幾天書,就回家下地受苦了。他是個不愛說話的人,生得方方正正,結結實實,娶妻四道梁仇家的女子,育有五兒三女,都活得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老五耿福誌,隻活到了十三歲頭上,就因出天花死了。最小的老六耿福川,個頭高高大大,眉眼也挺英俊,雖說長條臉有點偏瘦,可身架還是有幾分魁梧。老倆口還有兩個女兒,都嫁在了老荒地周邊地區,家境都還不錯。
耿福川是家中老小,從小到大,苦沒多受,事沒少經,練出一張愛虛言的好嘴頭,和樂天知命,隨遇而安的省事人性。這樣一個人,由於耿家的曆史傳承和家業情況,他剛過十八歲時,家裏就給娶了一房媳婦。兩年之後,媳婦卻一直癟著肚皮,沒有一點懷孕的跡象。耿家上上下下都很掛心,先是請了老中醫上門診治,配了許多的中藥,海量地讓媳婦往進吃,卻不見效果。本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耿福川休了自己的女人。那女人含愧而去,另嫁他人,很快就懷胎生子了,消息反饋到了耿家,問題就集中在了耿福川的身上。經幾位醫生檢查,認為他雖有功能,**卻在體內逆射,自然不會讓女人生育了。毛病屬於生理性的,在當時的山區,醫學尚不能治,加上紙裏包不住火,耿福川不能讓女人懷孕生崽的毛病傳得好多人家都知道了,那些個原本還熱心為媒的人都回避他的這樁事情。這樣一來,耿家雖有家資,耿福川婚姻還是給晾在了幹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