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必不可免的事,輕鬆地去承受。”這句話是在耶穌基督出生前399年說的。然而在今天這個充滿憂慮的世界,人們比以往更需要這句話:“對必不可免的事,輕鬆地去承受吧。”
改變憂慮的習慣的第四條規則: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讓憂慮“到此為止”
你是否想知道如何在華爾街賺錢?當然,恐怕至少有100萬人想知道這一點。如果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本書恐怕就要賣一萬美元一本了。不過,這裏卻有一個很好的想法,而且很多成功的人都加以應用。講這個故事的人叫查爾斯·羅伯茨,他是一位投資顧問。
“我剛從得克薩斯州來到紐約的時候,身上隻有兩萬美元,是我朋友托付我到股票市場上來投資用的。我原以為,我對股票市場懂得很多,可是後來我賠得分文不剩。不錯!在某些生意上我賺了幾筆,可結果全部都賠光了。
“如果我隻把自己的錢都賠光了,我倒不會怎麼在乎。可是我認為把我朋友們的錢賠光了,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雖然他們都有足夠的錢。在我們的投資出現這種不幸的結果之後,我實在是很害怕再見到他們,但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對這件事情不僅看得很開,而且還樂觀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我開始仔細研究我所犯過的錯誤。之後我下定決心,在我再度進入股票市場以前,一定要先弄明白股票市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我找到一位最成功的預測專家波頓·卡瑟斯,和他交上了朋友。我相信我從他那裏能學到很多東西,因為他多年以來一直是個非常成功的人,我知道能做出這樣一番事業的人,不可能全靠機遇和運氣。
“他先問了我幾個問題,問我以前是怎麼做的。然後告訴我一個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則。他說:‘我在市場上所買的每一宗股票。都有一個到此為止、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比方說,我買的是每股50美元的股票,我馬上規定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是45美元。’這也就是說,萬一股票跌價,跌到比買進價低5美元的時候,就立刻賣出去。這樣就可以把損失隻限定在5美元。
“‘如果你當初買得很聰明的話,’這位大師繼續說道,‘你的賺頭可能平均在10美元、25美元,甚至是50美元。因此,在把你的損失限定在5美元以後,即使你半數以上的判斷錯誤,也能讓你賺很多的錢。’
“我很快就學會了這一辦法,從此便一直使用,這個辦法替我的顧客和我挽回了不知幾千幾萬塊錢。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這所謂‘到此為止’的底限原則,也可以用於股票市場之外的地方。我開始在財務以外的憂慮問題上,給自己也訂下‘到此為止’的界限,我在每一種煩惱和不快的事情上,都加了一個‘到此為止’的限製,結果真是太妙了。
“舉個例子吧:我經常和一個很不守時的朋友共進午餐。他以前總是在我的午餐時間過去大半後才趕來。而現在我告訴他說:以後等你‘到此為止’的限製是10分鍾,要是你在10分鍾以後才趕到,那我們的午餐就算告吹——你來也找不到我了。”
我真希望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我就學會了將這種“到此為止”的限製用在我的每一個方麵——我的缺乏耐心、我的脾氣、我的自我適應的欲望、我的悔恨以及所有精神與情感的壓力上。為什麼我以前沒有想到要抓住每一個可能會摧毀我思想平靜的情況呢?為什麼不會對自己說:“這件事情隻值得擔這麼一點點心——沒必要去操更多的心……”
不過,我至少覺得自己在一件事上做得還不差,而且那是一次很嚴重的情況——是我生命中的一次危機——當時我幾乎眼看著我的夢想、我對未來的計劃,以及多年來的工作付諸流水。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在我30歲剛出頭的時候,我決定終生以寫小說為職業,想做個弗蘭克·瑞斯洛、傑克·倫敦或哈代第二。當時我充滿了信心,在歐洲住了兩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那段日子裏,用美元在歐洲生活,開銷算是很小的。我在那兒過了兩年,從事我的創作。
我把那本書題名為《大風雪》,這個題目取得實在太好了,因為所有出版家對它的態度都冷得像呼嘯而刮的大風雪一樣。當經紀人告訴我這部作品不值一文,說我沒有寫小說的天分和才能的時候,我的心跳幾乎停止了。
我茫然失措地離開他的辦公室,哪怕他當時用棍子當頭敲我,也不會讓我更感到吃驚,我簡直是呆住了。我發現自己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必須作出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我該怎麼辦呢?我該往哪一個方向轉呢?幾個星期以後,我才從茫然中醒來。
在當時,我從來沒有聽過“給你的憂慮訂下‘到此為止’的限製”的說法,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所做的正是這件事。我把費盡心血寫那部小說的兩年時間看作是一次可貴的經曆,然後從那裏繼續前進。我回到組織和教授成人教育班的老本行,有空的時候寫一些傳記和非小說類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