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恐怕還得從頭說起,從與東方大葦鶯至死也“糾纏不清”的大杜鵑說起。
大杜鵑與東方大葦鶯同屬生物鏈條中的一環, 因此,大杜鵑的孵化時間與東方大葦鶯相近。大杜鵑蛋的顏色、斑點、大小,與東方大葦鶯幾乎亂真。於是,大杜鵑眼珠兒一轉,計上心來,想出了偷梁換柱、狸貓換太子的把戲。
春天, 當我們看到大杜鵑在蘆蕩之上匆匆地飛來飛去,或者站在電線杆上四處張望的時候,別以為它們是在沒心沒肺地玩兒。其實,大杜鵑是在仔細觀察東方大葦鶯的巢呢,看看裏麵的情況如何,它老人家什麼時候產卵呀,什麼時候孵化呀。這些對於大杜鵑來說,都是 “產前”必修課。
用東北話說:大杜鵑真不是“正經過日子”的鳥兒, 它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巢!可是,孵化怎麼辦呢?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借窩生蛋。
當雌大杜鵑快要產蛋的時候,它更是特別關注東方大葦鶯產蛋的數量。隻有當東方大葦鶯產1-5枚蛋的時候,窺視已久的大杜鵑才能趁著東方大葦鶯離開的間隙,把自己的蛋產在它的巢裏。
“糊塗蟲”東方大葦鶯哪裏知道內情,它辛辛苦苦地孵啊孵、孵啊孵,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豈能料到,最先出殼的竟然是大杜鵑幼雛!
大杜鵑的孵化期要比東方大葦鶯早兩三天。大杜鵑幼雛出殼後,需要五六天才能睜開眼睛。不過,這個身材瘦小、全身還沒長出一根毛的小東西,在出生幾個小時之後、就能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
首先,大杜鵑幼雛拚命地叫, “能叫、能鬧的孩子有奶吃”嘛。這樣,它便可以得到更多的食物,使自己長得更快。然後,它會做出令人驚歎的“壯舉”―趁著大鳥外出捕食的工夫,大杜鵑幼雛使出吃奶的力氣―就算它吃奶吧―本能地把巢裏東方大葦鶯的蛋, 用後背一個一個拱到巢的外麵去,最後,巢裏就剩下它自己了!
可憐的東方大葦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兒女慘遭殺害,依然風裏來、雨裏去,將辛辛苦苦覓得的食物,一口口都喂給大杜鵑幼雛了!
“吃獨食兒”的大杜鵑幼雛越長越大,最後,連巢都無法容納它肥壯的身體了,它就幹脆把巢踩在腳下,張著血盆大口,每天,每天,依然等著筋疲力盡的東方大葦鶯送回食物。東方大葦鶯真是太認真負責了,即使大杜鵑幼雛比東方大葦鶯的身體大幾倍了,它們還在不停地追著、東方大葦鶯雄鳥用叫聲吸引雌鳥。
黑眉葦鶯的數量極少, 多依核於婉轉、動聽的叫聲才能發現它。東方大葦鶯是葦田中種群數量最大的鳥類。攆著,喂食給“它的孩子”吃。
而大杜鵑呢,躲在暗處偷偷地看著這些場景,喜不自禁。
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大杜鵑幼雛的羽毛漸漸豐滿起來。這時,大杜鵑便用獨特的叫聲喚它們回歸。大杜鵑幼雛聽出那聲音,知道是親媽媽在呼喚自己,於是,拍拍翅膀(順便拍拍屁股)飛走了。
等到東方大葦鶯如夢方醒之時,悔之晚矣!
在葦田中,我們常常看見一兩隻東方大葦鶯在憤怒地吱吱叫著,追趕著體型比自己大三四倍的大杜鵑:一個玩兒命地追,一個沒命地跑―總之,兩種鳥兒好像都不要命了!不知詳情的人還以為“小不點兒”東方大葦鶯也太勇猛、太霜道了吧!連那麼大體格的大杜鵑也敢較量。反過來說:大杜鵑呀,你也太熊蛋包了,還怕那麼個小東西?!
孰不知:雖沒有“奪妻”之仇,卻明明有著“殺子”之恨!這口惡氣,任誰也不能白白地輕易就咽下!大杜鵑呢, 自知理虧,隻有望風而逃的份兒了。
因此,每次看到大杜鵑的時候,我發現它們總是急三火四地扇動著翅膀的背影兒―看來,這輩子欠誰的, 日子都過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