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絕的燃燒與安靜的行走(作家素描)
作家人氣榜
作者:張豔梅
四月芳菲,亦如倒影,亦如夢境。一個人,要認識多久,才可以說懂得?一條路,要走多遠,才可以抵達生命的彼岸?那些怒放的鮮花與枯瑟的野草,是孤獨的季節之旅,還是生死輪回的不離不棄?這個世界,要經曆多少風雨,才能領悟每一粒沙與上帝之心的距離?每天醒來,人世依舊擾攘,不曾滄海桑田,多少寫作者提筆寫下憤怒的詩句,又有多少人把書齋想象為靜默的城池?
活著,在這個汙泥濁水的時代,更像一次生命的冒險。常聽陳應鬆說起,神農架的山水草木拯救了他。我也曾比較他與祥夫,一個似崇山峻嶺起伏連綿,一個若清溪溫潤靜水流深。一直喜歡帕斯那首《朦朧中所見的生活》:在人生的黑夜裏,嶙嶙的白骨便是閃電。世界,你一片昏暗,而生活本身就是閃電。讀陳應鬆的文字,仿佛穿越漫長的灰暗隧道,壓抑裏有著火山一樣的溫度,那麼孤絕的燃燒,亮烈而又恒久。他不曾原諒所有的罪惡,那顆獨自憂傷的心,又渴望撫慰所有受傷的弱者。
偶爾,看到他貼在博客上的照片,常感慨於他臉上的笑容燦爛,塵世涼薄,這份燦爛給走在危欄上的生者以回眸的信賴;也曾感慨於他眼神的清澈倔強,所有昏睡時代的清醒者,目睹身邊的銅牆鐵壁,無不如臨深淵。曆史,還有生活,人心,還有大自然,有多少隱秘的未知之境,寫下來,需要勇氣,寫下去,需要更多的勇氣。好多鏡頭裏,陳應鬆舉兩手向天,背後或是波濤洶湧的大海,或是一望無際的原野。他的內心,藏著怎樣躍動的激情,那些深淵中的焦慮,與蔚藍深邃的天空,構成了兩種對立的色調,就如萬籟無聲的照片,卻聽得到一種略帶壓抑的呼喊。
花香彌漫的心靈世界
為陳應鬆命名,並不容易。他是大自然的赤子,亦是大地的守護神;是理性的思想者,也是特立獨行的詩人。有時候,他淘氣得像孩童,在原野上追風逐蝶;有時候,他滄桑得心在天山身老滄州。一片碎瓦,一塊舊瓷,一個樹樁,一株野草,他都滿懷好奇反複觸摸,追問,靜坐,諦聽,那些曆史年輪中的細微呼吸,那些生命旅程的屐痕處處,如同奇妙的華彩樂章,他沉醉其中流連忘返。海明威說,這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而奮鬥。陳應鬆,遊蕩在城市邊緣,行走在鄉村深處。詩意棲居,對於久居都市的人們,隻是一個遙遠的夢想。陳應鬆踏著梭羅的腳步,跟隨荷爾德林的詩句,觀察大地上那些微小的事物,探究世界內心的秘密,以孩子一樣的純真,注視著季節流轉,收藏了萬籟之音。他對植物有特殊的感情,曾經發給我所有常見野草的圖片和文字說明。我自幼喜歡踏山涉水,那些記憶中的綠野仙蹤,鋪展成喧嘩都市的璀璨夜空,每每讀他的文字,都會情不自禁驚歎於那卓異的才情。陳應鬆有著山川之心,抑或水墨之心。在他筆下,山河奇偉,泥土綿厚。蒼茫壯闊的文字裏,不僅有神農架驚心動魄的故事,峭崛瑰偉的自然景物,還有驚濤拍岸的生命體驗,土地歎息,長河奔流,他那自由而從容的靈魂,在大地上安靜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