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從原點開始(點評)(1 / 1)

新生,從原點開始(點評)

新人自薦

作者:張頤雯

小說開始,主人公畢業後被分配回鄉村小學校教書。在大山深處,他感到了山的沉悶和閉塞,他認定,這裏不是他想待的地方,隻有遠方,才能實現他的理想,找到他的未來。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羅有為做夢都想走出大山,長期困在這麼個山溝溝裏終究不是個事。沒出息,是辛辛苦苦跑出去又回到原點的沒出息。”這是整篇小說所有故事的起因。

這也是幾十年來,或者是從更遙遠的過去開始,我們就有的認識:像小說中主人公開篇所想的一樣,此地的生活是“沒出息”的,我們應該走出去,改變自己,也改變世界。這樣的想法成為生活的主流,似乎已是當今中國人應該的和必須的命運。

接下來,作者對主人公怎樣走出去,怎樣努力改變生活進行了細致的、近於精確的描述。他在城市裏各種關係中的掙紮,在成功同學麵前的局促,平淡卻崎嶇的情感道路,在婚姻中的各種隱忍和妥協,還有他嚐試著開拓新生活的決絕。這一部分在小說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支撐著小說的大部分細節,也是小說的主幹和最精彩的內容。作者細膩的、深情的筆觸寫出了主人公在外麵世界經曆的種種,而在主人公的內心深處,這一切帶來了什麼?作者沒有用明確清晰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我們分明知道了一些什麼,各種辛酸、矛盾,各種無可奈何,這個外麵的世界都已經向他作出了充分的展示。這所有努力的過程中,他的生活境遇起起落落,最終卻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各種各樣的人離開家園,走到外麵,他們經曆困境,經曆不幸和挫折,同時也經曆快樂和成功。然後,在很多小說中,這些出走的人或者因為成功而變成另一個人,一個終於被社會認同了的成功者,或者失敗而走向各種幻滅,這是社會巨變時代最常見的故事。小說作者來自富裕平靜的南方小城,第一篇小說卻已經用自己的方式把握現實,熟練地表達出如此沉重的經曆和體驗,這故事中應該也融入了不少他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曆程。

主人公從在外麵備受壓抑的生活中回到鄉村後,他的感覺產生了重大的變化,在他眼裏,這個地方變得可愛了,和之前生活過的鄉村有了不一樣的風景。在這裏,我的困惑是,這種種新的感受是否僅僅源於外麵世界的失敗,是否失敗才是他回到家鄉的重要誘因?從小說中,我們看不到他對鄉村感情的更多來源,他認同了這個他曾經居高臨下的地方,僅僅是因為在外麵的失敗嗎?我認為這不夠,這理由太單薄了。中國的鄉村已經有了足夠的發展和變化,可以成為他轉變的誘因,我相信作者寫出回歸的故事也是因為發現了這個變化,但小說裏卻少了足夠的理由。新的道路會遇到新的問題,更充分的理由,才能讓他在這鄉村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也走得更長久,整個故事才會更紮實有力。

然而,我還是喜歡這個小說的結尾。主人公在城裏並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辛酸和無奈包圍了他。很多小說寫到這裏,就到了尾聲。而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回到鄉村,回到了“原點”。我相信作者對原點有了自己的認識,他的回歸不是被動和無奈,而是主人公在外麵經曆一切後的自我選擇。這時的他再看鄉村,已不再是從前,回到大山裏的他也已不是走出去時候的他了,此時此刻,他眼裏的大山有了自己的風景。這不是失敗,是我們的社會發展多年後的巨大變化給了他新的機遇,是作者對世界新的發現。他在世上行走了一圈之後回到的“原點”,也是再度出發,是在走一條全新的道路。作者沒能將這個深層的變化表達出來,這是初習寫作者常見的不足。但他憑借自己對生活的敏感,感受到了新的變化,看到了前途。假以時日,作品定能成熟起來,這也是我推介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