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中學進行青春期教育方麵的課題研究發現,有不少中學生愛給異性同學“打分”。
有這樣的一個實例,一位初三男生小A將班上的女生“排隊”,並從中“選出”幾個自己認為比較出色的女生,作為自己的“戀愛候選人”;但他的日記被家長發現了,並把日記拿給老師看,老師就把他當做一個“早戀”的壞典型來批評。為此,他遭到家長的打罵,在學校也被老師和同學議論、恥笑,有的女生罵他是“小流氓”。
可是,平心而論,他能夠用自己審視的眼光對異性進行評價,其實這也是一種能力,他有權利這樣做,他隻不過是用自己的頭腦對異性做了一些分析,而並沒有做出什麼越軌的行為;而且他這樣做,有利於他了解異性同學,也使他學會如何與異性的交往和相處。可以說,他的所思所想不應作為“定罪”的依據。同時,也不能說明,其他同學中就沒有人這麼想或這麼做過,也許隻是沒有被別人發現而己。對於孩子們所關注的問題,不妨拿到桌麵上來討論一下,這樣不但可以明辨是非,還可以避免一個人冥思苦想。優秀的家長懂得與孩子一起討論共同關注的異性交往問題。下麵的談話是部分記錄,可供家長們參考。
1.你們女生有沒有給男生“打分”的現象?你們說可以這樣做嗎?
2.不管算不算打分數,其實,隻要在一個班,天天見麵,我們心裏自然會給男生排一個隊;不但是長相或是身材上,還有性格、能力和特長等方麵。老師和家長並不知道我們心裏想什麼,如果說小A給女生排隊就是“早戀”,那我們沒有一個“好人”了,隻要注意過男生,就都是“早戀”了?除非你是一個沒有思想的人!
3.聽專家說,早戀的提法不科學,應該叫做“青春期戀愛”,這是一個朦朧的愛慕期,但是對象還不可能穩定。對於你們這個年齡,你們覺得學校裏還有哪些做法不合理?
4.為什麼我們有的班裏不讓男女生同桌?是因為會產生“早戀”嗎?
5.那你們應該問一問老師的想法,估計是有這方麵原因。我們自己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老師反而經常是讓男女生同桌。當時的老師認為,男生比較淘氣、頑皮,也不太守紀律,如果兩個男孩同桌,肯定會加倍地頑皮,容易影響課堂紀律;而女孩大多數比較守紀律、愛學習,可以給男孩一些提醒和約束。這個決定非常明智,利用“異性效應”,使男生不會太調皮,而且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為什麼現在的老師反而不讓男女生同桌了?這是觀念和思維方式問題。如果老師們懂得“抽刀斷水水更流”的道理,他就不會那麼做了。
6.請問家長們,如果我們提早進入了戀愛期怎麼辦?
7.既然知道是“提早”,就應該懸崖勒馬,這類的事情不要猶豫。如果自己缺乏這個能力,就盡快請教你信任的成人或心理醫生,不要放任自己。
8.一個女孩愛上了一個男孩,而那個男孩所愛的正是那個女孩的好朋友,她該怎麼辦呢?如果有一個男生要和你交往,但你喜歡另一個男生,而那個男生一直喜歡別的女孩,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應如何去做?
9.這兩個問題基本上是一回事。真正的愛情是雙向選擇,“單相思”是徒勞的。而在你們這個年齡階段,其實隻是一種好感或喜歡,基本上是友誼的範疇,友誼同樣是雙向選擇,如果對方不合自己的心意,無論是否喜歡,也不應回避交往,你應該去了解和接觸更多的、不同類型的異性,以便探索什麼樣的異性更適合於做自己的朋友,不要隻看外表,更重要的是內心和能力,隻要彼此談得來就可做朋友。當然,你喜歡的異性,多交往一些也無妨。
10.我認識一位長相醜陋的女生,班裏同學拿她和一些難看的男生開玩笑,她該怎麼辦?
11.她應該客觀地評價自己,事實上很多名人的事例說明,一個人的長相與成才沒有直接的關係;尤其是女性,不少學曆高的成名者正是長相一般、甚至較醜陋的女性,因為她們不可能靠吃“青春飯”謀生,也不必為“風流韻事”、“桃色新聞”浪費時間。她們活得更充實,可以專心治學,反而更有真才實學,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得不漂亮也不一定是壞事,甚至也是家長遺傳的一筆特殊的“財富”。真正的美麗在於氣質和心靈,所以當別人開玩笑時,她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加以反擊,也可以一笑了之,不必介意。
12.(女孩)有一個男生對我特別好,可無論他做什麼,我總是特別討厭他、煩他,甚至不想和他說話,這是為什麼?
13.那是因為你沒有看到他的長處和優勢,或者因為一些小的缺點和毛病而過分地挑剔他,這樣做會傷害他。你應該以熱情、寬容的態度去對待他,而不是過分地冷落他。當然,也有的女孩是故意壓抑自己的感情,害怕發展為早戀,而反感男生的殷勤,實際上這沒有必要,如果你不想早戀,就可以約束自己。但是,當你失去這份友情時,你才會體驗到同學之間的友情是多麼的寶貴。
類似的話題,優秀的家長與孩子之間可以平等地進行討論,這樣,能夠聽到孩子平時不願意說出的話,說出來反而可消除許多親子間的誤解,加強相互的了解,這樣不是更好嗎?家長也沒有必要去偷看孩子的日記,談得多了,自然可使孩子減少戒備,從而將心中的秘密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