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解決問題:糾正孩子錯誤的能力(5)(3 / 3)

具有虛榮心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敏感。在他們因為虛榮心作怪而說了些謊話;做了些錯事之後,不宜直接去戳穿他們,以免斷了他們脆弱的心靈之弦。鄭正的老師不愧是處理這些問題的能手,他聽說鄭正的事情後並沒有直接找鄭正談話,更沒有嚴厲地批評鄭正,而是巧妙地策劃了上述活動,既保護了鄭正,教育了鄭正,又對全班同學上了一堂成功的思想教育課。

孩子把爸爸當鄰居,做爸爸的都會很傷心。孩子虛榮心理膨脹,做家長的都會擔心。除了老師教育之外,家長還能做些什麼呢?

2.從小培養孩子“悅納自己”。

“悅納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它包括:正確地認識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恰當地評價自己。其中最難辦的是“愉快地接受自己”,因為不但要接受自己的長處,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短處;不但要接受自己的優勢,而且要接受自己的不足;不但要接受自己的完美之處,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缺撼之處。不但要接受自己的過去,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現狀。

讓孩子愉快地接受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做很多工作。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應該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過人之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超過他人的地方,讓孩子懂得這些看到這些,對自己就有了信心,也就消除了虛榮心。

16.孩子愛哭

1.孩子愛哭的原因

有的孩子特別愛哭,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有以下幾個:

(1)性格懦弱、敏感。隻要別人對他稍有惡意,即能感受到;因為害怕所以很容易就哭起來,企圖以哭來阻止別人對他的傷害。

(2)缺乏自信,對任何事都覺得困難。尤其是父母、師長鼓勵他學習某種新事物時,他總是戰戰兢兢,害怕做不來,又不敢嚐試。未開始學習就先哭起來,是害怕失敗的象征。

(3)以眼淚作為武器,來抵禦父母對他的要求。例如媽媽要他立即停止看電視時他就大哭起來,企圖阻止媽媽的行動。如果母親因此而改變主意遷就他的話,以後哭就成了他的武器,用來威嚇大人。反之,當孩子對父母有所要求而受到拒絕時,也以哭來威脅,務使父母答應所求。這兩種情況尤其是經過以前的經驗,證實是有效以後,更會屢次使用。在公眾場所或有親友在場時,這種情況會更加厲害。

(4)身體上受了一些損傷或生病感到痛楚而引致哭泣。

(5)為了阻止父母做一些他不喜歡、或不想父母去做的事,例如母親要把他留在家裏,單獨外出。

2.幫助孩子克服愛哭的毛病

要改變孩子愛哭的毛病,就要讓他知道哭並不能產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要達到這個目標,父母首先要檢討自己對孩子哭的反應。

(1)當孩子有問題時,不要一聽見他的哭聲就緊張地回應他,要他先停止哭,把問題說出來。訓練他不要每一次有事都隻以哭聲來表達不滿,同時要給予他充分時間去平伏情緒。一個哭得希哩吧啦的孩子,要他立即停止是不可能的,父母先清楚地把話說完,然後靜靜地陪在一旁,等他平伏下來,不要催促或表現不耐煩。

(2)平時父母對孩子的任何問題,都要認真回答,讓他們學習如何以語言表達意見,不必每一次都要哭。

(3)當孩子一不如意就哭起來的時候,決不能因此而照他的意思去做,藉以讓他停止繼續哭下去;因為他們會習以為常,以這種方式要求父母為他做事或得到一些東西。反之,如果知道孩子是有目的而哭,父母應立即走開,不理會他。

(4)堅定自己的立場,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向孩子的哭鬧讓步,讓他知道哭泣並不能為他帶來他想要的東西;如果不哭,或許還有機會得到想要的。

(5)年紀稍大的孩子,有必要向他解釋動輒哭泣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教導他遇到問題應該想方法去解決。例如,有問題而自己解決不來時,可以告訴父母,向父母求助;有任何需要或病痛時,可以直接向父母說明。

(6)稱讚一些他認識的不愛哭泣孩子,並鼓勵他向這些孩子學習。偶有不如意而沒有哭的話,就誇讚他進步了,給他一些口頭稱讚、一個擁抱或一個親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