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沭陽經濟開發區規劃初探(1 / 2)

沭陽經濟開發區規劃初探

產業發展

作者:劉寧

摘要:文章對開發區的現狀進行了分析,並對規劃階段的發展目標進行了介紹,聯係開發區的發展階段及產業發展模式,合理布局開發區功能和道路銜接,介紹開發區綜合居住模式以及市政綜合配套,有效指導開發區建設,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開發區健康、高效、可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經濟開發區;規劃;產業聚集地;產業升級;空間優化;配套完善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2)27-0001-02

1 現狀綜述

沭陽經濟開發區2001年8月開始啟動建設。2006年4月,被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沭陽經濟開發區以“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生態型”為建設目標,以開放型經濟為主導,已形成紡織、服裝、機電、新型材料等重點行業。截至2009年9月,落戶園區項目583個,其中超億元項目近100個,

投產項目400個,外資項目37個,用工達8萬人。

沭陽經濟開發區作為江蘇北部重要的產業聚集地,同時承擔了城市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主動力的角色,產業升級、空間優化、配套完善將是園區發展的重要任務。

1.1 主要產業

開發區現已投產企業229家,尚有在建企業近50家。主導產業有輕紡服裝、木製品加工、五金機械、電子新能源、軟件及服務外包等。

1.2 土地使用

從土地使用現狀看,開發區建成區範圍約2124.87公頃,其中工業用地約1290.84公頃。從企業布局現狀看,處在滾動式推進的階段,尚未形成產業分區,規模集聚效應尚需凸顯。

1.3 現狀評價

開發區與城區的關係、發展模式尚需明確:開發區與城區聯係不暢,總體規劃道路網絡尚需完善;開發區居住等配套設施不足;產業發展缺乏有效引導,產業布局缺乏總體統籌;開發區以及城區綠地生態係統不夠完善。

2 規劃目標

2.1 沭陽經濟開發區的規劃目標

對內,要能提升城市能級,建立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首的現代服務業體係。產業上,重點導入、發展特色服務產業集群:特色商貿產業集群、內容創意

產業集群、產業創新孵化集群、流程外包產業集群。

對外,東部新城的發展需要整合區域資源為己

所用,發展目標:“南北交融、簡潔大氣、精致慧雅。”

2.2 核心積聚、多軸向延伸和點狀補充的發展格局

核心積聚、多軸向延伸和點狀補充的發展格局,形成服務門類齊全而又兼具規模、業態豐富而又兼具特色、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城市空間特征。

2.3 產業構成

新北區大力發展了化工業、設備製造業、通信業等,製造業在發達城市的產業結構中仍然占重要比重。據經濟學家論證,二三產同步發展,以二產為主是經濟穩定發展階段的重要特征,將持續較長時間。

3 發展階段及產業發展模式

3.1 發展階段

沭陽經濟開發區目前正處於外資拉動型的開放經濟發展階段,主要優勢為豐富人力資源和豐富土地資源,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開發。大部分產業處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階段,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或者雙資本密集型產業進駐較少,仍處於價值產業鏈的基礎端。

從建設規模、規格來看,開發區建設較為現代,“開發區、新城區”的理念得到一定的落實。

基本判斷:當前開發區正處於以二產為主並全力加速發展、三產逐步提升的發展階段。該階段主要以大力引進外資、民資,壯大地區財政,促進地區建設為主導方向。未來隨著二產產業層次的提升,在某一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將轉變為二三產業並舉的局麵,從而更快更好地引領地區產業發展。但不管怎樣,就目前現狀而言,沭陽經濟開發區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將保持二產為主、三產穩步提升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