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科技投入不足,企業創新性不夠
中心城區普遍財政收入不高,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麵明顯不足,表現在科技投入的基數和比例都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在促進區域科技進步方麵的影響力度。同時,中心城區企業規模小,企業自身科技投入力量薄弱,而且多數企業仍以產品貿易和技術貿易為主,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產品開發能力的企業並不多,企業市場競爭力薄弱,嚴重製約了這些企業的創新與發展。
2.3 政策體係不完善
中心城區各級政府對科技工作一直都比較重視,各區都為發展科技製定了相應政策,但受國家政策和區級政府自身財力限製,在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策的完善程度和支持力度上還不充足,缺乏足夠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區域經濟發展。以濱海高新區為例,除了一般性的政策之外,已經出台了支持產權先行先試的《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先行先試工作暫行辦法》、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的《天津高新區加快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鼓勵辦法》、支持科技載體建設的《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反觀中心城區有的隻是在市科委出台相關政策後,出台對應的少的可憐的所謂區級政策。
3 下一步改進建議與對策
下一步,建議天津中心城區緊緊圍繞科技服務業聚集區的發展目標,創新工作思路,落實各項任務,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其中重點是做好六方麵工作:
3.1 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中心城區區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聯席會橫向協調、縱向推進的作用,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督辦推進力度,建立考評監督體係,加大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幫扶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工作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加速發展提供組織保證。
3.2 抓好科技載體建設
以科技載體建設為重點,培育發展一批特色科技載體,全力推動科技億元樓宇建設;調動社會力量再挖掘新建一批特色科技園區,不斷增加科技載體數量;打破區域界限,探索與外區科技園區載體合作,實現共贏發展。同時,緊盯未開發地塊、新落成科技載體建成落地,為明後年招大引強奠定堅實載體基礎。
3.3 強化區級政策扶持
在落實市政府出台的相關政策基礎上,調整完善各區現有科技產業發展政策,製定出台實施細則,針對不同扶持對象給予相應配套政策支持,促進現有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3.4 加強招商引企
堅持把招商引企作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著力點,發揮中心城區金融門類齊全、商旅繁榮活躍、商務加速聚集等比較優勢,加強與美國、日本重點地區以及台灣、香港、深圳、北京中關村、西安高新區等科技園區聯係,成立攻關小組,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尤其要重點發展電子商務、文化創意、軟件信息、工程設計等產業,建設特色產業孵化產業園,興建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打造科技服務業聚集區和示範區。
3.5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認真落實市裏專項資金扶持要求,發揮區級科技發展項目資金扶持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科技產業,放大政府資金量,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依托科技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搭建投資、貸款、擔保等科技金融服務平台,探索符合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規律的科技金融發展新模式。同時,整合政府、銀行、風險投資等各方資源,選擇重點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科技型上市企業。
3.6 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充分發揮區內生產力促進中心平台作用,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推廣中介免費全程領辦服務機製,開辟綠色通道,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入駐提供“一站式”服務。建立科技企業“實訓聯盟”,搭建企業用人、選人平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各級各類媒體,廣泛宣傳中心城區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比較優勢、發展重點和政策措施,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增強區域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作者簡介:徐智超(1968-),男,天津和平人,天津市和平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公共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科技企業融資、區域科技戰略。
(責任編輯:王書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