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孩子真隨你,和你們祖輩一個德行(1 / 1)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往往會另妻子很煩,轉而發泄到丈夫身上:“真沒有失傳,你們家祖輩就這個德行。”男人肯定不高興,心裏會想:孩子不對,教訓就是,幹嘛要把祖宗八代都扯出來,我們祖輩都是這德行,你們祖輩就很好麼。有些脾氣不好的男人甚至因此會大怒,嚴重影響夫妻感情。

周立波說過:總會有那麼一個人,或許他很優秀,他很好看;又或許他什麼都沒有,長得也不好看,可是我們就是愛他;我們就是會為他付出,為他等待,為他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在我們懵懂的時候,總會有這麼個人,讓我們為他犯賤很多年。最後幡然醒悟,往回看:這個人不過如此,隻是我們的“固執”在愛他。

宋丹丹在訪談中也說過:考驗人品不是在“和平時期”,而是在你經曆巨大痛苦或決定得失取舍的時候。就像要想真正了解你的另一半,不是在你同他走到一起或結婚的時候,而是和他分手或離婚的時候。當痛苦來臨,你如做了吃虧的那一個,過後,你會有很好的運氣。請相信我,永不要為吐一時之苦而越過底線,你將付出比痛苦更沉重的代價。

夫妻相處是一門藝術。卡耐基的夫人在《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妻子》中寫道,爭吵絕對是有損婚姻的壞事,應該盡量避免。為了做到這一點,夫妻們應該把握的一條重要原則是:“避開情緒惡劣的時間。”

瑞典學者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參考。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有1440分鍾,其中最易引起夫婦爭吵的有8分鍾,分別是早晨臨出門上班的4分鍾,以及下班回到家的4分鍾。這兩個時間段都是我們身心最疲憊的時刻。

上班前,我們滿腦子都是今天需要做些什麼,還有多少工作沒有完成,心中充滿了對將要忙碌一天的沮喪、懊惱。下班後,我們精疲力盡地回到家,很難在踏進家門的那一刻,就將工作、單位、同事都拋在腦後。在這兩個階段,伴侶若提出個問題,自己也許會沒好氣地回答,一場爭執在所難免。因此,建議夫婦們不要在這兩個時間段作任何認真的討論,否則,會火上澆油,沒有好的結果。

上班前和下班後,可以給伴侶一個簡單的問候,有助於平複他情緒上的波動。吵架歸吵架,不管吵架的起因是什麼,到底錯的是哪方,如果吵架的過程中,某一方出口罵人,那麼盡管你再有理,現在錯的已經是你了,特別是吵架時辱罵對方父母、親朋的,這是非常沒素質的一種表現。你們夫妻倆吵架,憑什麼人家親朋就得跟著倒黴?就得被扯進來挨罵?自己小夫妻的事情,關起門來自己解決就行。

妻子應該是溫柔、知己的代名詞,如果你罵對方、罵對方的親人,不僅老公不願意,你在他心中的形象也會一落千丈。或許引起你們吵架的本是小事,可是就因為這一罵,小事變成了大事,小吵變成了大鬧,而且,如果事情真鬧大了,被指責最多的肯定還是罵人這方,相信嗎?所以說,再怎麼吵再怎麼鬧,千萬不要罵粗口,都是一家人了,罵著誰都不合適,三歲小孩都知道:罵人是不道德的!

因此,即便在盛怒之下,也不要攻擊對方父母親人。夫妻雙方都要把這一點放在心中,常常提醒自己。很多夫妻吵架都是因為批評、攻擊對方的家人、親人。本來爭執的是一件小事情,結果搬舊帳,把對方的父母或親人引進來,導致吵架越鬧越大,特別是涉及和金錢有關的東西的時候。尤其是80後的夫妻,結婚以後,獨生子女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姻親的關係處理不好會導致很多的婚姻問題,甚至因此而離婚。

不攻擊對方父母及親人,不是表示對方的父母或親人從來都沒有錯,不攻擊是指不要把他們牽扯到現在所討論的問題。在吵架的時候,你把對方的父母牽扯進來,他挾在中間會非常痛苦。實際上,可能他也知道父母有這樣的問題。夫妻雙方要心平氣和地針對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兩個人結婚一定會有很多的姻親關係,問題發生後,夫妻兩人應該設法處理,妥善、有效地解決,而不是一直批評、攻擊、對方的父母是怎樣不好。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使你們夫妻的關係出現危機。

很多這樣的夫妻,他們一吵架,就講對方的父母。最後越吵越大,甚至離婚。所以我們吵架的時候,對事論事,不要對對方的父母作人身攻擊。很多時候,事情最後的處理解決都是要讓一步的,不是自己覺得應該是什麼就是什麼的。尤其是80後的孩子,兩個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所有的期望都在這兩個孩子身上。你去攻擊對方父母不好的時候,他怎麼能夠承受?問題一定存在,問題的解決常常是雙方都要退一步。就算公公婆婆或嶽父嶽母的言行、態度等可能讓你很受傷、很失望,也要學習去寬容他們。

《聖經》哥林多前書13章:“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我們要能夠忍耐、包容。包容是指明知道對方的父母有些缺失,可是我願意去愛他們,去包容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