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醫說三國,將中醫養生進行到底(4)(1 / 2)

這種病症的主要危害在於損傷打鼾者的心肺功能,常可引起高血壓,心律失常,至突發心肌梗塞而猝死。長期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者,由於睡眠質量不佳,多有白天嗜睡,記憶力難集中,晨起頭痛,甚至如張飛那樣“神思錯亂,動止恍惚”等症狀。所以,打呼嚕嚴重者也是一種病,如打呼嚕再加酗酒,那麼發生“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可能性及危險性就會急劇增加,因此,奉勸打呼嚕嚴重者戒酒。另外,還要注意一些生活上的細節。

比如:如果白天真的特別忙碌,在睡前最好先舒緩一下身心,如洗個溫水澡、按摩、聽聽柔和的音樂等,再入睡,就會睡得比較安穩;睡前不要從事刺激的活動;仰睡或趴著睡會讓呼吸道不順暢,側睡時,鬆弛的肌肉會傾向一邊,不會堵住呼吸道;吸煙、飲酒和刺激性藥物會讓肌肉更加鬆弛,會堵住呼吸道;注意減重,肥胖者的鼻息肉通常較肥大,而且喉嚨和鼻子內的肉也較肥厚,容易堵塞呼吸道;也可用牙齒糾正器、舌托,或者做個小手術,如齶垂齶咽成形術、鼻部手術等,最終目的是讓氣道通暢,則鼾聲自然減輕或消失,呼吸暫停也就基本無蹤。

神醫華佗的養生精髓

華佗的名字,幾乎家喻戶曉,他是我國東漢末期著名的醫學家。年輕時他曾遊學徐州,兼通數經,通曉養性之術,據史書記載,他年近半百,相貌卻如壯年。他性情爽朗剛強,淡於功名利祿,曾先後拒絕太尉黃琬征召他出任做官和謝絕沛相陳珪舉他當孝廉的請求,隻願做一個平凡的民間醫生,以自己的醫術來解除病人的痛苦。他樂於接近群眾,足跡遍及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深得群眾的信仰和愛戴。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術,為後世推崇為“外科始祖”。華佗為我國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精湛醫技和高尚醫德,至今仍廣泛流傳於民間。

在《三國演義》中,華佗一共出場三次,但每次出場必是經典段落,如為關羽刮骨療毒,這一故事既突出了關羽的英勇神武,也突出了華佗的醫術高明,但也就是這次事件,為日後埋下了禍根。後來,曹操頭痛病發作,無人可以醫治,於是華歆向曹操推薦了華佗。華佗診斷後說要根治這個病,就必須用利斧把曹操的頭顱劈開,把腦中的毒瘤取出,曹操聽完驚疑不定,華佗就講出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事情,譏諷曹操膽小。曹操生性多疑,他怕華佗和關羽有交情,借治病來刺殺自己,於是就把華佗關入大牢,最後華佗死於獄中。華佗的醫術再高,也治不了曹操的疑心病。不過,曹操也得到了報應,後來他的頭痛病越來越嚴重,卻再也沒有人能治得了他的病。其實就算有人可以醫治,有了華佗的冤案擺在麵前,也不敢給他治了曹操一生奸詐,始終抱著“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宗旨,他製造了無數冤案,最後也害了自己。

華佗一生不求名利,不慕富貴,集中精力於治病救人和對醫藥的研究上。他精通各種藥材,治病時,配製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心裏掌握著藥物的分量、比例,用不著再稱量,把藥煮熱,就讓病人服飲,同時告訴服藥的禁忌或注意事項,等到華佗一離開,病人也就好了。如果需要灸療,也不過一兩個穴位,每個穴位不過燒炙七、八根艾條,病痛也就應手消除。

華佗還發明了麻沸散,用於手術時對患者進行麻醉,以減小患者的痛苦。而西方醫學家使用乙醚或笑氣進行全身麻醉是在19世紀40年代,比中國足足遲了一千六百多年。所以,華佗不僅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麻醉術進行手術的人。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華佗的麻沸散和高難度的外科手術技術,確實是祖國醫學和我國古代文化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