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民間治愈各種疾病的神奇土方 (1)(1 / 3)

各種內科疾病的民間療法

中暑

夏季,由於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人很容易出現體內餘熱難以散發、熱量越積越多的現象,而這將導致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處理呢?

首先,采取急救處理。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其次,用冷毛巾或冰塊敷在患者頭上降溫,用毛巾浸酒精或冷水擦拭患者身體。

最後,待患者意識清醒後給其喝適量的淡鹽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防止二次中暑。

不同的中醫對待中暑,也各有自己獨特的辦法,這裏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治療中暑的草藥療法:

以上是中暑後的急救處理方法。那麼,怎樣才能防患未然,有效防止中暑呢?有些老輩人說每天洗一次溫水澡,能洗掉汗水,使皮膚清爽,消暑防病,在炎炎夏季,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方法,我們可以試試。

此外,由於高溫炎熱,人很容易出現煩躁不安的心理情緒,而這也是人們夏季容易上火、中暑的重要因素。所以,夏季保持內心平靜,調息靜心尤為重要。

感冒

感冒是常見病,每到季節更替之際,感冒就會悄悄冒了來。感冒了,很多人想到的是吃“白加黑”、“快克”、“感康”……是藥三分毒!其實,有時候,感冒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手段,這時候吃藥無疑是阻擋人體自我修複,於健康有害無利。

那該怎麼辦呢?感冒多是受涼引起,白天衣服穿得較少、運動時出汗了脫衣服、吃寒涼的東西太多、晚上蹬被子等都會導致受涼。老輩人告訴我們,這時我們可以喝些薑糖水,用溫水泡泡腳,然後捂上被子睡一覺,明天一早感冒好得就八九不離十了。方法很簡單,也不用吃藥,受寒感冒的朋友值得一試。

另外,還有兩種不吃藥治感冒的方法供大家分享:

1.按摩療法治感冒

這需要依靠家人的幫助。操作方法是:患者仰臥,家人用兩手拇指自患者印堂穴開始,交替上推至前發際30次。然後,自額中分抹至兩側太陽穴30次,按揉雙側太陽穴1~3分鍾。揉一窩風穴(手腕背側,腕橫紋中央之凹陷處)1~3分鍾。揉迎香穴15~20次。然後再讓患者俯臥,家人以掌橫擦患者肩背部,以透熱為度。捏脊3~5次。

此外,感冒期間,一定要注意多臥床休息。居室要保證空氣新鮮濕潤,以防空氣幹燥。此外,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如稀小米粥、雞蛋湯等,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

哮喘

哮喘是一種慢性支氣管疾病,我們常見的是過敏性哮喘,所以這類患者首先要注意減少誘發哮喘的因素,一旦確認相關的致敏物質,就應減少接觸這些物質。例如,不飼養寵物(或至少減少臥室內的皮屑,用致敏物質不能通過的覆蓋物覆蓋於床單和枕頭,使之不接觸粉塵)或者減少室內潮濕度,預防黴菌的生長。此外, 一天當中,午間、午後是花粉飄散濃度較高的時間段,此時哮喘病人應盡量減少外出;刮大風時也要減少外出,免遭塵土、冷空氣刺激。

其次,忌食可誘發哮喘的食物,比如螃蟹、蝦、生奶。平時飲食宜清淡,吃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少吃油膩、煎炸、生冷的食物等。

最後,盡量避免吸煙以及在有煙霧的環境內逗留。其他的室外和室內的致敏物質如機動車的廢氣、工作場所的致敏物也應該避免。

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臥室尤其是夜間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哮喘發作期間,患者應少食脹氣及難以消化的食物,如豆類、馬鈴薯、地瓜等,避免腹脹壓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難。

中醫認為,荸薺、白蘿卜、胡桃肉、紅棗、芡實、蓮子、山藥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腎養肺的功效,對防止哮喘發作有一定作用,可適當食用。

腸炎

腸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治愈起來比較困難。民間有個治療腸炎的土方:將阿膠塊隔水軟化,切成小段,然後將其在沸水中進一步軟化,製成栓劑塞入肛門,每天一次,堅持幾天便可見療效。其實,類似這樣的方法民間還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飲食療法。

第二種,草藥療法。

此外,腸炎患者還要注意一些生活禁忌,如節製夫妻性生活,不要手淫,不能吸煙、飲酒、飲茶,不吃辛辣、油膩、富含纖維的食品。腸炎患者要加強身體鍛煉,多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種由胃動力障礙引起的對攝入的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不足。消化不良患者常表現出腹瀉、腹痛、腹脹、體重減輕、飽脹、燒心等,另外,患者常會因為胸悶、早飽感、腹脹等不適而不願進食或盡量少進食,夜裏也不易安睡,睡後常做噩夢等。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胃、腸炎和精神不愉快、長期悶悶不樂或受到劇烈的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