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功能夠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與心理功能;能夠充分調動人體生理的積極性與心理的能動性;能夠充分發揮人的生理潛力與人的心理潛力。
7.中國氣功對人體身心具有整體性和雙向性的調節特點
中國氣功,不僅對人體生理功能具有多層次的調整作用,而且對人的心理功能也有多層次的調節作用。它既可對人體的神經係統進行調節,也可對人體的呼吸係統、消化係統進行調節;它既可調節人的情緒,又可調節人的情操;既可將高血壓調整到正常水平,又可使低血壓恢複正常水平;既能調整便秘,又可調整腹瀉;既可把抑鬱情緒調整到正常,也可把煩躁情緒調整到正常。
8.中國氣功包含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
中國氣功蘊藏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特別是健康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思想,這是建立與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思想的來源之一。
9.心理因素是氣功機製的重要組成部分
氣功的機製由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生化因素所組成,而心理因素是影響氣功效應的主導因素。情緒穩定、心平氣和、對氣功充滿信心,堅持不懈,對氣功效應有很大作用。
以氣功導引為基礎的五禽戲
氣功有著悠久的曆史,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初期《帛書》44幅《導引圖》彩繪,就證明了遠在西漢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盛行以氣功導引作為養生之道。漢代名醫華佗更是以氣功導引為基礎,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形態,創造了經典的運動養生法——五禽戲。
從中醫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分屬於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對應於心、肝、脾、肺、腎五髒。模仿它們的姿態進行運動,正是間接地起到了鍛煉髒腑的作用,還可以使全身的各個關節、肌肉都得到鍛煉。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五禽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鍛煉方式。它能鍛煉和提高神經係統的功能,提高大腦的抑製功能和調節功能,有利於神經細胞的修複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髒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髒排血力,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育。同時它還能增強腸胃的活動及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為機體活動提供養料。
就五禽戲本身來說,它並不是一套簡單的體操,而是一套高級的保健氣功。華佗把肢體的運動和呼吸吐納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通過氣功導引使體內逆亂的氣血恢複正常狀態,以促進健康。後代的太極、形意、八卦等健身術都與此有若幹淵源。無疑,它在運動養生方麵的曆史作用是巨大的。
通過上麵的論述,我們對五禽戲的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下麵就介紹它的內容及具體操作方法。
五禽戲的內容主要包括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
虎戲:自然站式,俯身,兩手按地,用力使身軀前聳並配合吸氣。當前聳至極後稍停,然後身軀後縮並呼氣,如此三次。繼而兩手先左後右向前挪動,同時兩腳向後退移,以極力拉伸腰身,接著抬頭麵朝天,再低頭向前平視。最後,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後退七步。
鹿戲:接上四肢著地勢,吸氣,頭頸向左轉,雙目向右側後視。當左轉至極後稍停,呼氣、頭頸回轉,當轉至朝地時再吸氣,並繼續向右轉,一如前法。如此左轉三次,右轉兩次,最後回複如起勢。然後,抬左腿向後挺伸,稍停後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後伸三次,右腿兩次。
熊戲:仰臥式,兩腿屈膝拱起,兩腳離床麵,兩手抱膝下,頭頸用力向上,使肩背離開床麵,略停。先以左肩側滾落床麵,當左肩一觸床麵立即頭頸用力向上,肩離床麵,略停後再以右肩側滾落,複起。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後起身,兩腳著床麵成蹲式,兩手分按同側腳旁,接著如熊行走般,抬左腳和右手掌離床麵。當左腳、右手掌回落後即抬起右腳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軀亦隨之左右擺動,片刻而止。
猿戲:擇一牢固橫竿,略高於自身,站立手指可觸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雙手抓握橫竿,使兩腳懸空,作引體向上七次。接著先以左腳背勾住橫竿,放下兩手,頭身隨之向下倒懸,略停後換右腳如法勾竿倒懸,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鳥戲:自然站式。吸氣時蹺起左腿,兩臂側平舉,揚起眉毛,鼓足氣力,如鳥展翅欲飛狀。呼氣時,左腿回落地麵,兩臂回落腿側。接著蹺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後坐下。屈右腿,兩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後兩手換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也七次。最後,兩臂如鳥理翅般伸縮各七次。
五禽戲也是我國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而且因其多是仿生型和舞蹈型的結合,剛柔相濟,動作優美,受到很多女士的歡迎。長期堅持練習五禽戲,能有效地防治或減緩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強身健體,是適合全民進行的養生方法。
練氣功出現偏差的原因及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