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向民間長壽老人學習養生之道 (2)(2 / 3)

季老先生不僅是國學大師,在養生方麵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希望人們可以從季老的養生之道中汲取經驗,修養身心,以得長壽。

金庸:綠茶防病,圍棋養生

金庸先生始終保持著一份順應自然的心態,正是這種人生觀指導著他萬事不強求。能有所作為當然好,做不到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尋求內心的閑適,要獲得內心的滿足。金庸曾提到這樣一個例子,到北京來,看到一個朋友生活雖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而一位香港的朋友雖是家財萬貫,卻煩惱纏身,不得安逸。他說還是北京那個朋友過得好一些。正是這種順應自然的心態指導著金庸先生的養生。

金庸先生喜歡品綠茶。由於綠茶中會有若幹有效的化學成分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茶多酚、咖啡堿、維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強人體心肌活動和血管的彈性,抑製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強免疫力,從而抗衰老,使人獲得長壽。金庸先生對綠茶頗有研究,他說:“最好的綠茶茶葉是鮮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飲茶與養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腦,這一功能恰是養生所需要的。但我以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澱粉、蛋白質食品均會吃少一點。我認為人遇上困難事,愈輕鬆愈容易應付,愈緊張便愈難應付。無論看書還是寫書法,都會令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達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金庸先生還喜歡下圍棋。金庸先生說:“我一直對圍棋很有興趣。我的老師是聶衛平,我向他鞠躬拜過師,可惜的是聶衛平沒有時間好好教我,我也沒什麼進步。目前,我是業餘圍棋六段。中國棋院所有的職業棋手都與我下過棋、教過我,所以教過我的老師的段位加起來,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在我的許多作品中也都寫到了圍棋,《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下圍棋,用棋子做暗器;《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癡迷圍棋;《天龍八部》的玲瓏棋局等,不同的人物下圍棋體現出了不同的性格。”

金庸先生豁達的性格和正確的養生之道使得年過古稀的他依舊是那樣瀟灑自如、風度翩翩。

聽民間老壽星談養生

廣州鄧倫芝:每天都笑著度過

鄧倫芝老人家住廣州荔灣區寶源路150號。記者來到她家時,她女兒謝瑞秋正忙著給剛午睡起床的老人穿襪子,老人乖乖地坐在床上,任由女兒“擺布”。兩人有說有笑,仿佛小孩子般,還不時地“吵”上幾句,舉手投足、言談話語之間,彌漫著一片溫馨的母女之情。

鄧倫芝的父親是馬來西亞華僑,母親從事家務,兄弟姐妹4人,她排行老二,從12歲起就采桑幫補家計。1923年經人介紹與染料工人謝家培結婚,婚後共生育5個子女,2男3女,現與四女兒共同生活。謝瑞秋說,老人的身體一直很好,偶然會患小感冒,但很快就沒事了。早兩年還能到市場買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因為老人心眼好,鄰居都喜歡和老人交往,所以,老人從來不覺得寂寞。

說到鄧倫芝的長壽秘訣,老人的女兒說:“媽媽一生愛笑,笑聲是抗衰老的最佳武器。”老人家性格開朗,心胸寬闊,活得簡單,心境平和,有什麼事從不往心裏去,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專心做什麼。(摘自《信息時報》成小珍等報道)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笑是最方便、最廉價,也最管用的健康長壽特效藥。延年秘訣哪裏找?每天笑笑愁全消。

江西鍾寶玉:心情好,一切都好

110歲的鍾寶玉老人,出生在江西省龍南縣渡江鎮象塘村。老人16歲嫁入偏遠的安基山營林場林洞村,有兩個兒子,老伴於1968年過世,她竟跨過了兩個世紀。

鍾寶玉老人說,她這輩子從來沒有生過大病,也從來沒有到醫院看過醫生。有時候有點感冒、便秘等小毛病,自己上山去采點草藥,服幾劑就好了。

認識鍾寶玉的人都說她是一位性情溫和、心胸開闊的老人。生活中遇到什麼問題,她總是不緊不慢、心態平和、和風細雨地去解決;對待鄰裏總是態度和藹、熱情,樂於幫助別人,幾十年來從未和村民紅過臉,鬧過矛盾;當別人與她產生不同意見時,她總是遷就別人,不與任何人發生爭執;她家承包的山林有時遭到別人偷竊,她知道後隻是揮揮手說:“算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