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曆來被認為是荒誕、迷信的。其實“長生”,是比普通人壽命長;“不老”,是年事雖高,但卻始終保持一定的生活品位和質量,待大限一到,無疾而終。養生至此,可謂得之。
人秉天地、四時之氣而生長,智者順應自然而養生。本篇二十二講,攜手中老年朋友,漫步“長生不老”殿堂。
養生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原始人類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養生無從談起。當物質生活得到保障,活下去不存在問題的時候,人們才開始關注生活質量,關注健康,關注壽命,養生概念由是而生。
傳統文化,主要由儒、道、釋組成。儒、道、釋文化關於養生的論述,後文將詳談,此略。本文所談,主要是將中醫文獻中有關養生的論述加以梳理。
中醫經典著述《黃帝內經》對養生的闡述最多,本書亦多引用。《黃帝內經》養生理論,常被後世奉為養生圭臬,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養生著作之多,用汗牛充棟形容並不為過。
晉代道家葛洪著《抱樸子》一書,分有內編、外編。內編曾講神仙方藥,養生延年等。然囿於魏晉文風,全書以駢體文寫成,用典頗多而內容空泛。
稍晚於葛洪的是南北朝著名醫家、道家陶弘景所著《養性延命錄》,此書是一本養生專著。全書多引用曆代養生文獻,從情誌、飲食、導引、起居、吐納、性愛等不同方麵論述養生,雖間有道家誇大之辭,然不失為一部好的養生書籍。如《食誠篇第二》雲:“飽食即臥生百病,不消成積聚也。食欲(應)少而數(多次),不欲頓(一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饑(不使過飽),饑中飽(不使過饑)。故養性(生)者,先饑(先於饑,未饑)乃食,先渴(先於渴,未渴)而飲。恐覺饑乃食,食必多盛(過量);渴乃飲,飲必過(量)。”
文中提到“常如飽中饑,饑中飽”,須知此為深有見地的養生格言。俗雲:“飯吃八分飽,不把醫生找。”、“每頓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均是此意。人到中年以後,易患肥胖症、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之類被稱為“富貴病”的疾病,或由於飲食過量所致,或由於嗜食大魚大肉所致,都證實了此一養生觀之不謬。
唐初之際,大醫學家孫思邈融合醫學、道學的養生精華,從飲食、情誌、居處、吐納、服藥、性愛、休閑等不同角度闡釋養生。自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問世,養生學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主要貢獻有二:
其一,養生學走出了道家、養生家神秘、荒誕、虛無的怪圈,形成了以具體食物、藥物為載體,可觸可摸,具有可操作性的養生理論。如《千金要方·食治(食物療法)》中就列出果類、菜蔬、穀米、鳥獸等類。菜蔬中第一味是枸杞葉,原文雲:“補虛羸,益精髓。諺雲:‘去(離)家千裏,勿食蘿摩枸杞。’此則言強陽道,資(助)陰氣之速疾也。”是說枸杞有補腎壯陽的作用。
其二,孫思邈為扭轉養生最大誤區一一服食丹藥之風做出了巨大貢獻。服食丹藥,即是服五石散,由石鍾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組成。第一個服食五石散的是魏時何晏,由於何晏的知名度及社會地位,服食丹藥之風迅速於文人雅士、社會名流及達官貴人中風靡開來。魯迅先生曾說:“那時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鴉片的流毒差不多。”可見此風之盛。
人們之所以服五石散,是認為五石散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功效。殊不知五石散有毒,服五石散中毒死亡者史書多有記載。就連皇甫謐這樣傑出的醫學家服五石散,毒發竟痛不欲生。此風由魏始,曆晉、南北朝、隋,直至唐朝初年,長達數百年,其危害甚巨。孫思邈對五石散有這樣描述:“五石散大猛毒。寧食野蒿,不服五石。遇此方即須焚之(燒掉),勿(不要)為(成為)含生(人類)之害。”可見他對五石散是深惡痛絕的。但他又說:“人不服石,庶事不佳,石在身中,百事休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