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一天中血糖不是固定不變的,但一般情況下上述7個點———三餐前、三餐後及睡前血糖,特殊情況下再加上淩晨3點的血糖,基本上可以反應全天血糖的真實情況。如果血糖變化幅度較大或者是胰島素治療的早期,常采用7 個或8個點進行血糖監測。
但實際上,7個或8個點的血糖測試對一般人、特別是上學、上班的人來說也是不現實的,所以,如果患者每天的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緊張程度等)、身體狀況相對穩定,一般以4個點———早晨空腹、三餐後血糖,也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應全天的血糖水平。
如果身體處於“非常時期”時,如身體患有發燒、創傷、心肌梗塞等其他重大疾病,血糖的變化程度將很大,一天需要多次化驗,調整用藥,度過危險期。
理論上,每一天都應該測幾個點的血糖,才能了解每一天的血糖水平。但事實上這一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先不說從經濟對患者造成一定負擔,單說對患者肉體也是一種損傷。所以,隻有在身體處於“非常時期”,如身體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如發燒、創傷、心肌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才要求每天都要監測幾個點的血糖,直到度過危險期、血糖穩定。
對於胰島素治療的初期,血糖還沒有調整到理想水平,一般可每隔3~5天測定一次4~8個點的血糖;如果血糖趨於穩定,對於Ⅰ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周測定一次4 個點的血糖。可以選擇某一天測4個點的血糖;也可以一天一天地測,每天測1個點,連續測4天:比如,周一測早晨空腹血糖,周二測早餐後2 小時血糖,周三測午餐後血糖,周四測晚餐後血糖。接受胰島素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2 周測一次4個點的血糖。
沒有接受胰島素治療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值高但還沒有並發其他病時,才可采取口服藥治療。但一周要測定4個點的血糖值,以觀察病情變化,並指導調整治療方案。如果病情穩定,血糖值趨於正常,且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緊張程度等)也相對穩定的情況下,1個月至少測定1 次4個點的血糖。
但血糖的測定並沒有不變的模式,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監測。做到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應血糖水平,又不增加經濟負擔或因血糖監測影響生活質量。
尿糖的含義
尿糖即尿中的葡萄糖。在正常情況下,機體每天隻有極少量葡萄糖從尿中排出(小於100 毫克/日),一般檢查方法不能測出;當每日尿中排糖量大於15 0毫克時則可測出。檢查方法有定性測定法和定量測定法兩種。定性測定法能粗略地測定尿糖含量,用-、±、+、++、+++、++++表示,檢測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在實際應用中最多,其缺點是不能準確地反映高值,它包括以下幾種測定形式:
(1)分段尿糖測定,可間接了解機體在三餐進食後及夜間空腹狀態下的血糖變化情況,可作為調整患者飲食及藥物治療期間藥物用量的觀察指標。其方法是將24 小時按三餐進食、睡眠分為四段,檢測每個階段尿中排糖情況及尿量。
(2)隨機留取尿液測定尿糖,結果反映了測定前末次排尿後至測定時一段時間內所排尿的含糖量。
(3)即刻尿糖測定,此結果反映了測定當時尿中含糖量,常作為了解餐前血糖水平的間接指標。其方法為先將膀胱內原有尿液排盡,然後適量飲水(約飲20 0毫升),20~3 0分鍾後留尿測定尿糖。
定量測定指單位時間排出尿糖的定量測定,一般以測定24小時量為基準,這項測定數據是對糖尿病病情及治療效果的重要參考數據之一。
尿糖陰性者不一定沒有患上糖尿病,輕型糖尿病患者其血糖超過正常標準,但其空腹血糖濃度未超過腎糖閾(尿中不出現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濃度,正常參考值為8~10 毫摩爾/升)時,空腹尿糖常為陰性,此外由於試劑、儀器及操作錯誤,大量飲水而使尿糖稀釋,或因服用阿司匹林、維生素C等均可使尿糖成為假陰性。但是尿糖陽性者也不能保準是個糖尿病患者,這是由於有的患者腎功能減退,對糖的吸收功能降低,使腎糖閾降低,可低至7.8毫摩爾/升以下。這樣一來,血糖即使正常也仍然有可能出現尿糖,這稱為腎性糖尿。另外,正常人在短時間內進食大量甜食,如糖、蜂蜜以後,也可出現暫時性高血糖而致尿糖;正常婦女懷孕的最後2個月及生孩子後的斷奶期都可排出乳尿糖。因此,絕不能單獨根據尿糖而診斷糖尿病,必須要檢查血糖。
酮體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