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糖尿病的膳食注意(1 / 2)

糖尿病人不宜過多食用木糖醇

糖尿病病人因不能食用糖類,而將木糖醇來代替蔗糖。木糖醇在某種意義上講可起到增加甜度的作用,但食用過多不利於糖尿病的治療,而且還可引起血中甘油三酯升高,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木糖醇在代謝初始,可能不需要胰島素參加,但在代謝後期,就需要胰島素的參與。所以,木糖醇不能替代葡萄糖,也不能避免發生代謝紊亂,更不能降低血糖、尿糖和消除糖尿病的“三多”表現。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用木糖醇。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

食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根據其分子結構可分為單糖、雙糖、多糖三大類。其中單糖、雙糖吸收得快。多糖必須經過消化道各種酶的作用轉化成單糖,才有可能被腸道吸收,所以吸收較慢。

正常人由於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可隨腸道吸收的葡萄糖量而增減,控製血糖的高低。但糖尿病人則不然,他們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相對不足,造成糖代謝紊亂,使全身的細胞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而血液中的葡萄糖又難以變成糖元貯存於肝髒,因此使飯後血糖增高,持續升高時間延長。如果主食在限量之內選擇含糖低的粗糧或米、麵等含多糖的甜食物,吸收慢,可使血糖上升緩慢,相對控製病情如果吃糖果等含單糖的甜食,吸收快,使血糖迅速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即隨尿液排出。尿量和尿糖都增加,體內電解質也隨之丟失。而且長期高血糖可刺激胰島,使之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加重病情。

所以,糖尿病的病人不宜吃糖,隻有當預防低血糖時例外。

糖尿病患者不宜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等單糖,消化吸收快,容易使血糖升高。所以一般來說糖尿病人不宜吃水果。

但是,由於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對增強機體抵抗力、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排泄功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糖尿病人在病情較輕和較好的情況下,可適當吃些水果。但應控製量並選擇含糖分較低而多渣的水果。因為多渣水果含豐富的纖維素,可使胃腸吸收葡萄糖速度減慢。一般來講水果的甜度越大含糖越高。如含糖在3%以下的有西紅柿;含糖在6%以下的有西瓜;含糖在12%以下的有杏、楊、柑桔、櫻桃、葡萄、蘋果、梨、枇杷等。

吃水果的時間應選在兩餐之間,或胰島素的作用最強和體力活動量較大的時候。必要時可適當減少主食量。

糖尿病患者日常膳食注意事項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治療,而且應堅持一輩子。飲食治療得當,輕症病人可不必打針服藥,重症病人也能較好控製和穩定病情。因此日常膳食應多加注意。

總熱量的攝入量應根據病人的體重及活動量而定。一般中等強度活動量的成年人每天每千克體重供給1 4.6 萬焦耳熱量。活動較少者可減少到12.5 萬焦耳。肥胖者應控製在10.6萬焦耳。兒童、孕婦、乳母可酌情增加。每天進食的總熱量由三大營養素提供,它們之間較合適的比例為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 5%~60%,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5%,脂肪約占總熱量的25%~30%。根據這個比例計算出每日應進食的各類食物量,分早、中、晚3餐進食。

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於糧食中,應多選擇含糖較低而含纖維素較多的粗糧。既使人有飽腹感又不致引起血糖過高。如燕麥、蕎麥、小米等。不宜選擇含糖分高的山芋、土豆、紅薯、鮮藕等。水果越甜含糖越高,不宜多吃,如梨、柑桔、葡萄、柿子等。可選擇一些低甜度的。蔬菜所含糖有限,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進食標準量的主食吃不飽時,可用蔬菜補充。

副食中應選擇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如黃豆、豆製品、瘦肉、魚、雞蛋。應少吃動物脂肪,因其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易導致動脈硬化。可選擇植物油。

使用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的病人,飲食要嚴格定時定量,以避免藥物反應。

應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在糖代謝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可減少限製穀類食物造成維生素缺乏。

老年糖尿病對飲食的要求

老年人糖尿病主要是飲食控製加適當的運動療法,大部分病人病情可以得到控製,在控製不理想的情況下,加服降糖藥物,僅少數特別嚴重的需用胰島素治療。所以,老年糖尿病飲食控製是本病康複的首要任務。

飲食控製是長期的,無論病情輕重,有無並發症,是否用降糖藥物都應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