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感冒藏大麻煩冬天防治放第一(1 / 2)

身心健康

作者:周伊南

張伯伯:小感冒變肺炎

71歲的張伯伯平常比較注意鍛煉身體,每天早起都去晨練。前幾天早上出去時,正趕上天氣降溫,回到家後就直打噴嚏,於是衝泡了薑茶,在家裏蓋著棉被捂汗。但是過了幾天,不但不見效,而且還出現了咳痰、憋氣、呼吸困難等情況。到醫院拍了胸部×片,診斷為肺炎。老年朋友注意:感冒易引發肺炎和慢支

冬季是感冒、肺炎、慢支發作的高發季節,尤其是老年肺炎在秋冬季的發病率約占全年的60%~70%,而這些大多是感冒後引起。而據統計,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者中有65,4%也由感冒引起。甚至不少老年人因感冒,小病變大病,最後不得不住院治療。

小心別被“土方法”害了

老年人不但容易在冬天感冒,而且感冒容易反複發作。有的老人感冒了不願服藥,而是想靠著自己的土方法撐過去。結果往往小病變成大病,在原有慢性疾病的基礎上或是舊疾加重,或是出現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乃至危及生命。拿常見的老慢支來說,每發作一次,肺功能至少需要三個月才會恢複到基礎水平,如果發作太頻繁,肺功能就會不斷下降,最終導致呼吸衰竭。

小心!別被這些感冒誤區騙了

誤區一:捂身汗感冒就好了

真相:會進一步加重病情

這隻是一種假象,因為出汗後身體似乎輕鬆一些,但並不能縮短病程,更不能痊愈。而且,人患感冒時進食減少,體質較弱,如果大量出汗反而容易引起脫水和虛脫,病情進一步加重。另外,出汗後如果不及時拭去汗水,在寒冷的冬季還會遭遇第二次受涼。

誤區二:感冒時要戒葷腥

真相:蛋白質有助康複

感冒確實會使人食欲減退,醫生也會囑咐要飲食清淡。但是,清淡是指口味和烹飪方式,而非表示需對葷腥忌口。因為流涕、咳嗽、發熱等症狀會增加機體能量消耗,如不加強營養,反會延長病程。因此,在患感冒後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適當多攝取一些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瘦肉、魚類、雞蛋、蔬菜、水果等才有助於康複。

誤區三:維生素C是防感冒的靈丹妙藥

真相:泡騰片劑量大要分次服

許多老年朋友喜歡感冒時服用維生素C,尤其是現今非常流行的維C泡騰片。在維生素家族中,維生素C最知名,有增強免疫力等作用。但大劑量維生素C也會給人體帶來一些副作用:人體維生素C水平超標,會影響其他維生素的吸收。此外,突然停藥還可能出現維生素C缺乏的症狀,比如,乏力、免疫力下降等。

市麵上普通的維C泡騰片都是1克左右,而1克的量是臨床上為那些重症患者臨時強化身體免疫力所給予的醫學用量了。因此,千萬不要把泡騰片當防治感冒的靈丹妙藥。

如果你希望通過維C來提高免疫力的話,建議每天控製在200毫克左右,整片的泡騰片最好分成4小份服用。

誤區四:提前服用感冒藥能預防感冒

真相:感冒藥對預防無效,反而會擾亂人體體溫調節機製

有些老人冬天熱衷於喝板藍根、柴胡衝劑,為的是未雨綢繆,預防感冒。然而,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都無法預防感冒。西藥抗感冒藥物大多是複方製劑,其成分主要針對感冒後出現的不同症狀,用抗感冒藥來預防不僅無效,可能還會帶來副作用,甚至擾亂人體的體溫調節機製。而中醫則講究辨證論治,感冒可以是風寒型,可以是風熱型,感冒後的症狀無法預測,當然也無從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