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歌星:曲曲斷人腸
古代從事娛樂業的大概有兩種原因:一是為生計所迫,二是家中有從事娛樂業的傳統,劉采春兩者兼有。雖然沒有曆史材料說明劉采春的家庭經濟狀況,但可以肯定的是,劉采春是個苦孩子。古代戲子很受社會歧視,是下九流的人,誰家兒女隻要有碗飯吃,是斷然不會去當戲子的。
劉采春小時候因家境貧寒入了娛樂圈,長大後嫁的也是圈內人。她的丈夫周季崇是當時小有名氣的戲曲演員,古代叫“伶工”,最擅長參軍戲。
除了善弄參軍戲外,劉采春歌唱得尤其好。據說她有夜鶯般的嗓子,“歌聲徹雲”,繞梁三日不絕。她的成名曲是《望夫歌》,也就是《囉嗊曲》。據說,“采春一唱是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可見當時此曲十分流行。
《囉嗊曲》傳世的共六首: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那年離別日,隻道住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瑞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隨著唐代商業發達,嫁作商人婦的女子越來越多,《囉嗊曲》寫出了商人婦的苦悶,因而引起廣大共鳴。
緋聞起:締得三生石上緣
作為流行歌手,劉采春也難免緋聞四起。最著名的一次,是她在浙東演出時,與地方行政長官元稹掀起婚外戀情。
元稹時任越州(今紹興)刺史、浙東觀察使,正趕上劉采春隨丈夫從江蘇淮安來紹興演出。她當時二十五歲,一身少婦的嫵媚。在看了表演後,元長官立刻成為劉采春的粉絲,並且寫了篇聲情並茂的評論文章,極盡捧角之能事。以元稹詩人兼高官的身份出此文,可是給足了劉采春麵子。這篇文章也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劉采春仰慕之至,一頭紮進元長官的懷抱。
元稹毫不掩飾自己為劉采春的美貌所傾倒,說她詩才雖不如薛濤,“但容貌佚麗,非濤所能比也”。兩人很快進入蜜月期。
別的官員搞緋聞都是偷偷摸摸,元稹則把這場情事搞得轟轟烈烈。兩人,一個羅敷有夫,一個使君有婦,卻公然以情人身份來往起來,時間長達七年。可憐的周季崇,就這樣戴了頂純正的綠帽子!也有傳聞說,元稹給了周季崇一筆錢,就當買斷了劉采春。
元稹有個風流癖好,喜歡為相好的女人寫詩。當年,元才子和薛濤熱戀時,寫了首《寄贈薛濤》,與劉采春戀愛時,也寫了首《贈劉采春》: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裏常州透額羅。
正麵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劉采春讀了這首詩後,當即對著牆上吳道子的《農家新婚合歡圖》念道:
締得三生石上緣,雙雙並立翠溪前。
談情月下無窮夜,合墜花間不計年。
束發樵郎鬆作笠,垂發村女葛披肩。
元稹關注的是劉采春的淩波微步和秀媚風流,劉采春關注的則是兩人之間的締緣合歡。她希望與元稹成為夫妻,但她麵臨的阻礙太多太多。
七年後,兩人分手,七年的貴族生活嘎然而止。此後關於劉采春的傳聞很多:
有的說,劉采春後來被元稹收為妾,因不滿元稹的風流放縱跳河而死。
有的說,被拋棄後,劉采春從良結婚了,沒想到幾年後不幸又遇到了元稹,被元稹逼奸後跳河自盡。
有的說,劉采春是被丈夫周季崇逼死的。
有的說,劉采春選擇了隱居。她主動消失了,外界不得其蹤跡。她懶得去搭理傳言,她看淡了,也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