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行皇後崩逝的次日,乾隆在停泊在運河旁邊的青雀舫上寫下了痛悼大行皇後的挽詩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
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
聖慈深憶孝,宮壺盡欽賢。
忍誦關睢什,朱琴已斷弦。
夏日冬之夜,歸於縱有期。
半生成永訣,一見定何時?
棉服驚空設,蘭帷此尚垂。
回思想對坐,忍淚惜嬌兒。
愁喜惟予共,寒喧無刻忘。
絕倫軼巾幗,遺澤感嬪嬙。
一女悲何恃,雙男痛早亡。
不堪重憶舊,擲筆黯神傷!
同日,乾隆皇帝向全國公布了噩耗,諭旨日
“皇後同朕奉皇太後東巡,諸禮已畢,忽在濟南微感寒疾,將息數天,已覺漸愈,誠恐久駐勞眾,重廑聖母之念,勸朕回鑾朕亦以膚屙已痊,途次亦可將息,因命車駕還京。今至德州水程,忽遭變故。言念大行皇後乃皇考恩命作配朕躬,二十二年以來,誠敬皇考,孝奉聖母,事朕盡禮。待下極仁,此亦宮中府中所盡知者。今在舟行,值此事故,永失內佐,痛何忍言!昔古帝王尚有因巡方而殂落在外者,況皇後隨朕事聖母膝下,仙逝於此,亦所愉快。一應典禮,至京舉行。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乾隆十三年三月十六日正午,大行皇後梓宮由水路起旱,暫奉通州蘆殿。在京王公以下,三品官以上,及諸皇子齊集舉哀行禮。隨後靈駕從通州蘆殿出發。皇子們與皇後姻親在旁痛哭隨行。
傍晚時分,靈駕至京。四品以下官員公主、王妃,大臣官員的命婦以及內務府佐領、內管領下婦女,分班在朝陽門、東華門內和儲秀宮縞服跪迎。大行皇後梓宮進東華門,自寧壽宮西行,入蒼震門,至長春宮,安奉於正殿。
此時,先行還宮的皇帝身著白綢孝服,看視皇子們在靈前祭酒三爵。按照總理喪儀王大臣所議,皇帝輟朝九日,仍循以日易月之製,服縞二十七日妃嬪、皇子、公主服白布孝服,皇子截發辮,皇子福晉剪發親王以下,凡有頂戴的滿漢文武大臣一律百日後才準剃頭停止嫁娶作樂二十七天京中所有軍民,男去冠纓,女去耳環。至於外省是否與京師相同,恭辦皇後大喪儀的王公大臣們則頗感為難。清朝衙門辦事,恪遵“有例不滅,無例不興”的規矩。
本來,清代皇後喪儀的先例載在《會典》,後世辦理此事,隻須一翻便知。那是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皇二子胤礽的生母、孝誠仁皇卮赫舍裏氏去世,其時正值三藩之亂,平西王吳三桂大軍連陷湖南常德、澧州、衡州、嶽州、長沙,靖南王耿精忠又響應吳藩,在福建舉起叛旗,天下洶洶,民無固誌。聖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舉哀服喪,“有惑觀聽”,引起更大的驚恐混亂,遂降旨各省一切喪儀皆免。此後聖祖康熙諸後孝昭仁皇後、孝懿仁皇後、孝恭仁皇後,世宗雍正孝敬憲皇後的大喪儀,就一律循例而行了,從未訃告在外文武官員、軍民人等照京師治喪。如今奉令總理皇後大喪儀的王公大臣進退兩難的是,照例行事,難免龍顏不悅,而違例提高喪儀規格,又必然遭致誹議。權衡之下,他們決定索性拋開本朝《會典》而援引先朝《大明會典》所載皇後喪儀,聯銜奏請外省一律照京師治喪,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後正位中宮,母儀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皇帝自然照準。
於是各省文武官員從奉到諭旨之日為始,摘除冠上的紅纓,齊集公所,哭臨三日,百日內不準剃頭,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內,停止音樂嫁娶一般軍民,則摘冠纓七日,在此期間,亦不嫁娶,不作樂。天下臣民一律為國母故世而服喪,就清朝而言,尚屬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