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在被囚禁了九年以後,於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於五國城,享年五十四歲。他死了,死在五國城,他的魂魄可以自由地回歸故國了,故土隻是迎得了宋徽宗趙佶的一個魂魄歸來。
宋徽宗趙佶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五國城遺址又稱坐井觀天遺址。位於依蘭縣城西北部,占地麵積3.8萬平方米,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遼代居住在鬆花江、黑龍江、烏蘇裏江下遊的“生女真人”建立了越裏吉、奧裏米、剖阿裏、盆奴裏、越裏篤五大部落,史稱五國部。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五國部。依蘭是五國部第一城之越裏吉城,為五國部會盟之城,因此稱為五國頭城。1127年,金滅北宋後,將大宋的徽宗、欽宗二帝押解北歸,於1130年7月抵達五國城,並囚禁於城內。
1135年和1155年,二帝相繼埋骨於此,便有二帝“坐井觀天”的故事流傳神州大地。死亡結束了宋徽宗趙佶九年的囚禁生涯,一生榮辱,一世浮沉,成了過眼雲煙。宋徽宗趙佶接受了一場不合時宜的托付,那是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托付,他承擔不起這樣的重托,他隻是接受了尊榮華貴,卻沒有接受下萬民蒼生,因此他最後終成了孤家寡人。徽宗在北國舉目蒼涼,剪不斷的煩愁讓他生不如死,昔日的九五之尊而今卻為今人盡辱的虜民。
金熙宗將宋徽宗趙佶葬於河南廣寧(今河南洛陽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據協議,將宋徽宗趙佶遺骸運回都城紹興(今浙江省紹興市),由宋高宗葬之於永佑陵,立廟號為徽宗。
皇統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為改善與南宋的關係,將死去的宋徽宗追封為天水郡王,將宋欽宗封為天水郡公。第一是提高了級別,原來封徽宗為二品昏德公,追封為天水郡王,升為一品,原封欽宗為三品重昏侯,現封為天水郡公,升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號中的侮辱含義。第三則是以趙姓天水族望之郡作為封號,以示尊重。
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紹興和議》徹底完成所有手續,於當年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宋高宗的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歸宋。
同年八月,十餘輛牛車到達兩浙,十月,南宋將宋徽宗趙佶暫葬於紹興府會稽縣(今浙江省紹興市),名曰永固陵(後改名永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