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55年的春天格外明媚,到處鶯歌燕舞,位於浙江紹興城南的沈園裏更是綠樹紅花。再嫁的唐婉已漸漸愈合心中的傷口,體貼的丈夫趙士程看到天氣好,唐婉心情也好,便夫妻雙雙至沈園裏賞春。結果是出人意料的,再嫁後的唐婉原本幸福的生活被一首詞給粉碎了。
就這樣,在宋朝,在沈園,在一個滿城春色日子,有過一段傷感的相逢。
關於沈園之會的發生時間,周密記為紹興乙亥歲春(1155年),陳鵠卻記為紹興辛未年(1151年),兩種說法,相差四年。兩相比較,陳鵠的說法較為可信。沈園之會當於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陸遊27歲。首先,陳鵠的主活年代與陸遊晚年相銜接,而且他的記載乃是其親眼所見;而《齊東野語》在年月順序上較為混亂。其次,陸遊在紹熙三年(1191年)詩題明雲“四十年前曾題小闋壁間”,紹熙三年上推40年,是紹興二十二年(1152),前一年即辛末(1151年),與陳鵠所記正合。
在分手十年以後的那個春天,在山陰城沈家花園裏,上演了那著名的沈園重逢一幕。
悲劇的最高潮還不是陸遊一揚頭喝下唐婉送來的那杯苦酒,爾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最震撼人心的是,在陸遊題詞之後。
遊園之後不久,秦檜病死,陸遊被朝廷任用,離開了故鄉。
而對於唐婉來說,沈園愴然而別,傷痛久久難平複。第二年春天,又經過一年的唐婉故地重遊,忽然瞥見陸遊留在牆上的詩。園牆上《釵頭鳳》墨跡斑斑,她反複吟誦,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淚流滿麵,心潮起伏。
唐婉孤零零地反複誦讀《釵頭鳳》,春光依舊,物是人非,斷腸人提筆和詞,愁怨難排解地和詞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嚐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唐婉《釵頭鳳》
唐婉不久便鬱悶愁怨而死,《釵頭鳳》成了她的絕筆。寫完最後一個字,這個可憐的女人也為愛情流幹了最後一滴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