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非常擅長想象的,我的想象展開得無所拘束,我最願意沉浸在我的想象中,在那裏,我看到了一個奇妙的世界,一個九千年前的世界。非常奇怪的是,一向最具古典情結的我,在這一個想象世界裏,卻沒有一絲古典氣息。九千年前的世界是一個非常接近現代的世界,當然它不是現代的翻版,這不可能;而現代也不是它的翻版,它們互不模仿,但就是驚人的相似。
一提起九千年前,大家一定以為那是一個遠古洪荒的世界,到處是不毛之地。不是的,當時地球上有很多先進發達的地方,亞特蘭蒂斯王國就是其中之一。
九千年前的世界是超現代的,那是一個物質不再匱乏的世界。
生活在九千年前亞特蘭蒂斯王國的人們不用體力勞動,這與人類貪圖享受、懶惰的天性相吻合。一切都可以進行編程,通過輸入數據,由電腦管理倉庫,它會自動根據季節、氣候進行適時的耕耘、播種、收割、儲藏。
通過最合理的細胞配置,植物最大限度地增產,各種必須的資源也可以通過最智慧的設置方式讓它再生;所以物質不再匱乏。
物質環境如此優越美好,自然環境也開發得最合理,綠地鮮花隨處可見;在這樣幸福的環境中,人人拚命想長壽,一百歲不滿足就二百歲、三百歲,乃至一千歲,醫學以相應的發達滿足了人們的願望。
九千年前的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最大特點就是虛擬現實!將自己的全部生物信息輸入,對方也同樣輸入全部的生物信息,通過各種完善的數據傳輸,不僅聲音、圖像能傳遞過來,體溫、體重、體形也能傳遞過來;總之一個全虛擬又全逼真的人就會通過數據傳輸出現在麵前,哪怕對方遠在天涯海角甚至另一個星球,也可以轉瞬即在眼前,真正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亞特蘭蒂斯王國是生物信息傳遞的王國,所謂心芯相通。於是人們就可以在計算機製造出來的完全虛擬但完全逼真傳真的環境裏,聞對方之聲音氣息、看對方之容貌表情,撫摸對方之肌膚輪廓,感受對方的體溫和體重、溫度與濕度、深度與熱度,完全逼真地享受對方的火熱與堅硬、柔軟與濕潤。於是一個個摘下了淑女、君子的麵具,軟語溫存,百般愛撫,放蕩無拘,毫無羞恥。滿足之後一切斷所有的傳輸線路,雙方就完全是兩個世界裏的人,互不相識。這樣的虛擬現實除了可以使個人擁有自由之外,還有一樣的最大好處就是人人盡可隨心所欲,歡樂而瘋狂地性交,盡情享受生命,卻不必承擔孕育生命的麻煩,更不必有感染性病的顧慮。隻不過這僅僅是歡樂而決不是幸福,歡樂是感官的,而幸福是心靈的。但正因為是這樣才會有利於人們不再受感情的傷害,遠離傷心,遠離失戀和背叛,也同時遠離了愛情與真心,心心相印、忠貞不渝、生死相許已是千萬年的神話傳說。不再需要愛情!人們在完全虛擬的世界裏愛得發瘋,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充滿了背叛。
按理說應該沒有人再願意生育,自己可以活幾百年,後代在這裏已失去了養老的互惠價值。但人的天性還是想要個孩子來付出他或她的愛,就好象精液必須要射出才能痛快、僅僅濕潤還不夠必須要伴隨著呻吟的痙攣一樣,他或她還需要有個孩子來給予,這樣在心理上,他或她會非常好受。注意!在這裏生命的產生已不再是需要男女雙方來完成了,連這也變成了一個個人的孤獨行為了,所以我隻能用他或她而不是他和她來表述,唯其如此,我的寫法才是客觀的才是正確的。小生命不再是愛情的結晶,通過生物基因選擇的方法,按照最美、最強、最聰明的原則選擇精子和卵子,再通過物理化學等各種人工方式使之結合,結合得成功,便產生了生命。
九千年前,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到了人間。那時我是個男嬰,潛意識裏,我對做個女孩子,總有種恐懼感,也許是因為女性是個弱勢群體,自己常常無法保護自己吧,也許還為點什麼,這一點我也從來不願意多想。
到了人間,我一看才發現這是一個殘暴、貪得無厭、隔膜、奢侈、血腥、無常的人世間。這世上好象什麼都有了,凡是人能想象到的精巧奇妙的東西都有,但又好象什麼都沒有,沒有愛情沒有真理,甚至連友誼也沒有。
遊戲規則
完全逼真的再現,同時又享有最大的自由度,不僅可以擁有,更可以拒絕,這就是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最大不同,也是最大優點!人們不必再在現實世界裏感歎活得太累、太沒有自由,這個問題已完全解決,但孤獨卻空前強烈;人人充分享受最大的自由,也同時擁有最大的孤獨和寂寞無助。每個人都更加成為一個封閉的個體,一座沒有門的城堡,重重設防。
我這個人是不大合時宜的。所以一點不必奇怪的是,不合時宜的我必然會在虛擬的世界裏真實真正地愛上一個女人,於是我們從完全逼真的虛擬世界裏走出,走到了處處讓我感到陌生的真實世界裏,好在真實世界裏的一切硬件設施都和虛擬世界裏一樣,這是唯一不讓我陌生的地方。
她漂亮非常,渾身上下都是不住往外溢流的青春,連她的笑聲都是滋滋潤潤的,和她在一起我幸福得忘記了饑餓、忘記了時間也忘記我自己。我狂熱地完全投入進來,而她似乎也是同樣,要知道我是個高大英俊聰明又柔情體貼的青年。
但結果我發現她的狂熱隻是一種對於遊戲夥伴的狂熱,就好象兩個玩得來、玩得開心的夥伴,一時興之所至,相親相愛相依偎,這是成年人的遊戲樣本,如同兒童間相戲相鬧相追逐的遊戲模式一樣。癡情不符合亞特蘭蒂斯時代的情感規則,這是她最終讓我明白的道理。我其實早也知道亞特蘭蒂斯時代的女孩從不為情感受傷,如果需要就打開進入當前頁,一旦沒有了可利用價值,就毫不猶豫地將它從記憶目錄裏Delete(刪除),傷心與淚水全都留給別人,而自己隻保存利益與瀟灑。亞特蘭蒂斯人的情感辭典裏已無神聖和專一,隻須遵守一定的遊戲規則,就盡可進行愛情遊戲,這已是不爭的現實事實真實。但我還是忍不住傷心,真的,我傷心極了。不過,在亞特蘭蒂斯人的價值體係裏,我知道錯不在她而在於我,我破壞了規則,因此我相應地受到了懲罰,這是必然的也是應該的。她沒有錯,她在亞特蘭蒂斯人的價值體係裏活得如魚得水。
我更加封閉自己了,我後悔不該從虛擬世界這把大保護傘下走出,去承受那麼多我脆弱的心靈本不能承受的痛苦。在我強壯的外表裏,是顆太易受傷的心,且傷後久久難愈。我在久久的痛苦咀嚼中,終於明白了,被許多人實踐並肯定過的行為模式還是合理成分大些,至少是可行的,由可行便可取。
一項實驗
鼠籠模式:在鼠籠中放上足夠的食和水,使之迅速繁殖。不久,有限的空間便產生了擁擠,於是,力強者占據邊角,力弱者隻好呆在中間,任人隨意擠壓。擁擠的環境讓老鼠們煩躁不安,它們的攻擊性大大增強,相互爭鬥,對繁殖失去了興趣,這樣一來,老鼠大量死亡。於是和平安寧又回來了,又出現了如開頭的一幕,老鼠們在快樂而迅速地繁殖,繁殖超限後,便再次出現痛苦的擁擠和煩躁的爭鬥,使老鼠們再次大量死亡。當總量降到一定數量之後,上述過程又會重複進行。
需要悲劇
長壽問題的解決,使亞特蘭蒂斯王國的人隻生不死,於是人滿為患,曾經人煙稀少的荒蕪小島,轉眼到處都是人哪裏都是人,摩肩接踵,揮汗如雨聯袂成雲。擁擠在有限的空間裏,不僅自由受到了最大的威脅,同時還伴有垃圾處理、飲水來源及衛生、噪音汙染等問題。
處身在人滿為患中,人與人之間的仇視無須理由。沒有理由的仇恨卻是極深刻的。於是鼠籠實驗的結果在這個島國上演了,亞特蘭蒂斯王國裏到處都是舞台,到處都在上演著劇情不同但主題同一的鬧劇:人與人之間的仇視和厭煩和倦怠。人們渴望病菌,希望它能幫助消失一部分多餘的生命,當然每一個人思考這個問題時都認為自己是最不多餘的生命。曾經被醫學家千辛萬難艱苦卓絕地探索消滅的病毒,重又被研製了出來,用以消滅掉部分生命。但有計劃地使用病菌,仍然隻能消除一小部分的生命,亞特蘭蒂斯王國仍是人滿為患。
神聖感消失,莊嚴不存在,在物質極其富足中,人們承受著不能承受之輕,浮飄飄地懸在半空,於是人們開始極其需要踏實、需要紮實、需要沉重、需要艱苦、更需要悲劇。戰爭就是悲劇,不論哪方取勝!渴望戰爭!人與人之間的戰爭,家寫家之間的戰爭,族與族之間的戰爭,全都是關於空間的大戰。人們渴望鮮血,置別人生死於不顧,漠視痛苦,看到別人痛苦,以為與已無關。人的生命變得朝不保夕,隨時隨地會有武裝械戰。生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裏,我每天都戰戰兢兢。
亞特蘭蒂斯王國本來是沒有圍牆、也沒有國家種族之分的,但現在亞特蘭蒂斯王國已變得壁壘森嚴,並且由於利害關係才又漸漸由血緣演化種族,種族再成國家。亞特蘭蒂斯王國原本早已將法律、軍隊、監獄都廢除了,亞特蘭蒂斯國王本來是靠威信來統治臣民的,而全體臣民本來是憑良好的道德修養來維護社會的井然有序的;而現在局勢的需要又使法律、軍隊、監獄重新建立起來,亞特蘭蒂斯國王重新拿起武力拿起屠刀,重新推行鐵血政治。
大毀滅
九千年前的某一天,一座座因人口太多而不得不建得高聳入雲的大廈沐浴在陽光下,人流熙攘,摩肩接踵,匆匆忙忙。就在這不知不覺中,一道藍光突然從天際閃過!當疑惑、恐懼、驚愕等種種表情還沒有來得及出現在人們的臉上時,刹那間大地便土崩瓦解,一座座摩天大樓相繼跳起了“迪斯科”,整個城市猛烈地晃動了起來。一時間,火光衝天,生靈塗炭,數百萬人慘死在殘瓦斷壁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