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流年暗中換——花蕊夫人逃不出的宿命(1 / 3)

是你在玉樓憑欄吹笛嗎?花蕊夫人。春雲舒卷,落一地春紅,當曉月冷照,你在舊詞添新愁嗎?寒蟬吟淒切,瀟雨歇。

1、君王榻前的青春夢

花蕊夫人,後蜀皇帝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時期女詩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姓徐,一說姓費。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後,被虜入宋宮,為宋太祖所寵。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豔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樸實之作,如“三月櫻桃乍熟時,內人相引看紅枝。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這一首,就寫得十分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國亡詩》亦頗受人稱道,實難得之才女也。世傳《花蕊夫人宮詞》100多篇,其中確實可靠者90多首,詩一卷(《全唐詩》下卷第七百九十八)。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李白的這首詩是讚美成都的富庶和秀美,在太白的筆下,成都的山水似乎都沾染著青蓮居士的飄逸和靈秀,生活在此間的人,自然也充溢著成都的靈氣,天府之國素來以才色俱佳的女子為人稱道,原因大抵也是如此生活在宋初蜀地的花蕊夫人算是其中的翹楚。在後世的傳記、正史中,她無一例外的披著才情與美貌的外衣,因她驚豔的美貌,在她人剛剛步入曆史的畫冊時就為她贏得了萬千的寵愛,我們的故事也從這裏開始。

花蕊夫人是後蜀末代皇帝孟昶的貴妃,也就是後世被人津津樂道的“費貴妃”。而所謂“花蕊”二字,便是“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大概的意思是豔麗的花都無法與她的樣貌比擬,嬌媚的花蕊不能表現她的形容。古人對於女子外貌的描述很有味道,常以自然風物作比,“指若削蔥根”“眼似秋波”等等,“花蕊”這個形容詞對於費貴妃來說更是如此,我們隻消想一想嬌嫩的花蕊似乎就能窺見她的美貌。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這種以自然為範的審美氣象,在這兩句中表現的尤為真實,我們隻需一讀,不僅是滿口餘香,更不難一窺花蕊夫人的容貌。

女人若隻有美貌,恰如製作精美的工藝品,美則美矣,但是缺少值得讓人玩味的東西,花蕊夫人可以說恰恰彌補了美貌女子通常缺少的內涵和才情。在中國古代,詩詞之於女人,大多是如禮品外的包裝紙。煙花巷陌裏的青樓紅館,女子們借吟詩詠詞來提高身價,博得青睞,而花蕊夫人顯然不是此類,《全唐詩》收錄了她詩作共一百五十餘首便是很好的證明,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全唐詩》收錄她的詩作就如同是“學院派”認可了她的作品,就現在看來,其中收錄的詩歌雖然並非是篇篇精品,但大部分作品都還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她那最被後世文人津津樂道的“十四萬人齊卸甲,寧無一人是男兒”更是讓人歎為觀止。

如果把她真的比作是一朵含苞的花,美貌才情恰如花色,那麼花蕊夫人的性情更恰如花香,花蕊夫人性情賢淑,蕙質蘭心,據史傳記載,她談吐舉止與眾人多有不同,這大約源自她深受詩書熏陶的原因,舉手投足自有一股不凡氣質的。正是由於這種種原因,花蕊夫人深得後蜀皇帝孟昶的歡心。相傳孟昶曾廣征蜀地美女以充後宮,妃嬪之外另有十二等級,其中等級最高的便是“花蕊夫人”費貴妃。孟昶對她“須臾不能離其側”。對花蕊夫人的喜愛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我們舉一個例子就可見孟昶對花蕊夫人的喜愛,因為花蕊夫人深愛牡丹和紅梔子花,孟昶愛屋及烏,特地命官民人家都大量種植牡丹。並稱:“洛陽牡丹甲天下,今後必使成都牡丹甲洛陽”,據說,成都並稱為“錦城”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還不惜派人前往各地選購優良品種,在宮中開辟“牡丹苑”,每每牡丹花開,各色品種爭奇鬥豔,芬芳四溢時,孟昶便命人置榻斟酒,鋪紙研磨。與花蕊夫人日夜盤桓花下。

據說有一次,月圓之夜,正好也是牡丹花開之時,孟昶攜著花蕊夫人步入禦花園賞牡丹,孟昶命人將宮內蠟燭、明火全部熄滅,隻是趁著這月色與花蕊夫人神遊花園,遊園到興盡處,孟昶便對花蕊夫人道:“隻是賞花,並無十分樂趣,不如愛卿起舞,朕潑墨,置酒案上,痛飲大醉如何?”花蕊夫人忙道:“陛下吩咐,安有不可?”於是,命宮女太監妥為準備,一時間花香、墨香、酒香、美人香混雜其間,夜深酒酣,孟昶便命人掌燈,孟昶一邊看花蕊夫人月下輕舞,一邊提筆揮毫,他原本就是文采不俗的人,此時醇酒美人,更是才思敏捷,一筆揮成了一首流傳後世的詞中精品,後世蘇軾曾博為考證,還原出當時的詞作: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攲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隻恐流年暗中偷換。

提起花蕊夫人不得不說後蜀皇帝孟昶,如同大多數亡國之君一樣,孟昶的生活十分放蕩。是一位追求物欲、耽於享樂的皇帝,其父孟知祥於天下大亂時起兵僭稱帝號,建立了不世功勳,可惜,他命途不濟,做皇帝沒有多長時間即早早殞命,亡故後帝位便由孟昶繼承。孟昶作為後蜀的“官二代”雖然繼承了帝位,但他顯然沒有繼承他父親的兢兢業業和壯誌豪情。孟知祥處心積慮、晝夜辛勞所建立起的後蜀,在他生後便被這位荒唐皇帝葬送殆盡。

史書上記載,孟昶在即位初年,還是一位勵精圖治的明君,在他做皇帝的早期,他興修水利工程,注重農桑田耕,實行“與民休息”等多種政策,後蜀曾一度將北線疆土擴張到長安等地,然而也許是精力不濟,也許是能力不足,更可能是沉溺在花柳後宮無法自拔,總之,後蜀後期,孟昶對政事絲毫沒有了興趣,除了整天紮在後宮日日笙歌、夜夜美酒外,對軍國政事一概不問。孟昶還常常在宴餘歌後,攜著花蕊夫人將後宮嬪妃美人都一一召到禦前,親自遴選,竟模仿公卿士大夫的等級,看到容貌秀美的便加封爵號。對美女的追求到了令人驚歎的地步,他的後宮中,加封嬪妃每個月的香粉錢都由太監專門管理,到了每月分發俸銀的時候,孟昶甚至還要親自監視。而前來領取月錢的宮人竟然有數千人之多。我們一般說皇帝的後宮是“三宮六院”,看孟昶的後宮僅領香粉錢的就有數千之眾,孟昶在美色上的荒淫可見一斑。

孟昶不但在美色上十分荒淫,對物欲的追求也是極盡所能。宋太祖趙匡胤滅掉後蜀之後,曾派兵查抄孟昶的後宮。孟昶後宮生活的奢侈讓前來查抄的人都瞠目結舌。處處是雕鏤精工,富麗堂皇,據說,僅僅是孟昶的小便器皿就用七寶裝飾而成,精美無比。宋太祖看到後,十分感慨,他說:溺器都要用七寶裝飾,那麼吃飯的器皿要用什麼做呢?生活如此的奢靡,怎麼能不亡國?”隨即命人將其砸碎。

然而上天似乎對這些生活在金籠裏的帝王格外眷顧,以婉約詞稱名的南唐亡國之君李煜,獨創了“瘦金體”的宋徽宗等等都是其中翹楚。孟昶本人雖然生活放蕩、對政務軍事一竅不通,但是他也有人所不及之處,從現存的孟昶詞來看,他很有才情,“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便是很好的明證,大約也正是由於孟昶的這份天生的才情,與花蕊夫人詞舞唱和,所以才能心性合一,被後人傳為美談吧。

作為一位皇帝,孟昶在美色上十分的荒淫,但他對花蕊夫人則用情十分深切,自從將花蕊夫人納為妃嬪,孟昶便整日與她廝守,花蕊夫人在正值生命開始的階段受到孟昶的寵溺和保護,如同被精心嗬護的金絲雀一般,在這樣極盡繁華的皇宮中度過一段如夢的生活。也許收錄在《全唐詩》裏的花蕊夫人的詩歌能大約的反映出此時她的生活和感情的狀態,“三月櫻桃乍熟時,內人相引看紅枝。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這些詩歌色彩明亮,甚至充滿了少女的活潑和熱烈。我們大約也能想到此時的花蕊夫人對生活充滿了怎樣的欣喜和熱愛。不但才貌出眾,而且性情溫婉,更為讓人豔羨的是萬人之上的皇帝的寵愛,在花蕊夫人身上集中了女人們所有的幻想。

秋高氣爽的時節,孟昶就攜花蕊夫人出遊,登淩煙高閣,二人邊走邊欣賞閣外的景色。花蕊夫人有感而發,吟出:

五雲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孟昶連聲讚歎,自愧弗如。

花蕊夫人香豔聰慧,孟昶風流倜儻,二人情投意合,恩愛無比。花蕊夫人與孟昶郊遊、賞花、遊船、打獵,閑暇時,花蕊夫人就用詩詞來記錄這快樂的日子,她的詩用詞華美,描寫的生活場景也極為豐富,如“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長似江南好風景,畫船來去碧波中。”“修儀承寵住龍池,掃地焚香日午時。等候大家來院裏,看教鸚鵡念新詩。”

她還十分留意身邊的宮女們的生活,寫了許多詩作,如:

春風一麵曉妝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卻被內監遙覷見,故將紅豆打黃鶯。

小小宮娥到內園,未梳雲鬢臉如蓮。

自從配與夫人後,不使尋花亂入船。

然而,就在孟昶沉醉於酒池肉林,與花蕊夫人雙宿雙棲的時候,強大威脅正在向這個溫柔鄉裏逼近,對政務軍事不敏感的孟昶也許還不知道,就在此時,千裏之外的北方,一名趙姓的北周軍官憑著自己的野心和軍功,此時已經完成了從軍官向皇帝身份的轉變。這個人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趙匡胤,他的出現改變了整個中國曆史的進程,也深深的改變了養在深宮的花蕊夫人一生的命運。

趙匡胤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他不滿足於後周已有的領地,建國之後,他便南征北伐,一步步的擴大大宋版圖,按照先南後北的策略,他屢次派兵南侵。作為趙匡胤自己的大宋版圖上重要的一塊,後蜀也麵臨著相同的威脅,此時的孟昶正沉溺在溫柔鄉裏,不但軍隊廢弛,上層腐化,而且連抵禦外辱的氣節都沒有。宋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掃平後蜀,公元965年,孟昶與他的族人共三十三人連同花蕊夫人離開後蜀,被擄到東京汴梁。

2、離蜀道上時時聞杜鵑

中國古代史上,女性不自覺地以男人“附屬品”出現,她們能夠青史留名並被後人津津樂道原因大多是因為身邊有些叱吒風雲的男人,這些男人或是位極天子重臣,文治武功,或是名士騷客,才高八鬥,青史留名。西施、貂蟬、楊玉環、昭君乃至卓文君莫不是如此。倘若沒有後蜀皇帝孟昶,花蕊夫人會不會這麼聞名,我們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孟昶在花蕊夫人的生命裏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那個時代,女人的命運從來都是由男人來操縱,當年深宮裏的錦衣玉食是因為孟昶,此時離蜀道上的杜鵑啼血也是因為孟昶,應該說花蕊夫人的前半生跟這位亡國皇帝的命運緊緊相連。

然而,上天的安排讓人無法琢磨,按照一般的發展脈絡,花蕊夫人大約也應該與孟昶一樣,身陷囹圄,飽受身為階下囚的悲苦,然而,行走在離蜀道上的花蕊夫人還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她的生命軌跡將會被另外一位皇帝改變,這個皇帝將繼續使花蕊夫人寵愛優渥、衣錦食珍,也最終使她香消玉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