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首硬件這一年(3)(1 / 1)

隻談PC領域的話,由於Intel前幾年積累的優勢太過明顯,這一年其實是毫無壓力的一年。PC處理器循序漸進,不需要做太多的更新依然可以搶占絕大部分市場。由於有核芯顯卡,Intel其實是在悶聲賺大錢,核芯顯卡已經占領了整個PC領域的半壁江山。不過在這樣的平淡日子裏,依然能夠找出幾款特別對玩家胃口的好產品。

奔騰處理器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奔騰的Intel Inside(給電腦一顆奔騰的芯)廣告相信是最廣為流傳的IT產品廣告語之一了。不過在酷睿處理器誕生之後,退居二線的奔騰處理器有些英雄老矣之感。Intel並沒有放棄奔騰處理器,今年發布的奔騰20周年紀念版G3258就著實火了一把。雙核雙線程主頻3.2GHz,L3緩存3M,默認性能就已經不弱了,僅售400多元,性價比超高。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顆處理器非常適合超頻使用,官方並沒有鎖定處理器的倍頻,而通過一般的風冷散熱器,絕大多數G3258都可以超頻至4.5GHz,個別體質好的處理器甚至可突擊4.8GHz,適合很多對處理器單核能力要求高的使用場景。

基本上電腦愛好者們對於帶k的處理器更為鍾愛,其實就是喜歡其不鎖倍頻的特性,通過自己搭建的合理平台超頻來獲得更好的性能。不過眾所周知的是,自從Ivy bridge開始由於Intel將散熱金屬頂蓋和核心之間填充的導熱物質更換為普通導熱矽脂,Intel LGA 115x處理器的超頻能力就始終受到溫度的限製。i7-4790k這代處理器誕生之初,Intel就信誓旦旦地宣稱會更換導熱材料,可實際產品出來後發燒友開蓋一看還是矽脂。不過i7-4790k有一個好處就是出場就是超高頻率,默認4.0GHz最高可睿頻至4.4GHz,這已經是不少以前處理器的最高穩定頻率了,基本沒有再超頻的必要,買回來就是高性能,是不會超頻用戶的神器。

i7-5820k隸屬於Intel新一代Haswell-E,是Intel的頂級平台X99,定位類似以前的X58、X79一類。這類平台一般都有高性能、平台可持續時間比較長的優點,但是缺點就是售價較高。在這裏為什麼說i7-5820k很具有性價比?讓我們從i7-5820k的參數說起。以往頂級平台中最入門的處理器,一般都會比其他處理器少兩個物理核心四個線程數,同時L3緩存也會相應減少。而這代入門的i7-5820k和中檔的i7-5930k都是六核十二線程,L3緩存也同為15M,兩者的差異僅在於0.2GHz的主頻和幾條PCI-E通道數,使用單顯卡的用戶基本可以無視,雙卡係統也不會過分影響性能。不過Intel也不傻,比起以前同類產品,這塊很超值的i7-5820k提高了一些售價,不過就算這樣也是近幾年賣相最好的頂級平台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