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2 / 2)

吃飽了的兒子睡著的時候,我們倆就在燈下看著兒子,怎麼看也看不夠……是兒子的啼哭,是.兒子咯咯的笑聲……是兒子喚起了我的已經遺忘很久的記憶。我不能給兒子當一個碌碌無為的父親。就是兒子出生的那一年的年底,那是一個異常寒冷的冬天,我開始了文學創作……

那時的我,真盼著作品能早一天發表,能早一天成名。我與文學有著割不斷的血脈,那時我寫了兩個電影劇本都沒能成功之後,就寫起了小說。我的處女作是一九八一年問世的,那時我的心情就象兒子出生一樣的高興。人哪,還是有點追求,有點寄托的好,看書啊,學習呀,寫呀畫的……那時,我隻顧了自己的事,把家裏家外的一切都推給了許春榮。說句心裏話,許春榮同我結婚以後,已經令我和我的朋友們感動不已。一個好端端的大姑娘嫁給一個腿有殘疾的我,況且我的家境又是那般地慘。我的奮鬥,也是為了我的妻子。她是一個太善良的女人,我一直想給她寫一篇文章卻一直也沒寫出來,說到底,我們倆都想平平靜靜地過日子。從我們從前住的那間夏天熱冬天涼快的小屋裏,到我們現在住的這兩間樓房,空間雖然小,卻讓我們塞得滿滿的。書啊,工藝品呀,字畫的,搬了一回家,丟了不知多少。心痛一陣子也就忘了。其實人的一生,就是磨難,就是感悟。苦也好,福也好,大喜大悲總不能隨你一生。調到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工作已有四年了,這四年,我寫的比以前少多了。因為工作忙,人也過了中年,精力也有限,屬於自己的那一那塊小田地撂荒了不少。我畢竟是個業餘作者,不可能扔了工作去寫作.我也不是那種熊掌想要,魚也想要的人。把別人唱卡拉OK洗桑那的時間用於讀書寫文章,至少可以這樣說,我為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當然,寫作也給我帶來了不少的益處。小說發表了之後,在我們金州小城也有些震動。那時,縣誌辦想調我去寫縣誌。金州鎮政府搶先一步把我調去當通訊報導員。到了鎮上我才知道,我們的人民大眾也是有等級的,什麼大集體幹部,全民幹部,臨時工……我那時背上背的是街道大集體幹部。一九八五年初,正趕上開發金石灘。那時,要拍一部電視風光片,縣裏找了好多人為這部片子寫腳本。可是寫出的腳本都不能讓人滿意,縣領導也急了,金州是文化古城,真的就找不出一個能寫腳本的人?有人推薦我,說是金州鎮有一個能寫小說的人。一句話,就把我調到我旅遊局。我利用一周的時間走遍了金石灘的每一個角落。後來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寫出了這個本子.後來拍出了一個相當不錯的風光片。就是手中的這支筆,我轉成了國家幹部,入了黨,當了科長,還當了三年金州區的人大常委.是我這人不爭氣,沒能風風光光地在官場上走一遭。這對我來說,是樁子好事.因為在寫作上我還有一部寫我們這座城市命運的長篇小說沒寫完;有一部我的人生的長篇小說還沒有動筆;還有好幾部已經應約的電視劇還扔著呢。就這幾件事也夠我幹一輩子的啦。我期待著自己最好能在退休前把這些文學的欠賬還清。這樣,退休之後我就能寫寫字作作畫了。

人到中年,回想起來我是幸運的,我的身前身後,都是那麼好的朋友那麼好的人。這對於我來說,是一筆多麼深厚的財富。在這篇後記結束之際,我向我的朋友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徐 鐸

一九九六年於金石灘下班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