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曲折的婚姻(2 / 3)

愛因斯坦把自己在專利局的工作戲稱為"鞋匠的工作",日複一日,每天所做的都是相同的工作,使他少有機會運用自己的知識及才能。任何發明家若想獲得對他某項發明產品的專利保護,就必須把那項發明產品的完整說明提交給專利局,愛因斯坦的工作就是把這些說明以最簡短而最清楚的方式加以改寫。雖然,愛因斯坦當時並不知道,但事實上,當時在專利局所學到的,後來對他確實有極大的益處。因為他在專利局學會了如何後,愛因斯坦終於接受了後來他一連擔任長達二十年的教學工作,而且表現傑出。

三、婚姻破裂

1914年春天,愛因斯坦在柏林過著寂寞但又相當繁忙的生活,他的妻子和孩子並未跟他同住。在這時候,米列娃和愛因斯坦兩人一致認為,他們的婚姻失敗了。米列娃拒絕住在瑞士以外的任何地方,因為她已深深愛上那地方。雖然後來他們終於離婚,但他們兩人仍然維持很好的友誼。愛因斯坦經常回到瑞士探望他的孩子,而漢斯和愛德華在放假時也到德國和父親生活一段時間。

愛因斯坦博士此時已把柏林當作是他的家,但對於一個熟知德國南部溫暖的氣候及風俗的人來說,柏林則顯得有點兒陌生和冰冷。在這個德國最進步的城市中,發展出"鐵血宰相"俾斯麥執政時期所講究的高度效率。好戰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所領導的政權,頗能合乎俾斯麥的理想。僵直有如槍管的軍官們走在寬闊的街道上,街道兩旁則排列著壯觀的建築物及英雄雕像。如果人行道上很擁擠,平民就要立即走到街道上,讓軍官們大步經過。從政府官員一直到小孩子,每個柏林人都按照正確的步伐踏步前進。小孩子們很小就知道,在公園裏丟一張紙屑是最嚴重的罪過。

在大學圈子裏,愛因斯坦處處遭遇到繁文縟節。他憎恨一定要對他人稱呼正確的頭銜,不可以把教授的太太稱作某某夫人,一定要稱她為某某教授夫人,若是稱呼別的,將會被當作是對她的一種侮辱。一位正教授必須擁有好幾套服裝,比方說,講課時穿什麼衣服,或是什麼時候需要換上晨裝或正式外出服。雖然愛因斯坦以前在瑞士當窮學生時隻能穿破衣服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愛因斯坦仍然覺得如果把領子放鬆,並使褲子寬鬆自然,就會感到更為舒服。已經有人在他背後指指點點,說他的皮鞋從來不擦。

愛因斯坦一向不理會這些批評。事實上,他向來拒絕順從他不同意的世俗想法。例如,參加大學宴會及定期擦皮鞋,這些小事情他一向不放在心上。他的一位同事把愛因斯坦形容得相當好:"在柏林,隻有兩種物理學家,一種是愛因斯坦,另一種則是其他所有的物理學家。"

不過,這麼一來,愛因斯坦總算能夠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研究他的理論物理學。這位科學家遵循兩種方法來研究及追尋真理。他的工作分屬於大家所知的"純科學"和"應用科學"。在純科學方麵,我們可以發現,像愛因斯坦這類理論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努力提供一項新的理論給全世界,他們所使用的隻有鉛筆和紙張,沒有任何工具。在純科學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像麥克森及莫雷這類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這些科學家負責證實新理論的正確與否,他們的方式是在實驗室中從事實驗。

愛因斯坦在柏林初期,仍然繼續研究他在1905年提出的相對論理論。當時,他的這項理論曾引起全世界的轟動,現在他則忙於撰寫一篇聲明,這篇聲明將使他的早期學說的範圍擴大,且更為普遍化。他高興於可以不必定期講課。當他在向他的同事或是比較優秀的研究生談話時,他可以講得十分精彩,因為這些人可以輕易理解他所說的話。但是在講授一連串事先仔細計劃好的課程時,由於所講授的項目經常不是他當時特別感興趣的,所以他經常講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