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英雄末路命喪湖北(1 / 3)

李自成在山海關一役戰敗和放棄京師的消息傳出後,原來歸降的明朝將領又紛紛反叛。李自成在五月中旬撤退到太原。此時,清軍暫時停止了追擊農民軍,由於他們幾乎瞬間占領了京師等大片區域,需要對此加以鞏固,所以暫時放棄了對農民軍的追擊。這使李自成得到一個十分難得的短暫喘息機會,在太原住了十多天,稍微進行了休整。他留權將軍陳永福率一萬人馬在太原固守,自己則南下平陽,隨即回到西安。

在這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裏,全國的形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清軍迅速占領了京師及其周圍大片區域,儼然成了中國的又一統治者,並且申明,自己的天下是從李自成手中奪得的,並不是從明朝手中奪得的。竟然還表示要為崇禎皇帝報仇。這一招十分奏效,明朝舊官員和許多士大夫在心理上得到了極大安慰和滿足,因而迅速轉變自己的態度,紛紛投靠到清廷麾下,使清廷很快在京師站穩了腳跟。

隨著李自成主力的撤出,河北、山東一帶很快丟棄。河南各地也隨之效仿,紛紛反叛,李自成一邊固守關中,一邊極力爭奪對河南、山西一帶的控製權。七月李自成到達平陽後,重新布置兵力,對清軍展開了全麵進攻。九月,滿族貴族在北方的統治日趨穩定,以為征服全國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決定大興兵事,兵分兩路,一路向西摧毀大順政權,一路向南摧毀南明小朝廷。

十月中旬,清軍英親王阿濟格率領大批清軍向陝西進軍,準備從陝北向下,一舉消滅西安的大順政權。吳三桂、尚可喜為前鋒,經宣府、大同等地進入陝北,沿途又收編了大量降兵,總兵力達到八萬人。同時間發生了懷慶戰役,豫親王多鐸率領的清軍原打算進攻南明,此時改變計劃,轉而增援懷慶,隨即也向陝西殺奔而至。降將孔有德、耿仲明是其前鋒,直逼潼關。這樣,西安的大順政權就處於清兵的南北兩路夾擊之中,形勢非常不利。

李自成得知清兵大舉進攻陝北,因而決定集中力量加強陝北的防務。十二月,李自成親自率領大軍赴陝北增援。此時,駐守陝北的是李過、高一功部。李自成抵達洛川後得到消息,說多鐸率領的清軍正直逼潼關。李自成大為震驚,於是在洛川駐足不前,以等候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好決定下一步的策略。李自成在洛川滯留了十日,此時潼關的局勢最為緊急。因此,李自成就改變了增援陝北的計劃,而火速向潼關進軍。從當時事態的全局而言,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潼關是陝西的大門,隻要潼關不丟,局麵就能夠改觀。隻是來回奔波,耽誤了許多時日,因而造成極大的被動。

而後,潼關大戰開始。雙方你來我往,拚殺得十分勇猛,都盡了全力。潼關一役,李自成的大順軍損失慘重。在潼關失守後,李自成已意識到,丟失關中已成定局,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在返回到西安後,李自成決定立即放棄西安。

當李自成在西安撤出時,命令賀珍代替馬科駐防漢中,馬科在前年曾被張獻忠的大西軍擊敗過,退回到漢中,李自成在此部署,其用意也很清楚,就是想要賀珍接應李過和高一功,為北路軍南下保留一條安全通道。此外,馬科是明軍降將,麵對這一局麵,李自成對馬科不能不提防,因此就命賀珍取代他鎮守漢中。李自成撤出西安,張獻忠的大西軍在三天後就發兵來搶奪漢中。所以,大順軍和大西軍便在漢中再次發生衝突。大西軍雖然在人數上占有絕對優勢,但因為輕敵,中了賀珍的埋伏。大西軍倉皇而逃,主帥艾能奇被俘,其餘部隊退回成都。這樣,北路大順軍的南撤就有了一條安全通道。從這次衝突看來,大順軍與大西軍的聯合已經不可能了。這也正是導致這兩大農民軍相繼被清軍消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