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很想知道這是本什麼書,書中說些什麼,但父親總是這麼小心地收藏著,想要說服他拿出來給自己看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來想去,王羲之決定趁父親不備時溜進書房偷看。主意打定,王羲之就開始時時留意父親的行蹤,有一天,王曠外出辦事,王羲之見有可乘之機,便迅速溜進了父親的書房,在父親的案頭翻出了這本書。原來是本有關書法的書,王羲之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其中的奧妙。可是父親明明被這本書深深吸引,說明裏麵一定有什麼自己還沒有發現的東西。於是,不死心的王羲之在父親第二次外出的時候又溜了進去。

就這樣探秘了幾次以後,王羲之決定拿起筆來照著書上的去寫,逐漸地,他開始借著這本書糾正自己在寫字過程中的一些缺點,並學習了很多前人的長處。不知不覺之中,王羲之開始了他學習書法的第一步,並已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畢竟紙總是包不住火的,一段時間以來王羲之的舉動引起了王曠的注意,他心想:這小子怎麼這段時期以來這麼關注我什麼時候外出呢,莫不是趁我不在,學了些什麼不三不四的事情,真要這樣,那還了得!

於是王曠找了一個機會詢問王羲之,而王羲之隻是一個勁兒地傻笑,也不回答半個字。這更讓王曠心中生疑,想到兒子如今大到快要脫離自己的管束,他心中著實不是滋味,但他轉念一想: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應該不會有什麼關係,說不定隻是小孩子對大人的房間好奇,跑進去東摸摸、西看看而已。因此,這件事便輕描淡寫地過去了。

直到有一天,王曠發現了兒子所寫的字,覺得這些字十分眼熟,仔細辨認一看,不覺吃了一驚:“哎呀!這字跡怎麼和我的這般相像!真是奇怪!我從來又沒有教過他書法,他怎麼會寫得這般好?”隨後,王曠想起了兒子常常溜進自己的房間的事,他覺得兩件事必有聯係,想到這些,王曠終於放下了一直縈繞心中的疑問,不覺輕鬆了,而且還多出了些許快慰,他想:兒子這樣偷學書法,也有相當長的時間了啊。

這一次王曠認真地詢問王羲之,王羲之很爽快地道出了實情,王曠聽了以後,很高興地對兒子說:“孩兒!為父怎麼會責怪你呢,隻會感到高興,你能自己研究摸索出這樣一筆好字,真不簡單啊!如果你對書法很有興趣,為父就把那些書和字帖都給你,日後好好地練習吧!”

王羲之受了父親的鼓勵,更加努力地練字。家人常常看到他端坐在桌前,一絲不苟地寫字,而且他的字進步很快,甚至他丟棄的紙張,都會被仆人們撿起私下裏賞閱誇讚。看到自己的兒子不與其他士族貴公子流俗,且在書法造詣上遠勝家族同輩,王曠感到十分欣慰和驕傲,他相信王羲之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光耀門楣指日可待。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有一天王曠對王羲之說道:“你既然對書法有這麼大的興趣,而且,目前看來你在這方麵也有一定的天賦,等你年紀再稍長一些,為父會親自教你如何寫字。”

王羲之一聽,大喜過望,馬上回答說:“孩兒希望父親您現在就開始教我,否則孩兒晚受教一天,便如同多虛度一天,等到再大一點,恐怕太遲了吧。”

王曠聽了兒子的這一番話,覺得孩子果然是大有長進了,完全不像是小孩子的語氣,真是孺子可教。而且兒子現在的字也的確可圈可點,心中喜不自勝。於是王曠開始盡心盡力地教王羲之寫字,糾正了他的一些錯誤,有了父親的指導,天才再加上努力,王羲之在書法上的造詣一天比一天高深,漸漸地在家族中已經嶄露頭角了,而且在整個貴族階層也小有名氣了。人們也都知道王羲之很會寫字,他在書法界裏也漸漸被人所看重了。

過了一段時間,王曠看了王羲之所寫的字以後又高興又感歎地說道:“孩兒啊!從今天開始,為父沒有辦法再教你了,因為你的書法成就已經不在我之下了,如果不另外去尋找名師求教,恐怕你的成就也就到此為止,不可能再有進一步的突破。以你現在的造詣,如果再有名師指導,假以時日,你定會大有成就。”也許是預見到了兒子的將來必定大有作為,王曠十分激動。

小小年紀的王羲之便已決定了日後他要走的道路,他已決定將來要脫離貴族這一狹窄的圈子,走入民間,真正地去關心他們,為他們謀求最大的福利,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該做的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王羲之沒有時間去和貴族子弟們交往,更不與他們一起玩樂、胡鬧,他要把握寶貴的光陰,盡力充實自己、訓練自己,以便日後能擔負起沉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