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五味,指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
(10)激,阻截水流,以增強水勢。
勢,凡力的突發都是勢,這裏指的是水勢,後麵“其勢險”的“勢”是指形勢。
鷙,凶猛的鳥。
節,節奏。節短,節奏急促。這裏指急驟地衝擊。
勢如弩,節如發機。,拉滿。弩,用機括發箭的弓。全句意思是形勢險峻好比把弩拉滿,衝擊急驟好像觸發弩機。
紛紛紜紜,形容戰場上人馬雜亂的現象。
渾渾沌沌,形容戰場上敵我情況混淆不清的現象。
形圓,變為圓陣(環形防禦)的意思。
本,底本作“本”其它版本均作“卒”。本,指軍隊的主力。《孫臏·十陣》:“末必銳,刃必薄,本必鴻”。卒,古代百人為卒,也可泛指部隊。
擇人而任勢,量才用人,利用形勢的意思。
底本無“圓”字。從《彙解》補。
譯文
孫子說:統帥大部隊如同統帥小部隊一樣,靠的是軍隊的各級編製或臨戰前的戰鬥編組;指揮大部隊作戰如同指揮小部隊作戰一樣,靠的是通信聯絡;統帥三軍,臨敵作戰而不會遭到失敗,靠的是奇正的運用。進攻敵人,如像用石頭砸雞蛋一樣,靠的是以“實”擊“虛”。
指揮作戰,總是用“正”兵與敵接觸,用“奇”兵取得勝利。所以善於出奇的將帥,他的部署和戰法就像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樣奔流不竭,像日月那樣周而複始,像四時那樣循環無窮。音階不過五種,可是五個音階的變化卻能奏出聽不完的音樂。色素不過五種,可是五種色素的變化卻能顯出看不完的色彩。味道不過五種,可是五種味道的變化卻能調和出嚐不完的美味。作戰不過奇正,可是奇正的變化卻是無窮無盡的。“奇正”相生,就好像循環轉動那樣沒有始終,誰能使它窮盡呢!
激流洶湧澎湃,以至能衝走石頭,這是由於水勢險急。凶猛的鳥類急速飛行,以至能撲殺小鳥,那是由於衝擊急驟。所以善於作戰的人,他所造成的形勢是險峻的,其衝擊節奏是急驟的。形勢險峻得像拉滿的弩,節奏急驟得像觸發弩機。
在人馬紛紜交錯的混亂情況下進行戰鬥,必須使自己的軍隊不至於混亂。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作戰,就應布成圓陣,才不至於失敗。要知道嚴整可以轉化為混亂,勇敢可以轉化為怯懦,堅強可以轉化為虛弱。嚴整或混亂是由編製和戰鬥編組的優劣決定的,勇敢瓣懦是由形勢的好壞產生的。堅強或虛弱是由力量對比形成的。
所以,善於調動敵人的人,顯示某種假象,敵人就會聽從調動,給予某些小利益,敵人就會被誘上當。以小利引誘敵人,以主辦準備殲滅敵人。
善於指揮作戰的人,利用形勢尋求勝利,而不苛責部屬。所以他能量才用人,利用形勢。所謂利用形勢,就是說他指揮軍隊作戰,就像轉動木、石一樣。木、石的本性,在平穩的地方靜止,在險陡的地方滾動,方形的穩定,圓形的滾動。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所造成的形勢,就像從高山上向下滾動圓石一樣,形成不可阻擋的力量。
虛實第六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裏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1),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2)也。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敵寡。能以眾擊寡,則吾之所與戰者,約(3)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裏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裏,近者數裏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故曰:勝可為也(4)。敵雖眾,可使無鬥。
故策(5)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6)而知動靜之理,形之(7)而知死生之地,角之(8)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製勝之形,故其戰勝不複,而應形於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9)。
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恒位,日有短長(10),月有死生。
注釋
(1)畫地而守之,就是隨便占領一個地方進行防守。
(2)乖其所之,乖,背離。乖其所之指改變敵人行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