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參與起草了“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提案,為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履行好一個環保工作者和政協委員應盡的職責。每年的環保提案都牽動著我的心,也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所擔負的曆史責任。
《中華兒女》:根據我們看到的數據,2006年以來,全國政協每年有關環保的提案占到提案總量的3-4成,而胡錦濤總書記在近期的講話中提出“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作為環保界別的政協委員,請您談談環保工作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吳曉青: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2月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的講話中,把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列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個重點工作。我認為做好環保工作,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環保工作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政協委員們在曆屆政協提案中建言獻策的思路與黨中央的方針、政策是高度一致的。
在環保部門的具體的工作中,我們按照中央要求,把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作為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環保事業的機遇,著力做了以下幾件事。一是全力為保增長調結構大局服好務。對符合中央政策要求和環保準入規定的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災後重建等項目加快審批進度。采取分類評估、分級審查等措施,明確中央和地方的審批權限,規範和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二是高度重視防止已經取得的環保成果出現反彈。及時開展建設項目專項檢查,現場檢查23個省(區、市)的313家企業,對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62家企業作出嚴肅處理。開展高汙染行業專項執法活動,集中對2008年7月以來開工建設和投運的項目進行檢查,查處未批先建項目1824個、未落實“三同時”(“三同時”製度,是指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區域性開發建設項目的汙染治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製度)要求的項目3167個,並督促整改到位。三是從嚴控製“兩高一資” (高耗能、高汙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複建設項目。2009年,環境保護部共對不符合要求的總投資1873.6億元的49個項目作出退回報告書、不予批複或暫緩審批等決定。四是有序推進規劃環評。抓住《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出台契機,完善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機製,將區域規劃環評作為受理審批區域內高耗能高汙染項目環評文件的前提。全麵啟動環渤海、海峽西岸、北部灣、成渝及黃河中上遊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的戰略環評。
《中華兒女》:在“十一五”的過程中,我們做了哪些基礎性的工作?在環保領域,我們還存在哪些具體問題呢?
吳曉青:近期國務院審議並原則通過《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報告》。評估結果表明,各地區、各部門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積極推動環境質量改善。治汙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十一五”環保規劃實施首次達到進度要求,部分指標超額完成,主要規劃目標有望首次如期實現,是截至目前執行得最好的一個五年環保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