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永新懷揣新教育理想執著前行(1 / 3)

我一直在說,新教育不是我一個人做的,新教育也不是我一個人的,新教育是大家的,是每個需要新教育的孩子的。至於我,最多隻是一個在時代急促的呼吸聲中,大著膽子,跑出來喊了一嗓子的家夥。因為有孩子,因為有你們,我微弱的聲音才能在中國教育的沉屙裏激蕩。

2010年春之降臨,與一年一度春天相約的“兩會”如期召開,記者情不自禁又一次點開了朱永新的“博客”,目光久久注視那一行行熟悉的文字——

2009,春天的約會之十四(3月13日):今天是兩會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兩會博客的最後一篇……?

上午9點,在人民大會堂參加閉幕會。吳邦國委員長主持。先後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和其他一係列決議草案。委員長最後強調,“責任和使命激勵著我們,困難和挑戰考驗著我們”,希望大家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萬眾一心,艱苦奮鬥,紮實工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大會在高唱國歌以後宣布結束。本來我們小組計劃在天安門前和大會堂前集體合影,但在刺骨的寒風麵前,大家還是選擇躲進汽車。好在明年還有機會的。小組的全體同誌不約而同地說:明年春天再約會!

去年今日,已在全國政協擔任多年常委的朱永新,隨著職務身份由蘇州市副市長調任民進中央副主席,其在“兩會”中的角色也隨之變為全國人大常委,或許是自感責任更為重大吧,朱永新在去年的兩會上一共寫了14篇博客,基本每天一篇,取總題目為“春天的約會”,他的博文既充滿激情與文采,又從一個人大“新常委”的角度第一時間對兩會隨思隨想,言簡意賅,一時風靡網絡,贏得廣大網民、尤其是那些關心教育的年輕網民的青睞……

記者有理由相信,今年兩會,朱永新的博客一定會更加精彩!原因有二:一是他這個人大新常委隨著進京工作一年後接觸麵更寬,思考的問題必定更多更深;二是就在本屆兩會召開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就教育問題在一月之內連開了五次座談會,而朱永新,正是被邀請與總理麵對麵對話教育問題的參加者之一。

高擎理想的旗幟,為的是我們的下一代

檢點中國自有孔夫子開門辦學以來的曆史,教育問題從來沒有似現在這樣成為全社會廣議的話題。當教育已經同芸芸眾生中每個人、每個家庭在當今社會中如何立足而息息相關時,教育還隻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事麼?

“教育的問題很多,我們應該看到第一我們這個民族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民族,全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夠像我們這樣把教育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第二我們這個民族是非常勤奮的民族,非常善於學習的民族。第三,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也有相對充裕的資金來義務辦教育,這麼好的基礎應該對教育充滿著信心。教育之所以各種各樣的問題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教育體製……”朱永新一談起教育,一副寬大的近視鏡片後的眼睛就會閃爍起睿智的光芒。從大學校門步入政壇,無論角色如何變化,職務幾經升遷,但他本質上仍是個教師,或如他自己給自己的定位:“我最感到自豪的是,這輩子都與我最熱愛的教育有緣!”

與教育結緣,是朱永新的畢生理想。這理想的最高境界,按朱永新的話說,卻並非什麼高難艱深的東西,實際上是一場讓教育回歸本質的革命!這場“革命”如果成功,朱永新心目中的教育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教育應該讓每個受教育者都能感覺到希望,領略到趣味,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在這麵理想的旗幟下,做學者的他多年來深刻反思著中國教育現狀,坐擁書齋,著作等身,20多年來,在國內和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發表有關教育的論文400餘篇,出版了多本論著。著有《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中華教育思想研究》、《困境與超越——當代中國教育述評》、《心靈的軌跡——中國本土心理學論稿》、《我的教育理想》、《一次夢想的遠征》、《回到教育原點》、《走近最理想的教育》、《新教育》等。2009年被評為“回響中國——2009年度教育風雲人物“,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風雲人物”,2007年被評為第七屆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中華十大財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