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自從被乾隆皇帝賞識後,就極盡諂媚取寵之能事,贏得了主子的歡心和青睞。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權力不斷增大,到了乾隆末年、嘉慶初年,便成為首輔大臣。由於他善於摸透皇帝的心思,經常傳達皇帝的命令,實際上成了乾隆帝的代言人。他身兼數職,集軍政、行政、財政和文化教育大權於一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行政方麵,和珅利用職權控製著國家的許多要害部門,使他在行政上具有很大權力,掌握著官員的篩選,並擁有推薦和直接用人的權力,這樣使許多人都投靠在他的門下,畏其淫威,不敢與之抗衡。
在財政方麵,和珅秉政二十多年,長期掌管著戶部事務,他又與其子豐紳殷德相繼擔任崇文門稅務監督。同時他還掌管著內務府三庫(即銀庫、綢緞庫和顏料庫)以及內務府、圓明園、茶膳房、造辦處、上駟院、太醫院、禦藥房等與財政有關的部門。這就意味著他掌管著國家的田賦、稅收、漕運和鹽政等事務,也就是主管國庫的收支,控製著國家的經濟命脈。同時他還負責宮內各種物件的修造、配置;宮殿、園林的修繕,這實際上也就控製了工部所負責的事務,這樣他把整個國家的財政大權都集中在自己手裏了。
在文化教育方麵,和珅通過擔任許多官書的正總裁、經筵講官、教習庶吉士、殿試讀卷官、翰林院掌院學士等職務,控製書籍的出版與查禁及考試、篩選和教育等一切事務,實際上又控製了禮部所掌管的事務。
在軍事方麵,他除了擔任正藍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鑲藍旗的副都統、都統及領侍衛內大臣等職外,也曾兼任過兵部尚書,並曾率兵鎮壓過甘肅蘇四十三起義。此外他長期兼任步軍統領一職。他還負責著健銳營的事務,這樣他就控製了皇家的精銳部隊和火器製造。
軍機處是清政府最重要的部門之一,是國家的神經中樞,又是皇帝親自控製的部門,它遠比內閣重要。和珅多年來把持著軍機處的實際大權。
和珅集大權於一身,是他貪汙受賄的前提。由於職務和地位的關係,使不少官員聚集在他的周圍,為了升官發財,情願把搜刮到的民脂民膏拿出一部分,貢獻給和珅。
清朝製度規定,凡軍機大臣,不再另給俸祿,而且隨侍皇帝的各項費用和開支,也要自己想辦法。平日在京當差費用還不多,要是隨著皇帝外出,那麼旅行的費用開支就更龐大了,需要大量錢財。軍機大臣貪汙納賄這樣的事在所難免。這也是封建專製主義製度腐朽性、垂死性的表現,越到晚期就越是暴露無遺。乾隆中期以後,貪汙納賄之事層出不窮,已經形成了風氣,大的貪汙案屢屢發生。乾隆帝雖然對此也有所察覺,狠狠地懲辦了幾起督撫的貪汙案件。但不管他怎樣嚴懲,也始終沒能把貪汙的根除掉。究其原因,除了封建製度本身的必然性外,就是伴隨在乾隆身邊的和珅。和珅的出現是曆史發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結合,應該說他是時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