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0章 設想(1 / 2)

我們說這個泰然,就是先從這個泰然的出身說起來的,那我們現在就來說說這個銘睿了。既然要說銘睿,肯定是要從這出身說起了。那麼這個銘睿,到底出身如何呢?答案是也是相當的好。

和這泰然明顯不同的是,這銘睿是出身於富貴世家,家裏從祖業上就是做生意的,所以就是榮華富貴過上一輩子的那種大少爺了。按說這銘睿就是一輩子是不愁吃穿,做個養花遛鳥的少爺,也就可以了。但是銘睿的誌向不可能這麼膚淺,這銘睿也是跟這泰然是一樣的。是有著很遠大的政治抱負的。

十二歲的時候,銘睿就拜讀了很多唐宋名師大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是關於時政的,或者是抒發自己的遠大的政治抱負的。這銘睿,大多都是會選擇去讀這樣的書,看得出來,這人和人啊,確實是有差距的,這銘睿很喜歡這宋代的有關評論時政的散文。並且尤其是這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這銘睿更是百讀不厭。你可能會說了,這算什麼,人家有些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讀這些名家的作品了。但是你別忘了啊,這銘睿可是富家子弟,公子哥,和他同齡的富家子弟,在這個十二歲的年齡上,基本就是每天吃喝玩樂,遊山玩水,誰會有閑情逸致讀那些發黃還散發著黴味的書本子?所以說,這個銘睿,真的可以算是一個“另類”了。

話說回來,這銘睿,對於這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可以說是愛不釋手,於是就托自己的父親,請一個會寫毛筆字的書法大師來。

“要這書法大師做啥?”銘睿的父親不解地問。

“幫我寫字。”明銳說著,隨即又說道,“我自己寫,就怕是怕寫的不好看。這字我要掛牆上,成為我的座右銘,從而能夠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寫啥字?”父親繼續追問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此話一出,這銘睿的父親,驚得合不攏嘴。從這件事之後,這銘睿的父親也是受到了極大的觸動。他覺得,自己倒是有錢,不愁吃穿,妻妾成群,榮華富貴享受了一輩子,但是,但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擺在自己麵前,那就是,自己沒有出息。這吃的全是老本,自己祖上留下來的金山銀山,自己隻是負責收錢花錢,自己到底,有什麼出息?

自己沒有出息,難道自己的兒子,也要跟自己一樣,沒有出息嗎?當然不能!既然兒子有這麼大的理想抱負,這就是自己所望塵莫及的了,所以自己就要支持他。

所以說這銘睿的父親,荒唐了一輩子,最終還是做出了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那就是送自己的兒子到元命一椿那裏,就跟著泰然的父親的做法一樣,選擇了把孩子送到了元命一椿那裏做事,同時也可以進行“深造”。銘睿的父親很明確地告訴了元命一椿,說道,“長老,我這一輩子,是頹廢了一輩子,是荒淫了一輩子,總之我這一輩子算是毀了,但是我兒子不一樣啊,我兒子從小就是對這些政事很是上心,對那些公子哥們玩的花花鳥鳥的東西是毫不在意,所以說,看到我兒子竟然有如此理想抱負,我既感到欣慰,也為自己感到後悔啊,我兒子就拜托給你了,希望您好好培養他啊……”

元命一椿也是被銘睿的父親這份懇切打動了,於是就答應下來,就把這銘睿也是留在了自己的身邊。保證自己一定會好好栽培這個好苗子。

元命一椿給這銘睿設置了一個考試,在這考試上,這銘睿還就真的是不負眾望,順利地通過了這元命一椿為他準備的考試,這元命一椿也是對這銘睿賞識有加。因此這元命一椿也是說到做到,這銘睿也是得到了重用,成為了這元命一椿的得意門生,元命一椿經常說,“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我雖然沒有孔夫子那麼厲害,我手下的門生不過數十人,但是我也是有賢者的,賢者就是宇英,泰然和銘睿三人。”

因此這三個人,也就是這元命一椿口中的“賢者”。指的就是銘睿,泰然,宇英。

但是這南天國人,畢竟還是古代的智慧結晶啊。在長期的實戰經驗之中,還是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把這神武大炮的炮彈單獨拿出來,然後點上印信,然後扔下城牆,去炸人。這創造性的想法,也被冠上美名,美其名曰“落雷”。不得不說,這種想法也是很有創造性的,這“落雷”呢,也是基本可以認為是開了手榴彈的先河。這麼試了幾次之後,倒是效果不錯,殺傷力也是很大,但是城牆下麵呢,這些負責在下麵的守城士兵覺得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