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盛怒傾霜雪,烈火焚原山河崩。
滄海沉浮波瀾盡,赤風一出天下驚。
——《辛雅·滄瀾之六》
當滅頂的災難來臨,誰都會想過放棄抵抗。可真正觸及到死亡這一底線時,卻又往往能激發出無盡的潛能,垂死掙紮。
凡界曾是冥王的狩獵地,那時的人們隻需犧牲一片區域供奉冥王狩獵便可安然無憂。但幾千年前,冥王突然性情大變,統帥冥衛大肆殘殺凡人。因冥王行徑越發囂張,凡人三喪其一,從不過問凡界之事的神王未免三界失衡,率領神衛下界調節。最後同人界精英合力設下埋伏重創冥王,將其封印在凡界。
從那時起,作為救世之主的神王得到了世人瘋狂的崇拜,主張仁愛的正道迅速興起,與原本尊奉冥王的冥道分庭抗禮成鼎足之勢。
五百年前,封印離奇被破,冥王再度降世。而這一次,神王敗在了冥王手上。
本以為一切都該結束,卻不想在絕境麵前,凡人最後的尊嚴令他們不顧一切,拚死反擊!
隻因六個人的存在,讓人們相信,他們不再需要神王保護,不再是冥王的獵物!
凡人,也有能力捍衛自己的尊嚴!
自古有傳,五百年前滄瀾派突然湧現出六位真人;自古有傳,五百年前他們靠著壓倒性的實力,將冥王壓製在滄瀾通天峰下;自古有傳,五百年前五位真人犧牲性命化作滄瀾陣,隻為守護冥王封印。
而這也成就了古往今來三界最耀目的神話奇跡——滄瀾六道。
五百年後,即新朝承德十五年,魔道三門大舉進擊滄瀾派。正道三派亦全力反擊。飽受磨難的滄瀾派,再度成為修羅地獄!
但位於滄瀾中心的通天峰卻絲毫未被影響,寧和一如往昔。
此刻通天峰下,正有一碧色身影穿梭於青山翠林之中,那氣勢急迫壓抑,仿佛心中的焦急也已散發出來,竟是透著淡淡的血腥味!這與本來清香縈繞,白霧隱隱的景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便是鳥兒,也被驚得四散飛去,不肯多留。
“再有一會兒便到了,師尊及眾位同門萬望堅持住啊。”
隨著白霧漸漸散去,那碧色身影慢慢清晰,卻是一位身染鮮血的年輕道士。形貌清秀譚雅,說不出的俊逸靈動。他此刻一邊在心中默默祈禱,一邊急速向禁地中心--峰頂掠去。在穿過一片篁竹之後,視線終於清朗,但映入眼簾的場景,縱是他身居滄瀾首席弟子多年,早已滄桑盡曆,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原是在他麵前,整個山頂竟被人為地夷為平地!數十個樓閣大小的巨石排列縱橫,形成一座古樸莊嚴的上古法陣。從其中慢慢散發的亙古的洪荒氣息,令他感到自己在巨陣麵前,就仿佛螻蟻般卑微,龐大的壓迫力迫使他運足功力抵禦,一刻也不敢分神。而古陣仿佛察覺到了來人,一時氣勢更盛。
那道士暗道一聲糟,這陣法乃是神王法陣加持七星雙陣而成,威力可謂三界無雙。就是當年所向披靡的冥王,也不得不受其壓製,被封印於此。而他一個修道的凡人,縱是一身修為已近仙班,也難抵這陣法一擊。
思及此處抽身一躍,退至山頂邊緣,屏氣息聲,真元盡收。果然,那法陣發現周圍並無異樣,便漸漸散去了威勢,最後恢複原樣。
他這才鬆了口氣,想起師傅囑托,極目四望,開始尋找師尊下令拜見的前輩。待發現法陣中央的空中詭異地漂浮著一片火海時,他便知道,他找到了!
而在戰場的另一麵,代替滄瀾掌門發號施令的正道三大巨擘之一普化寺方丈法相神僧,正與魔道眾人嚴陣相待。
一聲雷鳴般洪亮的佛音響徹滄瀾清峰,佛音所過,血門中人皆為之變色,紛紛閃躲,金光燦燦,直逼山腰懸浮的血雲!而那片足有百丈大小的血雲也不甘示弱,猛然散發出濃烈的腥氣與駭人的殺意,隨之一聲沙啞中略帶癲狂的嘶吼傳了出來。
“哈哈哈哈!竟是佛門大日伏魔咒!好個老禿驢,看老夫如何破你這佛家絕學!”
話語間雲之血色陡然大盛,其腥氣突地傳遍整個清峰!一支血箭從中激射而出,直撼佛音。山峰之上,俯視眾生的法相神僧見此白眉深皺,不待佛音消散,袍袖大開,雙臂回轉,結了一道金剛法印。又將手中佛珠疾擲而出,那血雲也在同時再化出一杆長槍,扶搖直上。其間眾人驚慌四散,生怕二人鬥法殃及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