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號自如,廣東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將領。就是這樣一個文弱書生,卻成名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後世人隻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將、英雄,卻忘記了他曾經是一位斯文的書生。也就是這樣一位書生,他帶領官兵們打了好幾場勝戰,曾指揮了寧遠大戰和寧錦大戰的勝利,攻破了女真族不敗的神話。

在明朝這樣一個腐敗的時代裏,任何人都是不幸的。袁崇煥在經曆了這麼多的勝仗之後,仍然無法擺脫朝代的束縛,最終還是蒙冤而死。

袁崇煥的死,一是因為皇太極的反間計、黨爭激烈、奸臣當道、溫體仁等人的誣陷;二是因為崇禎皇帝的剛愎自用和多疑;三是因為袁崇煥自己的個性。作為武將的袁崇煥並不太了解為官之道,他雖是文官出身,但隻做過兩年的文官,而且還是小小的七品知縣。不僅如此,就連做朝臣的時間也很短,因此,他並沒有經曆過朝廷中的種種勾心鬥角,對黨爭也沒有什麼切身的體會,他以為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樣,不拘小節,一心為明朝的興衰而奮鬥。他隻知道在戰場上浴血奮戰,隻知道為了解決士兵的吃飯問題而不怕得罪皇帝,為了救駕而不顧自己的安危;他不知道要奉承當權者,要逢迎皇帝,他更不知道皇帝早已看他不順眼,懼怕他手裏的兵權和他在軍隊中的威望,並因此最後將他殺死,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身處在這樣一個黑暗的環境裏,袁崇煥五年複遼的滿腔熱忱和一心報國的決心還沒有實現就已經隨風而去了。

袁崇煥的性格,成就了他為堅持真理而不怕披荊斬棘,不怕承擔責任,不怕得罪上司,甚至於不怕違逆天顏。袁崇煥的這種性格,既成就了他的豐功偉績,也造成了他的人生的悲劇。袁崇煥之死,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大明皇朝的悲劇。袁崇煥以隕星的悲鳴與光亮,劃破君主專製沉寂與黑暗的天庭,換來千萬人的智慧與覺醒。

亂世造就了英雄袁崇煥,也隕滅了英雄袁崇煥的一生!

但是,冤屈總有被洗刷幹淨的一天。在乾隆四十九年,乾隆帝下詔為袁崇煥平反。袁崇煥的曆史冤案終於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