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書院之藏書閣(1 / 2)

其後小半節課的時間,項浩勉強安神靜坐,煎熬般的渡過了。

下課之後,許多學生看項浩都尊敬了許多,大部分的學生都喊他師兄。

正所謂學無先後,達者為師。他們認可了項浩學問比他們高,尊項浩為師兄自然也無不可。

當然,其中也有桀驁者,不願服人,對於項浩也不以為然,認為他不過是運氣使然罷了。

對於這些,項浩可沒什麼興趣。平日裏雖然甚為開朗,然而他的內心,卻是急切如火,無比的渴望實力。

想來項羽他們也是如此,但他們都是不會將心中的急迫表現在明麵上的人。

不過時時想到那道紅色的倩影,想起那被血色染紅的部落,心中的迫切感便愈加急切。

所以項浩,不願將時間花費在已然熟識的禮學之上。

上午兩節課很快上完了,禮之後便為樂。對於自己不擅長的樂,項浩倒是有心學習一番。

他記得梁叔對自己說過,每多學一樣東西,你在這個修行界存活的幾率便高上一分,哪怕你學的是雞鳴狗盜之技。

所以項浩才會盡力的充實自己,不僅僅對儒學有所涉及。其他道佛兵法之家也都有涉及。

而且不僅僅是各家學術,對於唐秦漢魏晉等國的一些情況也都有一定的了解。項浩的腦中,藏書可不止萬卷。

項浩和木青璃一起,隨後彙合項羽和木青城。四人結伴,先去吃些東西,隨後再去藏書閣。

上古有儒,曾曰:“食色,人之性也。”這一句話,使得書院裏的人對於食物要求極高,基本書院裏的食物和皇宮裏的也差不了多少。

吃完之後,四人便結伴同去藏書閣。書院藏書閣,共分七層,分別對應修行界的七大境界。

修行第一境凝氣便隻能踏入第一層,每一層皆有對應的修行法訣。

七層高的藏書閣,並不顯得如何恢弘大氣,同樣不過一座小木屋罷了,不過高大了點。

然而知曉這些搭建木屋之木可皆是初代夫子所尋,怕是一般人根本動不了分毫。

那種人,已然是超脫七境,達到了一種不能明言之境,抬手之間皆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藏書閣前,有一守閣之人,無名無姓,書院儒生皆稱其為守閣人。也不知活過了幾多春秋,便是院長見到這守閣人也非常尊敬。

項浩四人從守閣人麵前走過,並未受到絲毫阻攔。守閣人隻關心自己手中的書,什麼人進去似乎和他毫無關係。

書院之藏書閣,乃是東土神州最為豐富的藏書之地。無論是諸國皇室還是道佛幾家,麵對書院的藏書也是難望其項背。

僅僅是第一層,其藏書便不下於數十萬卷,甚至更多。當然,越往上藏書便越少。

項浩幾人分開,各自尋找自己所需要看得書籍。

其修煉法訣無數,刀槍劍戟諸般兵器修行法訣也皆有。項浩甚至看到了浩然九州劍的修行法訣,被歸在劍道修行法訣的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