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書院之修行道(1 / 2)

“修行之道,在乎氣。氣者,人之本。我輩修行,便是以氣通神。修行第一境,便為凝氣,初入修行界,便要開辟氣旋,用來蓄氣,隨後不斷擴張,這便是凝氣九層之意。”

項浩端坐在教室之內,看著前麵的授課之師高談闊論,自己也思考著。

木青璃靜坐聽課,她如今的境界也是凝氣九層,不過戰力比起項浩卻是差了不少。

“修行界,自有天才絕豔之輩。有人冥想之時便能感受江河濤濤,有人卻隻能感受到清水一瓢。更有甚者,可以感受那璀璨星河,為師也是愚鈍之輩,隻能感受一條小溪罷了。”

實際上,能夠感受到一條溪水,資質也是中上了。書院學子,也並非是那些資質絕佳之輩。書院入院考核,對於資質和修為根本不注意。

“然而資質,隻能絕對前期的修行速度,不能決定我們修行的終點。古有大儒,冥想之時隻能感悟到清水一杯,培元境之時已然半百之歲。其後識念,歲數近百,原本已然壽元將近。誰知識念之後,三日知玄,半月明道。其後三年,遁入修行第六境。百年之後,蛻凡超脫。”那授課講師約為半百之歲,很有些向往之意的說。

“告訴你們這些,是想讓你們不要因為資質不足便畏懼退縮。修行之路,本就是一條逆行之路,我們修行之人,本就是與天爭命,不僅要勝天,更要勝己。”

“修行路,逆行之路。與天爭命,勝天需,勝己更需。”項浩嘴中輕輕呢喃著這幾句話,眼中有著一絲迷茫,又有著一絲明智。

此刻他已然隱隱有些明白,修行乃逆天之路。然而為人者,應應天之意,古語有雲,替天行道。

而如今,修行,卻是一天逆天之路,也是一條逆道之路。天有其道,自為天道。

天道,天地之道,為天地之理,世間一切規則,皆因有天道,方可有序執行。

而修行,卻是逆其之道,逆行其意。道,更是和儒家並立的一家,如今修行,便是逆天,便是逆道,那麼道家,又為何?

道家經典道德經的第一句便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危,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家先賢便謂道為世界本源,而道家所修便謂之修道。那麼修行又是逆道,道家豈不是自相矛盾?

項浩想不明白了,相信很多學生也是不明白的。

“老師,學生有惑,請老師解之。” 一名學生站立起來,對著授課講師行了一禮。

“師者,授業解惑,有惑當問。”那位講師從容一笑。

“老師你說,修行便是與天爭命,那便是逆天行。天有道,為天道。逆天便是逆天道。道便是理,那我們修行豈不是逆天理?”那學生問。

“逆,不是反。我們逆道,是為了追尋自己道,不是推翻天道。所以我等修行者之逆,是意,不是行動。”講師回答的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