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兒的變化,自然瞞不住青兒母親的眼睛。
一天,在晚飯後,青兒被母親喚到了身邊。青兒的母親也不明著問自己的女兒,而是推說有媒人上門了,說是要給青兒定一門婚事。
青兒一聽就慌了,趕緊就推脫說自己不想嫁人,要多伺候幾年自己的母親。青兒雖然對於石寶生愛慕,可是還沒有敢和石寶生挑明自己的心思啊!現在已經是民國年間了,自由戀愛的思想已經在很多年輕人的心中引起的共鳴。青兒也隱約的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自己其實也是可以做主的。
青兒的母親見青兒推辭,也就不再隱瞞,而是直接的問青兒,是不是已經有了心上人?
青兒支吾一番之後,隻得把自己和石寶生的事情仔細的告訴了自己的母親。
青兒的母親一聽之後,就覺得腦袋“嗡”的一下子大了。自己還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啊!
不過,青兒的母親害怕嚇到自己的女兒,沒有敢把自己的擔心告訴青兒,畢竟自己是猜測,做不得證據的。她隻是敷衍著告訴青兒自己知道了。
第二天,青兒的母親早早就離開了自己的家。
在蘆花鎮以西二十裏的地方,有一座普善寺。這座普善寺是遠近聞名的一座寺廟,裏麵的興遠大師也是十分的有名。青兒的母親的目標就是普善寺。
在聽了青兒母親的陳述之後,興遠大師也是有些疑惑。興遠大師讓青兒的母親安排青兒帶石寶生明天到家裏一趟,而興遠大師就提前在路上守候著。如果這石寶生真的是人類,那倒也不必大費周章了。隻需成就這一段姻緣即可。倘若這石寶生真的如同青兒的母親所料一樣,那興遠大師就會直接的攔下這個石寶生,讓青兒看看他的真麵目!
和興遠大師商議已定之後,青兒的母親就好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她心中感到了有底了,興衝衝的就回到了家裏。
青兒的母親一回到家裏,馬上就和青兒商量,讓青兒明天帶著石寶生來家裏一趟。青兒的母親說的很清楚,自己一定得替青兒把把關。
青兒見母親不反對自己和石寶生交往,那當然是高興的很。一口應允了母親的要求。
到了第二天,青兒早早的就去找石寶生去了,她其實還沒有敢和石寶生表白呢!那時候的女孩子還是很矜持的。不過隻要今天過了自己母親這一關,青兒就決定要想辦法和石寶生挑明關係了。
石寶生不知道為什麼青兒如此早的要帶自己去青兒的家,他隻得跟著青兒一起從鎮子外走進了蘆花鎮。
在蘆花鎮的入口處,有一個茶攤。早上也賣一些幹糧,歇腳的人可以在這裏吃點東西,順便聊天。很多的消息和新聞都來自於這裏。此刻,興遠大師就默默的坐在這個茶攤的角落裏,靜靜的等著青兒和石寶生的到來。
興遠大師遠遠的就看到了青兒和石寶生,興遠大師臉色就是一變!他用右手托起了桌子上放著的缽盂,然後左手手拄禪杖快步的從茶攤裏走了出來,攔在了青兒和石寶生的麵前。
興遠大師的突然出現,倒是讓青兒感覺到挺意外的,因為青兒和母親去過那個普善寺可不止一次兩次了。興遠大師是什麼人,青兒很清楚。作為一座寺廟的住持,興遠大師一般可是不會離開普善寺的啊!而且最令青兒意外的是,平時對自己和顏悅色的興遠大師,今天怎麼對自己視而不見呢?而且直直的就擋在了石寶生的麵前!
青兒還沒有來得及詢問興遠大師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那興遠大師已經搶先開口了:“請問,這位施主可否給老衲施舍些許的銀錢呢?”
青兒隻得壓下要問興遠大師的話。她知道,石寶生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必定會滿足興遠大師的要求的。
果然,石寶生掏出來一些散碎的銀子,就要往興遠大師的缽盂裏放。興遠大師把缽盂向後一帶,說道:“出家人不貪錢財,隻需夠一餐即可,施主若是施舍的多了,自然會助長老衲的貪念,不妥啊!施主盡可收起這些銀兩。老納隻需幾枚銅錢付了茶錢便可。”
石寶生隻得收起銀兩。他從懷裏摸出幾枚銅錢遞給了興遠大師。
興遠大師並沒有用手接這幾枚銅錢,而是把缽盂前遞,讓石寶生把這幾枚銅錢都放在了缽盂之內。
興遠大師把缽盂收回到自己的麵前,開始仔細的查看這幾枚銅錢。身體可並沒有讓開青兒和石寶生的正麵。